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实践应用
2020-04-20何力邹江陈俞佳
何力 邹江 陈俞佳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新兴技术应用于各行业领域极为普遍,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在金融领域,由于我国金融模式过于单一,难以提升金融管理水平。区块链技术的引进使我国金融的发展模式逐渐多样化,间接完善了金融体系以及制度。本文以区块链技术为例,对其进行分析,并且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实践作出应用策略。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供应链金融;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
2096-3157(2020)05-0160-02
区块链技术指的是将“行业领域内运营的各部分分解成均等流程的区块,然后分别进行优化延伸”的重要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内,由于我国金融体系庞大,具体的流程手续较为复杂,传统的管理模式较为单一,容易出现许多问题。而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金融之中,能够有效地将金融工作流程进行分解,提升工作效率,保障金融管理水平。其中,供应链是金融工作流程中的重要一环,需要精准优化,才能真正具有效果。
一、供应链金融与区块链
1.区块链与供应链定义
区块链指的是以基本运营模块为基准的一套流程,如:以销售生产用品为导向的企业,其区块链围绕着生产、加工、运输与销售网络构建的。在区块链中,会设置传导机制,使各模块更加清晰,对其主次关系与重要程度划分了体系。而金融领域,核心业务就是供给资金,存贷业务都是金融行业普遍开发的基础性业务,也是保障金融领域繁荣发展的关键业务。随着我国存贷人数不断增加,无论是人民银行,还是黄金交易所,资金的投入与支出是围绕着业务管理的重要控制流程,这也被称作供应链。供应链就是区块链中的一部分,也是基础部分。它相当于金融行业将私人企业中对于财务管理控制的模式沿用至金融企业部门。如果金融行业不能有效的控制资金流向,则无法真正開展资金存贷业务,无法填补不良资产都缺口。通常,金融行业都需要规模较大的备用资金,保障业务的供应。但是不能单纯地依赖于备用资金,如果金融行业控制力十分低,也没有对所产生的供应链进行调研分析,容易出现许多重要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没有与市场信息接入,导致供应需求没有满足市场的发展,从而导致金融业务拓展难以展开。例如某商业银行下调了贷款基准,却因为没有看到其他银行下调的点,导致银行贷款人数不多。为了扩大规模,银行也继续下调,但是银行的供应总额不够,需要寻求物流资金。因此,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中,需要集中对供应链进行控制管理,将现金流、信息流以及物流等重要元素全部整合,从原有的笼统管理转变为科学化目标管理,合理安排人员,专门监督与审核。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达到从原来控制单个风险转变为控制金融行业整体风险的目地,缩小了企业管理成本,提升了资金的利用率。
区块链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它引入至我国较晚,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块链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表面上看,区块链只是简单地将整体进行规划区分,使其分布较为明显,并且公开透明的一一进行优化,相当于透明式账本。实际上区块链不仅仅有公开透明的含义,随着大量企业的产生,哪怕是金融行业,也面临着同步竞争的局面。企业为了赢得市场竞争力,往往会将内部所有资源集中,大量的投入资金进行对抗,实际上这是不可取的。这样做不仅消耗了企业资源,而且容易因为判断失误造成市场动荡。而区块链划分作为一种集约化手段,其主要表现在两点:其一,通过对各流程的分解,人力不再注重工作节奏,有了合理的分工人员,分别对不同的流程进行分析规划,就能够更快地发现企业内部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在过去金融行业的发展模式内,由于流程是全面进行的,内部人员往往忽视了流程板块的传导机制,过于注重节奏,导致办理业务以后才发现问题,但是又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因此只能敷衍了事。其二,如果各金融行业逐渐形成区块链模式,就能够将不同的信息优势公开透明的呈现,然后寻求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提升了整个行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金融区块链在广义上可以称之为一种系统高效的整合运动。但是无论是透明的账本,还是整合运动,特点都是不可篡改、可追溯的。一般来说,P2P等网络技术会被应用于区块链模式之中。这一网络技术的重要元素在于它的网格化理念与区块链是不谋而合的。区块链是将优化的部分从整体换成部分,从而使整体受力转向部分平均受力。而在P2P中,同样是将原有节点绝对的控制权削弱,赋予每一个节点相同的权限和参与记录信息,从而保证内部网络形成网格化辐射状态。这种方式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去除过于依赖网络中心发射信息的情况,可以多方面接受其他的信息来源,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那就是如果这些节点不受控制,就会四处发散,许多无用信息也会存在,造成数据的冗杂,且有较大试错性。所以需要相关人员掌握分析判断的技能,尽可能使用哈希函数处理数据,在修改的时候及时利用哈希函数修改上一区块信息,因为它是传导机制的,只有改变上一区块,才会改变整个的结果,形成瀑布式效应。利用公钥私钥共同作用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控制数据被篡改的可能性,从而使部分的数据信息都是正确可靠的,从而传导结果都是有用的,提高金融企业的发展水平[1]。
2.对传统金融模式改革的意义
