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复兴”视域下历史港口空间文化元素的发掘与应用
——以海门青龙港为例

2020-04-21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226010

大众文艺 2020年8期
关键词:海门青龙保护性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艺术系 226010)

一、海门青龙港现状及空间构成元素特征

1.海门青龙港空间及人文现状

(1)环境现状

海门青龙港码头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已严重落后于南通其他港口区,经济发展的凋零严重影响了港区内的生态环境。破旧的港口建筑物、码头器械散落于港口各个角落,加之管理缺失和经济的衰退,现存的沙石堆场肆意破坏整个港区,为所欲为的私人占有港区空间和破坏港区建筑。整个港区年久失修,缺乏养护,港区内杂草丛生,绿化毁坏严重,裸露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随处可见,港口文化逐步凋零。临江的防洪堤从视线隔断了青龙港与江面的连接,交通流线混杂(如图1、图2)。

图1 海门青龙港建筑现状

图2 海门青龙港建筑现状

(2)历史建筑现状

港口区域内原客货运建筑和居住建筑质量一般,建筑层数不高,以单层建筑为主,局部有高层建筑。港区北侧为居民自建住房,港区中部以港口工业建筑和货运仓储建筑为主,多数建筑已外租,缺乏妥善保护和维修。港区西侧滨江地区用地平坦,除于港口防洪的水工构筑物和零星的住房外没有过多的工业建筑。其中部建筑物周边现已为沙石堆场,场地破坏严重,建筑物年久失修,利用率较低。由于港口功能的退化,人流减少,港区建筑文化逐步丢失。

(3)交通现状

青龙港位于南通海门东南,隶属海门东城区。区域内多条省市交通要道穿境而过,交通发达。鼎盛时期的海门青龙港水陆交通一体,甚是繁华。港区与上海一江之隔,是启东、海门、南通、甚至其他周边城市南上上海的必经之路。目前,港区内部道路年久失修,加之装载沙石的重型汽车的碾压,道路坑洼不平,破败不堪

(4)港口人文环境现状

在调查中发现,青龙港曾经繁荣的历史和港口地域文化特色在整个港区中还是能够发现的,这些历史人文的元素在保护性再利用过程中应当给予充分考虑。青龙港是海门经济发展的缩影,是经济外扩的产物,具有南通特有的江海文化特征。外来文化影响着港口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并与当地的地域文化交融发展,曾经港口码头生活也在现有居民日常生活中有所体现。

2.空间形态和建筑特色分析

(1)空间形态

经过笔者在海门青龙港区进行实地调研、历史资料调阅,发现现存的港口区具有相当典型的旧港口码头功能分区,各具功能的建筑在港口区内组团而建。整个港口区建筑体量小而密集,外部空间的围合感强烈,估计这也是青龙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港区内由港口经济而形成的街道任然存在,曾经富有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的街道由于码头功能的衰退而尽显萧条,多出商业建筑已弃用。但是,整个区域依然保留了历史码头强烈的渗透感。

总体上看,海门青龙港区空间层次感强,具有被保护性再利用的价值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潜力。但在整个港口区内各景观元素还是存在不足之处,比如路网混乱,各景观道路功能性不强,识别性较差,没有形成明显的道路系统;建筑分布不均匀,景观视线不清晰,景观视觉节点模糊,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资源破坏严重。

(2)建筑特征

现在的海门青龙港区的工业建筑主要作为工厂、仓库等功能。多数建筑在码头停运后废弃,即使在使用的建筑也缺少维护和维修,已破败不堪。港口区域中建筑的形态较为统一,保留了港口工业建筑和商业建筑的基本特征。建筑的分布形式由点状和线状陈列,其中八十年代以前的厂房与仓库缺乏一定的规划原则,基本为满足使用功能而呈点状构建,八十年代后建造的港口工业建筑呈线状形态,围合而建。整个港口区内老建筑的结构主要为砖混结构,墙体主要用红砖砌成,砂浆粉刷;港口标志性建筑(如候船大楼、粮油商场)的结构则主要为钢筋混凝土,局部墙面贴瓷砖装饰,因此港口区的主要色调为灰色,这也是历史港口区固有的视觉色彩。整个港区尚存许多20世纪中后期的水工建筑,依然发挥着建造初期的功能,这些建筑也是青龙港精神和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码头区、水闸建筑。

