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0-04-20霍梦婷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儿童绘本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霍梦婷

摘  要: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绘画以及创作创新能力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当重视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不只是局限在美术课本内容的教学,还要积极主动拓展教学内容,并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其中,儿童绘本作为丰富小学美术课堂内容的重要形式,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显著作用。對此,文章围绕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儿童绘本;教学策略

美术是植根于人类血液中的内在艺术情怀,每个人都对美好的涂鸦绘画有着自然的兴趣爱好,但之后课堂教学的刻板教学模式却逐渐磨灭了学生对于绘画艺术的兴趣和学习热情,阻碍了学生创意和美术天赋的发展。而在现如今素质教育愈发收到相关教育工作者关注与重视的教学环境之下,学校对于美术的重视程度也有了显著的提升,而儿童绘本以引人入胜的故事和色彩斑斓的画面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和热情,为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增添了新的活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对儿童绘本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儿童绘本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意义

将儿童绘本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独立完成相应的图画作品,从而实现对学生艺术性和文学性的有效培养。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当认识到儿童绘本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小学是为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打地基的关键时期,而儿童绘本恰恰能够使传统意义上死板的美术课堂变得更加充满生气,帮助学生放飞想象,提高创造力。同时,儿童绘本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散,因为绘本的选择是可以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绘本,使学生在听故事、看绘本的同时,了解到更加多元化的观点,开拓视野,为今后的美术创作积累经验,促进美术创作思维的形成。最后,将儿童绘本运用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师则会拥有更多的新的教学方法选择余地,让学生看到层出不穷的创意,从而使美术课堂更加精彩,进而有效提升小学美术的教学效果。

二、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恰当选取绘本素材,引导领悟绘本手法

科学恰当地选择美术课堂需要运用的儿童绘本,是提升教学效用的首要且关键环节。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当重视儿童绘本的选取,使教学内容能够与儿童绘本相联系,从而突出儿童绘本的应用特点。就是在选举绘本时应当注意选择易于学生理解的儿童绘本内容,可以具备一定的幽默、健康、积极的元素,这样其中较强的画面感则可以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则能够真正吸引学生进入小学美术课堂,在教师自身把握儿童绘本精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绘画手法,丰富学生的绘画知识。

例如,在“走进大自然”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中存在的色彩,掌握简单的颜色搭配技巧,教师可以以此为主题,选择色彩搭配鲜艳、有创意的儿童绘本,或者也可以直接选取与自然相关的绘本,如《我的自然生态图画书》《森林小屋》《画了一匹蓝马的画家》等,这些都与本课的教学主旋律息息相关,学生通过对这些绘本的阅读学习,能够从中获得丰富的色彩搭配灵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站在色彩搭配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绘本,学习和领略其中的色彩运用方法,从而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绘本阅读中了解色彩运用的美术知识。

(二)丰富课堂实践方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学生真正领悟绘本绘画手法的前提下,小学美术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对其中的绘画书法进行实际的锻炼,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丰富课堂教学实践的方式,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与儿童绘本的有机配合进行美术实践教学,这是在学生认识美、感知美之后创造美的过程。对此,小学美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绘本进行临摹,或者引导学生按照绘本的故事线索,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绘本创作,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美术创作实践中不仅能够提升自身动手能力,还能够获得思想与创造力的发展。

例如,在“太阳和月亮”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太阳和月亮为什么住在天上》这本儿童绘本组合教学,使本课具有生动的故事性,让学生通过绘本的阅读发散创造与想象思维,在学生已经对绘本的绘画手法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绘本中的画法,模仿太阳和月亮的画法。最后,教师可以再一次组织学生阅读观察,结合生活经验,延续绘本或者自主创编太阳与月亮的故事,能够用之前学习到的绘画技巧创作绘本,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画笔创作属于自己的绘本故事,在班级内分享交流,提升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活力,使学生的美术实践技能得到质的提升。

(三)注重绘本内涵解读,综合提升美术素养

将绘本运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能够使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获得切实提升,还能够使学生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获得情感与价值观的熏陶。对此,小学美术教师要注重对儿童绘本内涵情感的把握与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绘本情感内涵的教学与传授,使学生感受到绘本中所要表达的感情美,从而让实现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综合性提升。教师要认识到美术作品不仅是线条与图案的组合,更是创作者对个人情感的表达形式,教师要善于把握其中的情感核心,并将以小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的形式呈现出来,使美术课堂充满“人味”,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例如,在“卡通 卡通”一课的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对卡通形象的欣赏能力,教师可以运用童话故事绘本《丑小鸭》《小蝌蚪找妈妈》等与卡通动画相关的儿童绘本组织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边观看卡通形象一边阅读绘本内容,让学生谈一谈绘本的主要内容,从中感受了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卡通形象以及故事情节所要传达的思想主题,提升学生对卡通形象的审美深度,让学生明白卡通形象的创造不仅是简单的绘画,它有可能代表着现实生活中的形象、情绪等,从而通过对绘本内涵的不断挖掘,促进美术教学的高效开展。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学需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而发展提升,将儿童绘本运用到美术教学中,提升美术教学效果,是美术课堂与时俱进的重要举措,小学美术教师要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以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切实性发展为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儿童绘本的美术教学作用,丰富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为美术课堂增添更多的“美”的元素,以此来帮助学生美术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蓉."绘"声"绘"色的美术课 ——小学绘本美术教学初探[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6,(9):54-56.

[2]马亮亮.课程改革背景下绘本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方式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267.

猜你喜欢

儿童绘本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儿童绘本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美国儿童绘本出版中的性别理念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