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强调自主
2020-04-20黄万霞
黄万霞
摘 要:新课标的深化实施呼唤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要求,就是强调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赋予学生与教师平等的课堂地位,突显出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基于此,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逐渐突显出来。为此,笔者将结合一定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少教多学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关键词:高中政治;少教多学;课堂主体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一直都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会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好教学方案,然后通过先教后学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现成知识的接受。毋庸置疑,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弱化了学生在课堂中起到的作用。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受到一定的压制。为此,教师应对少教多学的理念进行更加准确的理解,并将其与高中政治教学进行更加紧密的融合。同时,教师应及时对每一个教学环节将进行改进与优化,以此来使该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唯有如此,才能循序渐进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促进观念转变,组织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习惯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这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所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挖掘。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遵循少教多学的理念,将学生的“学”置于教学过程的首要地位,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在课堂中尽情展现自己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为例,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首先给学生出示了一段案例材料,这段材料讲述的是一起以招工为名,侵犯未成年人权利的犯罪案例。在教学中,我没有直接进行知识的讲解,而是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对案例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法律常识,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了一定的思考。之后,我利用一些问题对学生的思考方向进行了一定的引导:处理与未成年人有关的案件时,应该依据哪些法律?未成年人依法享有哪些政治权利?未成年人是否具有选举权和投票权?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接着,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对这一节的课程内容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并围绕课程内容进行了延伸与拓展。最终,通过这种自主性的知识探索方式,有效发挥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这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使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初步的理解。
二、注重教师辅导,引导学生质疑
在少教多学模式的指导下开展高中政治教学,教师必然要利用恰当的方式突显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展示自己的思维。为此,教师应该及时进行课堂角色的转变。既要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角色,同时也要正确认识自身课堂引导者与组织者的角色,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要注意做好辅助、引导以及指导的工作。这样一来,可以使教师“退居幕后”,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例如,教学“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时,我引导学生对民主选举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并对基本的知识框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从而帮助学生明确了知识之间的关联。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知识疑问。比如有学生问:“既然说我国公民普遍享有政治权利,那么为什么未成年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呢?”对于学生的质疑,我没有直接进行回答,而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并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与交流的方式对资料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提炼。最终,通过这种方式,在解决了学生疑问的同时,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由此可见,在少教多学模式中,在教师的辅导下引导学生质疑是十分重要的。
三、实行因材施教,遵循以生为本
在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学生难免对在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出现较大的差异,所以統一化的教学模式通常难以满足不同学习个体的实际学习需求。为此,教师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理念,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此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组织本班的高中政治教学时,引导学生完成自主性的知识探索以及自主质疑之后,我会布置基本针对性的练习任务,以此来巩固学生的知识理解效果。在练习任务的布置中,我会对学生进行隐性分层,而对于练习任务,我则会设置为“基本练习”与“能力提高”两个组成部分。“基本要求”是所有学生都要完成的,而“能力提高”则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进行适度的解答。最终,通过这种差异化的引导方式,使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在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应用中,其关键环节就是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为此,教师应根据这一理念的指导实施具体的教学手段。同时,还应该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以此来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艾敏.“少教多学”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读与写,2019,16(22):26.
[2]徐剑.少教多学的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024):P.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