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为父母分担”的教学策略
2020-04-20张金煌
张金煌
摘 要:目前,小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很高,家长也提倡民主教育,会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有时候会纵容、溺爱学生,无条件满足学生的一切需求,使得小学生习惯了接受父母的付出,却很少主动承担家庭责任。久而久之,必然会影响小学生的心智,所以需要通过“为父母分担”章节内容来帮助小学生重新分析自己的家庭行为与责任,使其自主承担家庭责任。本文将从组织角色扮演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完善小组合作沟通,丰富学生思维认知;构建家校合作平台,完善德育实践活动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应该如何针对“为父母分担”这一章节的重要内容来促使小学生反思现实,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为父母分担;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基本是针对小学生的现实成长问题来组织课程资源的,目的是要从多个方面去引导学生思考现实、反思自我,使其及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品德。其中,“为父母分担”便是围绕家庭责任与感恩父母问题来组织德育教育的,便于小学生准确定位自己在家庭中的身份角色,由此构建更加紧密、和谐的亲子关系,切实优化小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要客观分析“为父母分担”章节的主要内容切实,改善渗透亲恩教育,让小学生学会回报父母、感恩父母,懂得珍惜亲子时光。
一、组织角色扮演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角色表演活动本身属于游戏活动,是让小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积极迁移生活认知,使其自主整合生活经验来分析德育问题的重要途径,易于调动小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让小学生内化德育观点。因此,在组织“为父母分担”章节知识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切实优化学生的思维状态,使其实现深度学习。
就如在“少让父母为我操心”一课教学中,笔者就提前做好了课前准备,通过家校沟通了解了父母经常为儿女操心的事情,比如学生不好好吃饭导致营养不良,但是家长在面对挑食问题时却束手无策;学生每天都要熬夜打游戏,却因为精神不足所以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学习成绩很差;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高水平的消费需求,而家长不知道该如何拒绝学生;学生在家中习惯了不受任何拘束的生活,无法顺利适应班级生活;学生对待长辈不礼貌,且行为习惯过于懒散,等等。根据这些现实问题,笔者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表演主题,结合自己的成长经验展开角色扮演。如此,小学生就可通过角色扮演反思自己的不当行为,并为此感到羞愧、后悔。
二、完善小组合作沟通,丰富学生思维认知
常规的小学道德与发展课程教学以教师主讲为中心,小学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认知,难以与同伴共享德育资源,最终也必然导致小学生对德育知识失去了认同感。对此,小学道德与发展课程教师要完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小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相处、沟通与发生争执的真实过程,使其相互启发、相互启迪,由此总结出与家长和谐相处、共同承担家庭责任的有效方法。
就如在“这些事我来做”一课教学中,笔者就组织了6人小组交流活动,让小学生主动阐述自己在家庭中经常做的家务。比如,有的学生表示自己会经常在父母收拾房间的时候主动拖地、擦桌子或者是倒垃圾;有的学生则表示自己会主动收拾个人卧室,减轻父母的家务负担;还有的学生表示自己在家中从来不会做任何家务,因为父母总是拒绝自己干活。接下来,小组内部还要认真分析自己应该如何照顾自己,应该承担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要做家务、如何做家务,等等。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之间会加深同伴了解,也能很好地意识到做家务的好处,主动争取做家务的机会。
三、构建家校合作平台,完善德育实践活动
“为父母分担”章节知识本身就是针对小学生的家庭生活所设计的课程知识,还需在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下推进,否则很难真正让小学生学会感恩、回馈父母,无法真正培养出小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因此,小学道德与发展课程教师要积极构建家校合作平台,与学生家长共同推进“为父母分担”章节的综合实践活动,切实转变家庭教育方式,让小学生自觉为家庭做贡献。
就如在“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一课教学中,笔者就与学生家长达成了共识,即让学生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比如整理自己的房间、主动分担家务、陪伴家中长辈等等,让小学生能够参与到家庭生活中,初步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在此过程中,家长也要懂得与学生平等沟通,不可越俎代庖,让学生自己处理個人问题,认真聆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自主需求,让学生主动为家庭做贡献。
总而言之,“为父母分担”是小学道德与发展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现实成长息息相关,所以教师要认真分析本章节知识的编排意图、活动安排与课程目标,科学选择教学策略,引导小学生反思自己的家庭生活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感恩意识、行为习惯,切实强化小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梁宇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75-76.
[2]刘莹.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7):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