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尔多斯婚礼”中“婚礼仪式”的伦理思想探究

2020-04-20李尧

锦绣·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独特性成吉思汗

李尧

摘 要:“鄂尔多斯婚礼”是蒙古族传统婚礼的缩影,婚礼中蕴含着蒙古族传统的多种文化内涵,而且“鄂尔多斯婚礼”历经八百年而不改变,这对学界研究蒙古族传统文化和伦理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研究蒙古族历史文化、推动蒙古族文化发展的“活化石”。

关键词:鄂尔多斯婚礼;成吉思汗;独特性;蒙古族伦理思想

Abstract:“Ordos wedding”is the epitome of Mongolian traditional wedding,which contains a variety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Mongolian tradition,and" Ordos wedding "has not changed after 800 years,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academic study of Mongolia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thical thought,and is also a living fossil to study Mongolian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ngolian culture.

Key words:Ordos wedding;Genghis Khan;Uniqueness;Mongolian ethics

“鄂尔多斯婚礼”是集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文化、宫廷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礼仪习俗、民族歌舞之大成,具有丰富而深刻的蒙古族传统伦理内涵。需要注意的是,笔者讨论的传统蒙古族婚礼的起源是成吉思汗与孛儿帖的婚礼仪式,在这之前的蒙古族婚礼习俗并不在讨论范围内。

一、婚姻伦理

1.重名守信

从“哈达定亲”和“闭门迎婿”两个婚礼流程就可以看出,传统蒙古族对于婚姻十分重视。首先,陌生男女的结合要“定亲”,通过这一礼仪,第一,是对男女关系予以“正名”,使男女双方能够交往“有名”。第二,因为古代蒙古族是成年男子为家长,女子为管家,家中大小事务必须由两人同意方可实行,媒人向女方父母提亲,更加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也能显示出对女方的尊重和重视,使子女的婚姻关系更加“名实相符”。第三,古代蒙古族普遍不识字,很少立有书面契约,所以口头承诺就显得尤为重要,女方父母留下订婚哈达,就相当于答应这门亲事,虽然没有书面契约,但是传统的伦理道德更具有约束力。“闭门迎婿”的环节之所以要为难新郎,其中一点也是验明新郎“正身”,这是女方家对新郎履行“信”的行为,防止有他人冒充新郎而使己方“失信”。

2.重武重德

从“佩弓娶亲”和“送亲途中”的游戏就可以看出,蒙古族传统婚礼重武重德,这也是与蒙古族的实际情况有关。在军事上:蒙古族是个军政一体的部落联盟制国家,牧民平时牧畜,战时打仗,所以全民习武。在经济上:草原上牧业经济脆弱,一旦遭受天灾,很容易破产,为了生存,抢劫成为唯一的出路,武功的强弱成为获得战利品多寡、支持家人生存与否的重要指标。社会习俗上:族内民风彪悍,尚武成风;家中男子一旦去世,其家中妻儿和财产由父兄继承;部族抢亲成风,破坏婚礼、杀害迎亲队伍不受谴责惩罚。所以新郎出众的武力不仅可以保护家人免受侵扰,也可以给家庭带来财富和荣誉,导致新娘对新郎的武艺格外看重。“重德”是指对新郎品行的看重,新娘设置“抢帽子”等多个游戏,就是检测新郎是否脾气良好,德行有度。毕竟蒙古族传统是嫁给夫家,就永远是夫家之人,一个有着着良好品行的丈夫能使新娘今后的生活更加幸福。但是相对于“德”,新郎的“武”力更为新娘所重视。

3.趋吉避凶

萨满教在蒙古族的意识世界中站统治地位,所以整个民族的世界观仍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求名问庚”和“圣火洗礼”这两个婚礼仪式是受影响下的产物。人们相信,新郎新娘属相的是否相配、进门之前是否接受“圣火洗礼”是确定这段婚礼能否长久、婚后生活是否和睦、两家人是否福泰安康的重要前提。只有一丝不苟的完成这两个环节,新人才会避免受到诅咒和惩罚,吉祥和幸福才会永远伴随他们。这种思想的实质就是朴素的世界观和动荡的草原现实造成的人们普遍愿望。

4.族外通婚

蒙古族自成吉思汗之后,族外婚制几乎成为必然。由于草原文化和游牧生活,个个氏族部落之间都有分属的草原,彼此相距较远,加上一年四季都逐水草而居的习惯,很难找到适应男女结合,所以氏族内社交网络发达的长者一般都担任媒人角色,而且经常性通婚的外族往往作为联姻的第一选择。

二、交往伦理

1.重信

没有血缘关系两个家族结为姻亲,因为彼此不熟悉,所以相互尊重,彼此守信成为首要的前提。一旦一方不守信用,在是氏族内会受到强大的道德谴责。蒙古族普遍不识字,一旦违约没有书面证据,所以在需要制定契约时,一般会让天地作为见证,增强盟约的力量,也会注重对这种口头盟约的执行力。成吉思汗时期,就极力重申实誓言的重要性,并亲自带头实践诺言,这之后“凡盟誓约定,必执行”成為整个民族的道德约定。在这种道德的影响下,订婚契约变得简单也是正常,只凭一条哈达就成为两个人婚事的约定成为习惯。

2.重礼仪

从婚礼的一些列程序即可以看出蒙古族是重礼仪的民族。蒙古族虽是游牧民族,但是也讲求等级观念,每个等级都有规定的礼仪,重礼实际就是在维护等级制度。而且内心的尊重也需要挺过一定的礼仪表现出来,无论是对陌生人尊重,对妻子的爱恋、对父母兄弟的爱护都需要礼仪体现。这是蒙古族从部落转变为国家必经的过程,也是成吉思汗政治伦理深化进民众生活的结果。

3.重姻亲关系

结为夫妻的双方,基本是经常性通婚的氏族,这样时代联姻交往,建立了亲密的亲属关系,这样使得两个氏族在生活中和平相处、相互帮助,在外敌入侵时,两个氏族共同抗击敌人,保护族人。虽然这样的婚姻带有政治联姻和功利主义色彩,但两个氏族凭借姻亲增强彼此实力,从而获得更多的物质材料延续族群。即使两个氏族是敌人,也可以通过联姻缓和矛盾,避免杀戮,减少部族损失。

猜你喜欢

独特性成吉思汗
神灯
扣子里的智慧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娇红记》中飞红形象的独特性
简析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典舞的表现风格及把杆训练的独特性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秘书工作独特性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成吉思汗指挥赛马
曲解善意造成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