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0-04-20杨晓凤
杨晓凤
摘 要: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部分,其对学生成长、高校教育发展以及国家发展均有着积极作用。针对当前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地采取加强规划、优化内容与方法、适应信息化发展以及做好校园内支持工作等方法,可有效提高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理论;实践
在现代高职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尤其是在社会文化水平不断提升以及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人文素质教育已然成为影响高职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本文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展开探讨。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理论分析
总体来看,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理论支撑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满足学生成长需要。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全方面综合成长,重视对学生思想、精神及品质的培养。而人文素质教育正是围绕生命、价值、意义等和学生息息相关的人本主义内容而展开,对塑造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念有着积极作用。其二,实现教育根本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而育人是一项综合化、长期化的事业,需要从多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人文素质教育能够从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之外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有助于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根本目的。其三,助推国家发展。在以人才为第一竞争力的21世纪,国家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尤其是优秀青年人才的支持。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能够培养出一大批思想正确、政治信仰坚定、道德品质良好的应用型人才,不仅能直接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也能推动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发展。
二、当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整体规划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工科院校,往往更加重视专业知识教学和技能培训,将教育重心放在了专业发展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另外即便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但是缺乏合理的整体规划,也使得实际教育教学效果和预期存在明显偏差。对人文素质教育缺乏顶层设计,对具体的教学目标、内容、程序、方法等也缺乏详细计划,导致实际教学很容易陷入一片混乱,随教师自身主观意识和能力影响而有着较大波动,难以保障实际效果。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合理
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时往往是直接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即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展开教学,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且枯燥乏味,教学方法单一而难见成效。即便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暴露出了明显的缺陷,但是高职院校依旧将其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一方面是因为缺乏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则是不能找到合适的创新点进行突破,导致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效果始终难以得到有效改善。
(三)对信息化的机遇和挑战应对不当
信息化发展给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机遇和挑战,科学、合理地加以应对能够有效促进教学水平提升,否则可能会导致教学效果每况愈下,逐渐与实际情况脱节。但是高职院校在实践中却没有充分意识到信息化所带来的变革要求,对信息化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掌握不足,难以适应全新挑战,导致人文素质教育不能为学生全面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四)缺乏良好的校园支持
人文素质教育教学需要良好的校园支持,除了常规的教学体系外,最关键的两点便在于教师队伍和校园人文环境。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专业素质过硬,但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却有所不足,实际教育能力稍弱。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打造更加关注专业发展,未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不利于教育开展。
三、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实践
(一)加强教育教学规划与执行
为了保障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取得良好成效,首先应当做好相应规划,既要明确整体性的顶层设计,也要落实局部性的细节规划。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目标简单来看就是从人文素质层面进行育人,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信仰、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等。而局部性的细节规划则是为整体目标的实现而服务,制定好短、中、长期教学规划,并对各个环节的规划进行流畅衔接。围绕育人目的对课程体系、教师引导、校园文化等进行全方位规划,有序、高效地落实教育任务,不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二)全面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两点,其一为拓展延伸,其二为结合实际情况合理优化。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应当紧随时代发展浪潮,与教育事业发展进程相匹配,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与科学性。同时还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同时有效吸引学生。而教学方法的优化则在于拓展更加多样化的方法,尤其要重视实践化教学方法创新。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展开教学,能够带给学生截然不同的感觉,改变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刻板印象,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主动配合教师并注重自身素养提升。另外,积极采取活动等更具实践性的方法展开教学,能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深化理解和实践提升。
(三)充分适应信息化发展需求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积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推动人文素质教育创新和完善。当代高职学生受互联网影响极大,院校通过互联网渠道展开教育,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和学生形成和谐关系。而互联网+思维融入到课程之中,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学生碎片化时间改善教学。
(四)积极做好校园内支持工作
为了充分保障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效果,必须要提供良好的校园支持,这就需要做好相应的校园内支持工作。对教师进行适当培训,强化他们的人文素养教育意识和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让他们能够将自身课程教学与人文素养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全方位推动实际教学效果改善。同时高校还应当积极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将建设重心从专业发展上延展到人文素养上,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进行长期“润物细无声”的熏陶。
綜上可知,高职院校应当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教学,从而培养出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重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构建科学、完善的信息化教育体系,同时充分发挥校园环境和文化的刺激影响作用,能够显著提升学生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孙兴民,史琳,芮红.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4(9):89-91.
[2]冯丽.信息化条件下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好家长,2018(68):92.
[3]徐思义.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人文素质教育[J].文教资料,2016(5):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