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统榫卯结构的儿童拼插玩具设计

2020-04-21江南大学设计学院214122

大众文艺 2020年8期
关键词:木料榫卯构件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214122)

榫卯,是采用凹凸部位结合的木构件连接方式。榫俗称榫头,即构件上的凸出部分,咬合榫头的凹进部分则为卯,又称榫眼或卯眼。榫卯结构主要应用于古代中国建筑、家具等,作为优秀的传统工艺技术代表,其科学的拼插及稳定的结构对于儿童拼插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代儿童拼插玩具大多停留在简单的拼插层面,结合榫卯结构创新儿童拼插玩具设计,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儿童拼插玩具的设计现状,也能使儿童在玩具中更好地感知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去繁就简的造型设计

榫卯分为明榫和暗榫,明榫在构件拼合后仍能从外部看出榫卯造型,而暗榫则相反。明榫如银锭榫两头宽中间窄,造型对称,形似银锭;燕尾榫根部窄,端部宽,呈梯形,形似燕尾;楔钉榫榫头小呈台阶状相互咬合。明榫的榫头卯眼造型鲜明简洁,即使造型边线裸露在外也不会增加构件外观的繁杂感。而暗榫如粽角榫虽然榫卯造型复杂,但拼合后复杂的榫卯结构能巧妙藏于其中,使连接后的构件外观依旧保持简洁。明榫和拼合后的暗榫都传达出构件造型需“去繁就简”的设计理念。流传至今的榫卯玩具孔明锁,构件上也体现着“去繁就简”,多为方正的长方体,榫卯造型以不同方向的凹凸矩形空间切割而成。拼合后的玩具造型中直线和流畅的弧线居多,无繁琐的线条,给人以简洁感。

当代儿童拼插玩具多以动物、建筑、交通工具为载体,通过各种造型的构件拼插搭建而成。拼插玩具的构件造型多样,区分度高,但多忽略玩具拼合后造型的简洁度,玩具造型视觉上过于繁杂,缺乏美感。拼插类玩具虽以动物、建筑等复杂多细节的事物为载体,设计也不应追求完全还原物体面貌,应在概括造型的情况下,致力于塑造物体最突出特征,使拼插后的造型简洁而不简单。榫卯结构的选择应造型鲜明,简洁易辨识,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不至于使儿童“望难却步”。以图1中的“荷风四面亭”玩具设计为例,在玩具造型上去繁就简,参考原建筑的搭建方式,简化复杂结构,致力于还原建筑最鲜明的特征。设计上简化亭子顶部复杂的结构,但保留亭子的开阔感;将亭子弯曲的屋面瓦作简化为三片呈一定角度相连的平面,但保留翘起的飞檐特征;将亭子内的座椅、台阶分别构成一个整体。玩具造型相较真实建筑更为简洁概括,具有设计美感。在亭子不同部分的连接上,均采用造型鲜明外显的榫卯结构如燕尾榫、直榫、龙凤榫等进行拼装,易于儿童辨识。

图1 “荷风四面亭”玩具(徐钰湄设计)

二、丰富多变的结构设计

榫卯结构类型多样,连接方式也丰富多变,按照衔接特点可将其归结为三类:面与面、面与边及边与边的接合、点结构的衔接及构件结构间的连接组合。其中面与面的连接能够实现大面积的构件连接,缺点是难以实现弧形的连接。点构件虽然无法做到大型板材类的连接,却能弥补前者的弧形连接,而构件结构间的连接组合则主要应用于转角处。这三类连接方式各有优势,互相配合能适应多数情况的构件连接。但这三类连接方式对构件厚度的要求各不同,较薄的面板可做到面与面的连接,而构件结构间的连接则需要厚度较大的构件进行操作。

当代儿童3D立体拼插玩具的拼插方式主要为类似直榫的上下嵌合,90°角结合处常采用平板明榫角结合或十字刻半榫的十字搭交。因部件均为同一块面板上的激光雕刻而成,受面板限制部件均为0.3mm左右的薄片状,以致拼插方式局限于榫卯结构中面与面、面与边及边与边的连接方式,难以做到较为复杂的拼插。雪花片和唐块也情况类似,前者仅运用了十字搭交的拼插方式,后者则对银锭榫和企口榫这两种榫卯结构进行改良运用。这些拼插玩具大多单一地使用榫卯结构的一种拼插类型,带给儿童的拼插体验相对单调。在当代儿童拼插玩具中合理搭配、适当改良传统榫卯结构三类不同的连接方式,增加拼插的多样性,才能使拼插玩具的把玩更加丰富有趣。

