呼吸机辅助通气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2020-04-21张秋华
张秋华
(江苏省沛县人民医院,江苏 沛县 221600)
治疗难度较大,呈现出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特征。目前对于该病主要是采用颅内血肿清创手术进行治疗,但是在治疗后的并发症较多,较为常见的包括肺水肿、肺部感染等,进一步发展可能造成上呼吸道衰竭,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并发多器官衰竭。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呼吸系统受到影响,一般需要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但是患者昏迷的状态增加了配合难度,影响到通气的效果,同时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需要采用更加规范化的护理措施,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降低后期的并发症发生概率[1]。本文针对呼吸机辅助通气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对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脑出血患者进行收集发现共40例,以此作为基础数据进行分组研究,按照盲选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人数各2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2:8,年龄最小36岁,最大92岁,中位年龄在(64.33±2.14)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3:7,年龄最小35岁,最大91岁,中位年龄在(64.36±2.11)岁。实验经过医院伦理委员后审批后,患者签署实验同意书后实施,对两组各指标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患者存在呼吸困难期间进行吸氧护理,并且对血氧饱和度、患者生命体征等进行监控。
观察组使用机械辅助通气联合系统护理措施:选择适宜患者的机械辅助设备,如患者自身呼吸频率较弱则需要选择面罩,如患者面部较小不适宜面罩则选择鼻罩,按照实际情况对呼吸频率、压力等进行设置,之后进行科学的护理:①护理中及时关注呼吸机的相关参数、患者呼吸的频率、深度,结合实际恢复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分析不同阶段患者临床症状,选择适宜的呼吸机使用方法,如在发作急性期容易出现呼吸肌疲劳的问题,可采用辅助通气保持血氧含量,一旦意识得到恢复或者可以自主呼吸,可撤出呼吸机,指导患者自主呼吸[2]。②在辅助呼吸的过程中,呼吸道机与气管之间采用插管沟通,并且与外部的呼吸机联通,气管内的水蒸气逐渐蒸发,引起干燥的问题,因此在进行机械辅助通气的过程中需要对气道进行定时的加湿和加温,防止因气管干燥造成的肺部感染,但是在加湿加温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温度适宜,不可出现剧烈的变化,并注意加湿量,不可造成气道积水的问题。③呼吸机在使用后需要及时对管道进行消毒清洗以及更换,及时对管道中的积液进行清理,各项操作均需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增加护理人员对于感染的重视程度,在进行吸痰、雾化治疗的过程注意观察痰液的颜色等,一旦出现感染立即告知医生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将痰液送至培养中心进行药品测试,合理规范的使用抗消炎类的药物[3]。
1.3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与护理后的并发症(气道干燥、肺部感染、肺不张)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表示,P检验,P<0.05。
2 结 果
观察组在机械辅助通气过程中使用系统化的护理措施,并发症率显著降低,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率对比[n(%)]
3 讨 论
脑出血患者在治疗中可能出现昏迷等意识不清的问题,自主呼吸受到影响,出现呼吸不畅的问题,因此需要借助机械辅助呼吸的方式维持各项生命体征。但是该方式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可通过护理措施对上述问题进行改善[4]。文中数据资料:观察组在机械辅助通气过程中使用系统化的护理措施,并发症率显著降低,P<0.05。这是因为呼吸机辅助通气可以结合患者自身的情况设置必要的频率参数,可以改善通气功能,维持气道内气体的流动,改善换气功能,减少呼吸肌的作用,脑出血患者在治疗后呼吸肌较弱,因此通过呼吸肌辅助通气的方式可改善呼吸能力;同时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全面监控的基础上关注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对感染等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在充分分析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制定适宜的护理措施,对于气道的干燥等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可进一步降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并且对于存在的并发症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将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效率提升,可有效促进患者后期的恢复,将护理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促进后期的恢复[5]。
综上,脑出血患者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在此基础上配合科学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加系统化的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且有效的控制在治疗中的并发症率,整体的效果较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