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2020-04-20梁家春
梁家春
摘 要: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快速成长,体育教育对于改善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至关重要。当时教师在实际的课程开展中需要能够避免体育项目陷入到无聊和重复的训练。否则,学生很容易对体育课程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课程中添加体育游戏等趣味化的内容,以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体育领域的魅力,增强体育健康,促进其全面均衡地发展。
关键词:趣味教学;初中体育;应用策略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时期的教育蓬勃发展。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地促进了素质教育,但是当前的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个侧重于知识教育的问题。体育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责任。但是学生在现阶段过于沉迷于手机等现代化的媒体,很难对体育课程进行有效的训练。因此本文从趣味化教学出发,对于体育课程进行全面的探讨。
一、小组合作学习,强化团队协作
体育通常与竞技性较强的活动有关,但是其中许多的运动并不能完全挑战学生的个人技能,而是更多专注于考验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其内在合作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是成功的关键。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健康的比赛中充分感受到团队的力量,这将极强地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调动学生的竞争热情,并让学生在合作培训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对于一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都很好的学生队,应该主动帮助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教师在这一过程之中更应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克服困难,以此实现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
例如,足球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的运动,老师根据学生的实力来组建几支足球队,学生可以自由训练1~2周。让所有学生提高足球技能。然后在教师的组织下,讓不同的足球队之间进行比赛。一般而言,成绩较为优异的小队,基本上团队协作性较强,因此教师可以趁机进行总结,将团队意识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之中,这样身体素质较强的学生会主动帮助身体机制较差的学生进行练习,以此实现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也能够让学生明白集体的力量,促进学生身心方面的健康发展。
二、关注学生心理,开展情感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习是学生人生中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这期间初中学生的身心快速成长,情绪也逐渐多变而丰富,时而敏感时而叛逆,由于他们的心理发展不成熟,需要教师的准确性指导。在另一方面,他们渴望像成年人一样行事,控制自己的行为和选择。如果总是在体育教育中采用强制性氛围来要求学生进行指导学习,那将不可避免地强化学生的反叛思想,很容易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对于中学生体育锻炼,教师不仅应关注身体与体能方面的健康发展,还应关注心理特征和情绪变化。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需要尽可能基于学生的兴趣,选择适合初中学生年龄和个性的运动。
例如,在体育课中,短跑接力赛是很常见的事情,除了消耗很多耐力之外,学生还需要集中精力。因此对学生进行反复短跑接力赛练习,会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到身心疲倦和无聊。因此,老师在训练过程中应始终观察学生的表现,如果发现学生在体育项目的练习中出现疲倦情绪的时候,教师应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和适当的休息,以放松学生的身心。教师可以播放学生喜欢的音乐来调整自身练习的情绪。并且教师还可以及时地组织相关的体育游戏,来帮助学生进行放松,以便更好地针对体育项目进行练习。
三、共同参与项目,促进师生关系
在传统体育教育中,课程活动主要由教师示范,然后布置相关的任务,然后再由学生自我实践和教师指导组成,这种教学模式使他们无法展示自己的个性,并且不能将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主要位置。这样的课程是枯燥的,也与学生自身的兴趣相违背,所以学生通常很少参与其中。另外,在学生完成体育项目之后,老师进行有效评价,因为教师更多只是知道学生进行锻炼,并且很少总结和评估学生的训练情况。所以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和胜利,老师在制定培训任务时需要能够考虑每个学生的运动技能,实现有教无类,根据个人情况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与学生竞争在克服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亲自参与到课程之中,与学生打成一片,以此更高地指引学生针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学习。
例如,篮球投篮是一项非常困难的运动。在解释了基本的运动技巧之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高、性别和能力来不同地设置相应的距离和规定命中率,然后进行练习。在课程进行中,教师需要能够强化课程中的互动性,让学生能够更为积极地进行练习。同时在课程结束时,我们将确认学生在课程项目练习中的表现,表扬在课堂上完成挑战的学生,并鼓励未成功的学生,让学生能够树立起对于体育运动的自信心,实现学生的有效锻炼。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教师需要能够就趣味化的内容在课程中进行全面的教学规划与设计,以此帮助学生实现自身身体素质方面的发展与进步,实现学生身心方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居静艳.初中体育教育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文存阅刊,2019(18):52.
[2]王上多.浅析初中体育教学多样化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读与写,2019,16(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