图2 “远香堂”玩具 (马佳璐设计)

以图2中的“远香堂”玩具设计为例,其中较大块的横板使用由面与面连接的燕尾榫拼搭而成,梯台形的榫保证构件的角部有效接合,避免受力脱落。远香堂的地板拆分为多个部分,由银锭榫拼接而成。房顶处、柱子等其余多个部分则由插榫拼搭而成,玩具中根据不同的情况融入三种不同类型的榫卯结构连接方式。除此之外,为了适应玩具的造型,对传统榫卯结构做出了合适的调整,如楔钉榫本来是多用于弧形材料连接,但在此设计中主要用于支撑亭子顶部的笔直横梁上,横梁上下两片出榫嵌接,中间嵌入平行四边形的插楔钉使得左右构件紧密相连。房顶处的三棱柱借用方榫结构的一个变形,三角形榫头对应三角形卯眼,插入使用操作便捷,可变化的模式也很多样,非常适合依照不同的结构形态来进行变化。

三、因地制宜的材料呈现

传统榫卯结构多以木材为主,木料质地优良且不易变形,是制作榫卯结构的首选。同时木料的选择也反映了儒家思想以“仁”为本,以“善”为美的内涵,认为榫卯的制作中尊重木材的本质,让木材去发挥其最原始的美,巧妙而精确地利用木材,使材料尽力发挥作为器物的最大功用。在手机虚拟游戏肆虐的时代,电子屏幕的冰冷触摸,远不如操作实际木质玩具培养孩子的触觉感受,有效增强其动手实践能力。木质的温润感、打磨后的圆滑感也能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安定和视觉上的愉悦,这点在传统玩具孔明锁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目前市面的儿童拼插玩具按材料划分可分为木质和塑料两大类。木质类拼插玩具以孔明锁、3D立体拼插玩具为典型,而塑料材料则以乐高为代表,还有唐块、小鲁班、雪花片等。选择木料的拼插玩具如孔明锁,延续了古代木料意图,给人心里的安定和视觉愉悦,但不得不承认木料在玩具上的色彩表现力依旧较弱。塑料材料如乐高、小鲁班,它们的颜色选择则较为丰富,视觉冲击力更强,更能吸引儿童的玩耍兴趣,虽然手感的确不如木料给人那般平易近人。因此,当代的孔明锁玩具设计也尝试增加染色的木构件以丰富玩具外观,染色的木料也能很好地改变木材仅限于深褐、浅褐、浅黄、米白的情况。

材料是设计表现的载体,它不仅具有自身的功能特性,还与情感语义紧密联系,产生不同的情感倾向和指意。玩具的材料呈现依托现代科技的发展可以丰富多彩,合适的材料能够使产品更具特色和魅力。日本设计师中川岳二设计的take-g玩具通过不同质地色泽的原木以榫卯镶嵌的工艺制作完成,不同的原木通过其本身的颜色、纹理表现、木纹方向以区分玩具的各个部分,使玩具整体丰富而有趣,也很好地保留了木料给人的温润触感。而唐块品牌下的儿童拼插玩具,完全抛弃木材,使用ABS塑料也能实现榫卯结构的稳定拼插,颜色随着材料的改变而更加丰富多样。相较木材,塑料材料存在自己独特的优势,如不易褪色,还能形成各种形式的表面肌理,使玩具外观形式更加多变。塑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柔软度,加上合适的倒角处理也能给人带来亲切和安全感。总的来说,虽然木料和榫卯结构给人感觉更加相配,但木料的表现形式应趋于多样,同时适当地与其他颜色或材料相结合,才能有效地丰富玩具的材料表现。

四、结语

玩具设计中融入多样的榫卯结构,从面与面、面与边及边与边的接合、点结构的衔接及构件结构间组合等进行改良设计,能丰富玩具构件的连接方式,有利于解决目前市面儿童拼插玩具拼装单调的问题,使儿童的玩耍体验更佳。榫卯结构是我国传统工艺文化的代表,将其更多地在儿童拼插玩具中进行尝试,融合并改造经典榫卯结构,拼插出更多的可能,不仅能有效提升儿童拼插玩具的功能性与审美性,为儿童拼插玩具设计提供更多可能性,还能通过儿童玩具弘扬传统文化,有助于打造富有中国特色的拼插玩具。

猜你喜欢

木料榫卯构件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榫 卯
鲁班妻子的发明
Master carpenter becomes a YouTube sensation 阿木爷爷成“油管”网红
Master carpenter becomes a YouTube sensation
管仲选才
管仲选才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技术与理论方法探讨
《榫卯》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