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探索意识
2020-04-20卢华忠
卢华忠
摘 要: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结构和变化规律。学生仅通过课本学习来积累化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利用好学习的因子,积极参与到化学知识的探索中去。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探索意识,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索习惯,掌握化学探索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学生;探索
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探索意识,可以立足学生的生活、问题和实践,抓住学生学习的筋脉,让学生能够自觉融入到化学课堂学习中来,探索化学世界的知识和原理。
一、添加生活的水印——挖掘学生探索生活的化学学习意识
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探索意识,可以让学生給现实生活添加上化学的水印,使学生知道化学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提高学生对化学的认识,有效挖掘学生探索生活的化学学习意识。部分学生在探索化学知识的时候,不懂得与现实生活关联在一起,使得理解出现了偏差。这就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时候,关注学生对生活的探索和分析。
在学习“爱护水资源”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利用的现状,让学生重视水资源的保护,知道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竭的,而是需要人类的爱护的,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我国水资源利用的资料,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来分析水资源的重大意义,使学生为水资源的保护贡献力量。学生翻阅水资源现状的资料后,知道了我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认识到了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意义。接着,笔者组织学生围绕自己的生活,谈一谈自己对水污染的了解,促使学生参与到节约用水的活动中去,学会合理利用水资源。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分享了自己对水污染的认识,提出了洁净水源的建议,倡议大家合理使用生活用水,避免浪费,掌握了节约用水的方法。这样,笔者通过在教学中为学生增加生活的思考,使学生看到了化学学习的真实意义,挖掘了学生探索生活的化学学习意识。
二、添加问题的水印——挖掘学生探索问题的化学学习意识
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探索意识,可以让学生给课堂问题添加上化学的水印,让学生围绕化学知识展开思考,发现化学知识中蕴含的原理,理解化学的内涵,有效挖掘学生探索问题的化学学习意识。部分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缺乏动脑的意识,偏爱教师的“喂养”。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的理念,锻炼学生的大脑思维,促进学生思考。
在学习“燃烧和灭火”时,笔者为了使学生认识燃烧是一种化学现象的本质,让学生了解燃烧的特点,知道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学会分析灭火的原理,掌握灭火的方法,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对易燃物、易爆物进行了观察学习,让学生了解这些物品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生观察易燃物、易爆物后,认识到了火灾离大家并不遥远,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大家的正常生活。接着,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燃烧?燃烧的原理是什么?你知道燃烧的条件有哪些吗?在遇到火灾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你能说一说灭火的原理吗?你都知道哪些灭火的方法?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对物质燃烧的化学现象进行了分析,找出了物质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探究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安全消防知识,解决了问题。这样,笔者通过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挖掘了学生探索问题的化学学习意识。
三、添加实践的水印——挖掘学生探索实践的化学学习意识
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探索意识,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上添加化学的水印,延伸学生化学实践的道路,引导学生走入实践的世界,学会动用自己的力量,有效挖掘学生探索实践的化学学习意识。部分学生在参与化学学习的时候,难以最大化地发挥化学实践的力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实践探索的学习经验。
在学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和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了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好思维导图,对化学元素进行探析,找出其与人体健康之间的联系,完成思维导图。学生接到学习任务后,对课本知识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了解了人体必需的元素,诸如钙、钠、钾等,还熟悉了微量元素的概念和类型。接着,学生采用了列表格的形式,列出了铁、锌等主要元素的生理功能,并将所得内容填充进了思维导图。学生还对比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形成了合理摄入的意识。除此之外,学生还在思维导图中穿插了化学元素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案例,丰富了思维导图的框架,完成了实践任务。这样,笔者通过引领学生实践,挖掘了学生探索实践的化学学习意识。
总之,本文通过在教学中添加生活的水印、添加问题的水印、添加实践的水印,挖掘了学生探索生活的化学学习意识,挖掘了学生探索问题的化学学习意识,挖掘了学生探索实践的化学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王海亮.试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167-168.
[2]任豪. 初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策略[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15-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