在传统金融模式下,金融行业工作的效率显然不高。主要是因为:其一,金融企业的工作内容与业务较为繁杂,需要大量的人力集中进行管理,一旦缩减人手,只能依赖于信息技术,但是这种模式忽视了传导的作用,在整个工作流程都不会发生问题,但是等到结束以后问题才会频发,这就导致信息存在一定滞后性。因为处理信息的手段存在自发性,按部就班地采取同一套标准进行管理,经常过于关注单个企业的资产和业务本身,其他方面却极少关注。这就导致企业往往无法排查问题,错过了最佳补救的时机[2]。其二则是因为许多金融行业为了扩大经济规模,通常会吸引外资强和运营稳定的核心企业注入资金,但是并没有将两者的业务进行划分,就导致两者的所有业务流程黏合在一起,却出现了排斥与工作重复的过程。尤其是因为有的中小型金融行业在寻求优惠政策上较难,于是将大型金融行业作为保护伞,却因为该金融企业短期内没有扩张的目标,导致业务迟迟不能开展。而利用区块链中的供应链模式,则可以分别对不同企业的交叉业务进行规划,对其信息与供应重叠的部分过滤,从而选择最优的原则,尤其是在金融企业内部处理业务手续时,将目光瞄准了其他环节,减小了导向性错误的可能性。
3.新型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
在脱离了传统金融模式以后,这种新型的供应链模式更加具有生命力。首先,其将原来的各环节分割关系转变为具有战略同盟、相互依存的一体化信息模式,通过相应的网络化分布,在不同的环节辐射不同信息,又可以保证相互之间形成有效的整体。其次,改变了原有的固定部门关系,不再局限于金融平台这一空间操作,可以接入其他任何有利于金融发展的交易平台,改变了对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严格控制,有效地整合了所有资源。
二、供应链金融所存在问题
1.信息无法形成统一
虽然供应链金融能够优化各环节,寻求更多有价值信息。但是因为这些环节不再严密联系以后,单个地对信息进行控制,容易出现不对称的信息,且信息不够完整,这就导致最终传导的结果不能完全形成一个整体。除此以外,供应链金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信息不能保证是否真实有效,一旦出现错误,则会造成整个行业的导向性错误。在现阶段,大部分金融企业还没有掌握相应的信息处理技术,因此在修改信息节点时常常效率低下,而且有些企业寻求互相的整合,却因为不同企业内部的网络信息特点不同,无法做到及时传输。有些金融企业没有ERP系统,有的企业却不能联网,这些都会造成信息传输过来的时间大有不同,也就会造成处理信息的过程耗费大量时间。
2.线下授信与融资业务复杂模糊
因为供应鏈模式下的金融行业先要接入信息平台,然后保证信息流的合理发散,稳定现金流流通。而在准入平台时,需要人工授信。由于授信的流程过于繁琐,导致信息平台迟迟不能对接。企业往往需要在银行与相关政府部门往返奔波,耗时过长,耽误了最佳工作的时间。同时,由于授信的审批各环节都有一定的障碍,中小型金融企业很难取得授信,同时因为中小型企业不具备保障信息操作规范的能力,人员分工不明确,导致融资渠道狭窄,无法取得授信有用的资金流信息证明。
三、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策略
在信息共享层面对于公开非公开层面建立金融联盟链,给特定节点一些权限开通可查看特殊权限,比如所有共享信息的能力,普通节点不给予特殊权限,则企业和银行无法查看所有共享信息,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数据授予范围内的权限具有识别性。将供应链各方参与者加入到该条联盟链当中,供应链的企业将信息写入区块链上,核心企业和银行来进行资产评估,将资产评估结果打分评级,每一等级对应相应的贷款额度,将结果公布到供应链平台当中。避免资产多次抵押造成的信息不透明,并以此作为银行和融资机构对其进行授信的重要参考依据,帮助企业进行融资和贷款。银行对融资企业的授信信息写入联盟链平台当中,融资企业可实时得知授信额度、已用额度、剩余额度等信息。基于区块链技术将商业汇票转化成通用电子货币,以此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引入区块链技术之后,不仅增强了货物的可溯源性,也提高了平台整体的效率与安全保障[3]。为保证货物的真实可靠性和货物的流转过程,将从原材料的采购阶段开始到分销商销售阶段中货物所有的信息登记到联盟链当中,若信息长度过大则以哈希值的形式记录在联盟链当中。每一阶段的输入值为上一阶段的输出值,最终为每件货物形成独一无二的标签,该标签可为二维码或条形码的形式链接到该货物的原材料成分、物流信息、生产信息等。货物每一阶段的信息,均实时登录到联盟链中。银行能第一时间知道货物的信息,对货物有效的监管。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区块链技术有效跟踪供应链采购、制造和销售等环节,供应链整体的安全性和效率得以稳定与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金融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提升金融管理水平,才能整体提升我国金融行业质量,进而保障人民的经济权益。区块链中的供应链模式能够帮助金融企业建立细节优化体系,缩小企业经营成本,保障企业能够实现资源整合,提高经营水平。本文对此提出了应用研究,望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尹燕飞.推进供应链金融 助力农业发展[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9-09-25(B01).
[2]须峰.供应链战略系列报道(九):区块链将重构产业金融[J].基建管理优化,2019,31(03):50~50.
[3]罗亮.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创新[J].银行家,2019,(08):47~49.
[注]
课题: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经管学院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项目(2018CSXY01)
作者简介:
1.何力,供职于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经管学院。
2.邹江,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经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系统规划,军民融合。
3.陈俞佳,供职于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经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