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趣味教学策略研究
2020-04-20雷建薇
雷建薇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尚小,活泼好动,极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所以他们对于一门学科的学习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而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注意力的持久性都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为让语文课堂重焕生机,使语文教学更具魅力,本文从三方面着手,对小学语文趣味教学策略进行了相关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导入;直观;角色扮演
兴趣是学习态度、学习情绪和学习能量的调节者,是学生展开一切学习与探索活动的源泉和动力。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往往会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体悟文章情韵的过程中升华自己的理解感受,使兴趣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对语文教学的理念、过程、方式与方法进行大胆革新,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获取理想中的教学预期。
一、灵活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亦是如此。试想,如果教师不能在一上课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势必会在极大程度上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阻碍接下来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鉴于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学生所熟悉或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或现象进行新课导入,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基础。
以《静夜思》这首古诗的教学为例,在导入环节,我先是利用课件出示了书中插图,播放了相关音乐,让学生边听音乐边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之后,我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人在干什么,在想些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发言踊跃。待学生自由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我向学生简要介绍了图上的画面内容,并适时引出了新课:“刚刚同学们聆听到的曲子,就是著名作曲家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思乡的情感可以用音乐来表达,亦可以用语言来呈现。”这样,通过在导入环节用音乐营造一种古香古色的韵味,不仅引导学生进入了古诗境地,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教学奠定了情感基调。
二、直观呈现,丰富学生感性认识
现代教育手段的出现和迅猛发展为课堂教学方式的多元化转变提供了新的可能和有利契机,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和积极推崇,且日渐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时代新宠。若能将其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将文本中冷冰冰的文字以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仅可以给学生以新颖的学习体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而且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
在教学《四季》一文时,我先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并根据生活阅历分别谈一谈四季的特点。之后,我对学生说道:“春夏秋冬各有各的特點,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四季美丽的风光。”随后,我运用信息技术播放了四季美丽的风光图片。这样,通过充分挖掘学生拥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使学生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整体感知四季的景物,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课堂的教学效果。接下来,在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我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运用信息技术依次展现了四季图,让学生边看图边读诗文,这样便使学生感知了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角色扮演,调动学生积极情感
对小学生这一教学群体而言,活泼好动、爱玩游戏、表演能力和模仿能力强都是他们的突出特征。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妨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加以有效利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对文本内容进行演绎重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受。
在教学《动物王国开大会》这篇课文之前,我让学生自由结组,在对课文进行预习的基础上,自主分配表演角色,并制作自身角色所需的动物头饰。之后,我让各小组在课余时间进行了彩排,并让学生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行动和语言进行了思考,而我则对学生表演不到位的地方予以了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在课堂上,我利用课件展现了文中插图,并让各小组轮流上场表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都很强,各小组的表现也都可圈可点。如此,通过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演绎重现,不仅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情感,而且还使学生享受到了表演的乐趣,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兴趣激发是核心,情境创设是重点,情感调动是主线,语文教学只有紧紧围绕这三个关键点展开,并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潜在的积极因素,以实现师生、生生间的良好互动,才能促进有效教学目标的更好达成与实现。
参考文献:
[1]曲娜.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师,2018(S2):112.
[2]王青红.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方法探究[J].华夏教师,2017(2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