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

2020-04-20杨丹斌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直观多媒体技术

杨丹斌

美术鉴赏是美术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和现代媒体艺术五个部分构成。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个矛盾集合体,主要存在学生学习美术鉴赏可兴趣不高和迫切需要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矛盾,以及美术课程课时少与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美术知识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矛盾。如何解决教学过程中这样的矛盾,是每一名美术教师都需要研究的课题。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传统授受式的美术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现出来,建构新的美术教学模式迫在眉睫。现代多媒体信息教学技术的应用已被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利用声音、图形、动画、视频、虚拟现实等二维和三维试听影像技术,使得课程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它能经过特定软件的加工,使抽象的美术作品和美术符号形成直观化的头像,并使其以声像、文字和动画等多种途径展现。这样既能在相对较少的课时内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较为抽象的鉴赏内容,获得所需的基本知识,又能使教学活动更加富有乐趣,使学生在教学中有身临其境之感,学习兴奋点得到多方面的刺激,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全面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使美术鉴赏教学效果更加显著,有必要把多媒体的潜力加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教学,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一,观赏性。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能够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美术鉴赏课主要通过学生的鉴别、欣赏来达到掌握知识、开阔视野、接受教育、提高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教学目的。比如美术教学中的雕塑欣赏,我利用较短的泥塑制作视频和展示中外著名的雕塑作品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还可以迅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书法章节教学中,让学生欣赏中国不同时代不同书法家的作品并相互比较,让学生了解楷书、行书、草书、篆书等书法特点,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及能力。

第二,直观性。

美术作品的创造过程,只能诉诸于视觉形式来完成。因此通过对艺术形式的感觉而进入审美体验(即作品形式作品的内含),这就成为美术欣赏的主要途径。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时就应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展示手法具有丰富多样、富有变化的优越性这一特点。进行大量图片演示,用艺术作品所特有的可感知的直观的形象、色彩、线条、明暗等,引发学生的审美的直观感受,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上有关黄河题材的美术美术作品鉴赏时,课前可向学生展示大量的黄河实景风光照片,这样便把学生带入实际场景,学生似乎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黄河的风采,以此来加强学生对黄河这一直观物象的认识,更加深刻清晰地为随后鉴赏做好准备。

第三,自主性。

在教學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鉴赏不仅是理念的逻辑思维,而且带有许多主观的情感因素。在不少场合下不一定能谈上什么具体道理和根据,只能凭直观去感受。根据这一特点,就应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优越性来启发学生思维,启发他们的真实感受,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审美经验去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从而能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水平。

第四,情境性。

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形象等,对人的情感有积极影响作用。触景生情是美术鉴赏活动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因此激发学生情感可以促进鉴赏活动的开展和深入。在教学中就应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实物投影仪、功放、音响等,展示出栩栩如生的画面。同时播放背景音乐,渲染气氛,创造意境,引导和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观察、想象,从而体会艺术家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形、声、色并茂的优越性,全方位、立体地调动视、听觉。再结合教师生动的讲解,就能与学生的需要、兴奋、情趣等感情因素结合,产生兴奋,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又能加强学科的整合,效果很好。如,我在上《二十世纪中国美术作品鉴赏》这一课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鉴赏环境的创设就采用此方法。先让学生自主鉴赏作品《父亲》,鉴赏同时配以腾格尔的歌曲《父亲和我》作为背景音乐。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就应充分利用它们之间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的关系,让学生自由地游弋在艺术教育的海洋里。

现代多媒体的广泛性和任意组合性及功能的多样性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并总结经验,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课中的潜力。在有声有色的课堂氛围中,可以轻松调节学生的视觉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将知识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充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并总结经验,它潜力的发挥将会是与日俱增。

参考文献:

[1]吴东梁  樊学川:普通中学美术课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3]吴乐年: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直观多媒体技术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核心素养下“几何直观”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以数解形精入微以形助数达直观
简单直观≠正确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美术作品
浅谈几何直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