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文学改编研究现状与热点(1992-2019)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可视化分析

2020-04-21广州工商学院510000

大众文艺 2020年7期

(广州工商学院 510000)

文学改编涉及文学、传播学和信息学等多个学科,属于跨学科研究。为了对国内文学改编研究状况有更为客观且具体的把握,从而理清经典文学跨媒介改编研究的实际情况,笔者采用文献计量法对文学改编的文献进行系统地、量化地统计与分析,并以信息可视化的方式进行说明。

一、方法与数据

对国内文献改编研究现状的归纳与分析,本研究采用的文献计量工具是文献计量与可视化软件——CiteSpace(5.3.R4),数据来源于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综合性学术信息资源库。文献检索策略中,笔者采取以“主题词:文学改编”的方式对国内文学改编为主题的期刊文献进行检索收集,检索数据库选择北大核心和CSSCI。因最早的相关文献发文时间为1992年,检索时间设定为1992-2019年。通过检索,共获得407条记录,手动筛除人物简介、目录等无效文献,最终得到405份有效论文。

二、研究情况分析

(一)总体情况

以“文学改编”为主题词的405篇有效论文发表时间分布图如下:

近三十年(1992-2019年)来,国内的文学改编研究研究数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说明此类研究得到了学界的持续性关注。从图1可以发现,2015年有突增的现象,数量上达到77篇,成为近三十年文学改编研究的波峰。随后的两年里,研究有小幅回落,但都超过2014年及以前的数量。为何会在2015年出现高峰?笔者认为,是自媒体与短视频的发展引起的。自2015年开始,在各类自媒体平台(视频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上的自频道、公众号等在数量上呈现井喷的态势。与此对应的是庞大的自媒体消费者。在消费需求的拉动下,自媒体运作需要大量的内容资源,而改编文学则是内容制造途径中相对简单的做法。以文学为对象,开发出符合自媒体特征的作品,也就成为了众多自媒体人选择的创作路数。学界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创作现象,及时地跟踪,便促成了2015年文学改编研究的突增。

(二)研究类别分析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文学改编研究聚焦的内容和已有的成果,笔者进一步对405份有效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提取研究的类别及代表文献进行分析。从CNKI上将所得有效文献的数据以Refworks文献类型格式导出,然后通过CiteSpace进行数据转换并保存转换后的数据。在数据处理阈值选择Top50%的情况下使用CiteSpace对转换后的文献数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获得可视化共现图像后,继续选择以关键词为对象、LLR为算法的聚类分析,得到文学改编聚类图如下:

从关键词共现聚类图可以看到,文学改编研究可以划分成6个类别。6个类别聚类平均轮廓值(silhouette)均超过0.5,即它们聚成的类别可以认为是合理的。其中,CiteSpace自动命名第2个类别为改编,第3个类别为文学改编。改编及文学改编的含义过于宽泛,以这两个词作为标识词不能很好的概括所在类别的含义。在CiteSpace的数据分析中,LLR(对数似然率)值越大表明该名词代表类别的程度越深,越有资格作为本类别的标识。我们以第2类别LLR对数似然率标签词中LLR(对数似然率)值次高的词重新为其命名,将“#1改编”改为“#1电视剧艺术”,“#2文学改编”改为“#3网络文学”,最终获得6个研究类别分别是:“电影化”“电视剧艺术”“网络文学”“电影改编”“文学作品”“读者反应批判”。

类别6的代表论文仅有一篇《范式的迁移与文学意义的扩延——评〈当代文学批评〉的改编》,其主要内容与文学作品改编成其它形式并无关系,因此以下的讨论将不包括类别6。各类别具体研究情况解读如下:

类别1“电影化”的研究主要是从文学与电影之间的区别入手,探讨将文学改编成电影应该遵循的规律和采取的策略。在我国,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观念,长期以来遵奉着“忠实于原著”的神圣原则。仲呈祥(2002:7)认为,改编者应该忠实的不是小说的形式,而是其中的灵魂,“改编者在创造性地把文学形象转化为银幕形象时,应始终忠实于电影艺术自身的特性,忠实于电影语言的特殊表现形式,忠实于视听形象的造型思维规律。”1彭海军(2002:41)把文学改编看作是大众文化发展的一条路径,试图通过以前改编作品的成败得失来探究今后影视改编所应采取的立场和方法。与仲呈祥不同的是,他在梳理改编作品的历史中突出强调作品内容的价值取向,而不是形式的差异。吴兆龙(2012:34)将文学性看作是文学改编电视剧成功的关键,而卢翩翩(2015:59-60)则认为当下的影视不再遵从文学,文学只是影视创作的诱因。从时间上看,类别1“电影化”的研究中体现出来的改编观念受到了电影自身发展的影响,伴随着电影创作的独立,文学对电影的影响力逐渐消退。