由于港口区西侧有青龙河穿过多,港口码头两面环水,因此,多数港口老建筑临水而立,随着青龙港客货运功能的丧失,且建筑居于港区内部,多数建筑空置无用,也无人维护。现在的青龙港内主要为沙石堆场,各堆场之间没有什么明显的边界,加之无人进行有效管理,港区内已出现无序状态。但是在港区保护性再利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整个港口区融成一片,可以将其作整体进行分析和规划。港口区域中建筑的形态具有较典型的小型工业区特点,临时用途的工棚和仓库散落整个港区。这些临时搭建的建筑简易且缺少固定的形态,形态凌乱,无需保留。

二、青龙港保护性再利用理念

笔者经调研后发现,海门青龙港区应以“保护性再利用”“复兴港口文化”为设计理念。具体体现在保留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和具有历史记忆的道路的前提之下,针对港口区空间、结构适宜进行改造更新。港区内的工业遗迹在造型、色彩和体量等方面都可以较好的体现城市文化底蕴。

青龙港保护性再利用的方法应有别于一般的文物保护,从宏观上来看,青龙港是一个具有时空性的城市空间,保护性再利用工作应从海门市建设的整体出发,而不能拘泥于一两个空间元素进行。因此保护性再利用青龙港的设计理念要满足以下要求:

1.青龙港保护性再利用要分析港区现状问题、拓展港口未来前景的同时,注重研究青龙港的发展历史,尊重港口的过去,满足港口历史文化延续的要求。

2.保护性再利用要尊重以人为本,满足青龙港周边区域居民的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享受,对于居民有历史情结的活动的场所重点的进行景观设计,体现人文关怀。

3.保护性再利用要与海门市的三厂镇的街道设计、景观规划紧密结合,结合港口特色,注重港口空间的情调、街区特色、自然生态景观的引导和控制。

4.以发展的眼光进行保护性再利用的设计。让保护性再利用的设计成为综合性的、动态的设计,满足青龙港现有工业的正常运转,确保青龙港的可持续发展。

从微观层面讲,我们可以建立青龙港历史建筑遗产保护区,结合保护区特有权限对港区内富于特色的码头建筑、自然景观等元素进行研究鉴别、保护和修缮,保持青龙港的识别性。如修复青龙港船闸,保持船闸现有结构特色的同时对船闸进行修建。建立青龙港景观保护区的方法可延续青龙港的港口特征。为了妥善保护青龙港历史景观,使得保护性再价值重现,应注重以下几点:

1.港口区标志性历史遗留建筑(如工业建筑、水工建筑)的保护、修缮与再利用需保持历史建筑的完整性和风格的统一性,这类建筑的结构和外立面需进行完全修缮和保护。如候船大楼,客运码头等拥有历史烙印的重要建筑要保存其历史风貌,对现今建设的遮挡、影响历史建筑的违章建筑可以部分或全部拆除。

2.新建建筑,形式必须遵循历史建筑,材质、色彩参考历史建筑,体量不得大于原港口主要建筑。通过设计者运用形式美法则于港口区新建筑立面、景观节点中,增强港口区景观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港区空间改善包括绿化、公共空间、商业用途空间、住宅空间等,要对道路、公共工程、绿化等用地等进行整体性的保护性再利用。

三、结语

保护是为了利用,利用促进保护是历史港口改造更新的重要理念。通过将历史与现代、保护与发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融为一体,摒弃大拆大建的建设方针,这样最终才能创造出和谐宜居的港口环境。青龙港港口区保护性再利用采取的是更新与保护同步的设计理念。并非所有港口改造更新都应该完整无缺的保留,改造更新与保护应共同进行。在保证历史文脉的延续性上对青龙港的人文特征进行发扬,并以此来推动港口经济的再发展。

猜你喜欢

海门青龙保护性
宁夏青龙管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台上三分钟
聚“星”成“火”携手同心——记海门侨商郁飞和他的侨商团队
试论保护性耕作水土保持机理及其在朝阳县地区的推广建议
海门赞
不会说海门话的海门人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调查与研究
小青龙说“角”
湖上的青龙
青龙现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