类别2“电视剧艺术”的研究讨论改编自文学的电视剧内容上的要求。改编文学是电视剧创作的常规渠道。如何传递文学作品的内容、价值和意义,成为电视剧创作的主要问题之一。陈咏芹(2012:37)强调文学改编后的电视剧应该保持原著的精神和内涵,应当具有“历史意识”2。单小曦(2012:80)在网络文学改编的基础上提出数字文学性的概念,让文学性的探讨过渡到数字网络空间,对影视剧改编提出保留文学性的要求。同样的,吴兆龙(2012:32)也认为影视剧应该保留文学性。类别2的研究基本上都站在影视剧应当忠于原著的立场上,对影视剧提出了保留文学特征的要求。

类别3“网络文学”关注文学改编影视剧的市场属性及消费属性。网络文学是伴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及文化消费市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网络文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消费属性,很多作品都是基于读者的需要而创作出来的。将网络文学改编成影视剧,市场属性及消费属性也附着在了影视剧上。这就导致网络文学改编而成的影视剧,与其它影视剧相比较,具有更加强烈的市场属性与消费属性。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剧往往更加注重受众群的偏好和观影的习惯。陈林侠(2012:66)认为:“影视剧是一种意义商品,它应当建立在文化、艺术价值基础之上,积极地提供一种崭新的意义价值。”3路春艳、王占利(2012:71)指出网络文学类型的丰富,可以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影视剧创作者应当勇于尝试网络文学各种类型,如科幻、奇幻、军事等。

类别4“电影改编”研究主要从文学改编电影的历程、作品表意及改编意义入手。张慧瑜(2013:83)认为改编作品的意义是双重的,“这一特定历史时刻出现的文学改编必然具有双重文化功能,一是这些作品自身所携带的历史文化记忆,二是新的改编策略所呈现的新的文化想象”4。张冲(2011:44)梳理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分析了影视改编对意义的传递。张磊(2017:88)则从影视表达方式入手探讨对文学作品意义的承接,虽对影像表意有较为深入的分析,但缺少对媒介转换的认识,对影像表意的探讨便容易流于经验。

类别5“文学作品”研究主要探讨改编策略。吉喆的《新媒体视野下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对策探析》注意到了媒介环境变化对文学改编影视的影响,从新媒体与文学的互动关系中探讨影视改编的策略。5吴斯佳(2011:44)梳理了经典文学改编的成功案例与不足之处,指出对文学改编过于随意的做法是违背艺术创作原则的。

(三)研究前沿热点分析

关键词在一段时间里突然增加,表示关键词所指的内容是该研究在那段时间的前沿热点。本研究对文献关键词进行突变检测,从历时的角度观察文学改编研究中突然增加的热点。突变检测结束后获得突发性关键词列表如图3所示。

图3 文学改编研究突发性关键词时序列图(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在1992年到2019年,突发性骤增关键词共有4个。最早出现的是影片,出现时间为1998年,从侧面印证了文学改编的主要方式是文学影视化。影片骤增结束时间为2007年,次年文学与改编出现骤增,但由于两次意义所指宽泛,无明确的热点内容可以阐释析出。随后有近五年的时间无骤增词出现,文学改编研究延续了之前文学影视化的研究路径,无新的热点出现。与当下时间最近的骤增词是2017年出现的网络文学。近些年,从体量、出口量、出版量等各个方面来看,网络文学都是当之无愧的热点。我国文化产业高速发展,原创IP多元化开发的主要对象就是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是优质内容资源的主要来源,具有广泛的接受群体。从图3可以看到,网络文学作为文学改编研究的热点仍在持续。

三、结语

总体而言,文学改编研究都是从创作和批评的角度出发对文学改编进行探索,而且大部分的研究都是采用理论阐发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研究内容上也多是从定性的角度解释现象,或者以现象为对象进行历史性的梳理,缺少受众群体接受的研究视角。在当下媒体融合的时代环境,文学改编作品的数量,尤其是影视短片的数量,达到历史之最,要从宏观掌握文学改编作品、了解受众群体的接受情况,需要借助统计、实证等研究方法。要做到这一些,研究者必须具备信息技术知识和软件操作能力,而这恰好也是文学研究者普遍缺失的能力之一。

注释:

1.仲呈祥.关于文学作品尤其是名著的改编——银屏审美对话之五(上)[J].中国电视,2002(01):7-17.

2.陈咏芹.论强化中国现代文学名著改编的历史意识[J].当代电视,2012(03):31-32.

3.陈林侠.消费,还是消费:当下网络文学的影视剧改编[J].艺术评论,2012(05):66-70.

4.张慧瑜.从《悲惨世界》到《1942》:近期中外文学经典改编[J].艺术评论,2013(06):83-86.

5.吉喆.新媒体视野下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对策探析[J].文艺争鸣,2015(02):19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