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探讨
2020-04-20何伟林
何伟林
摘 要:任何一门学科都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运用到生活中去,数学自然也不例外。并且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因为自身年龄和理解能力的限制,更加需要教师能够以一种浅显易懂的方式,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内容。而通过生活化教学与小学数學的结合,则有效地实现了这一目的。能够尽可能地通过实际生活的案例,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真正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趣味化;理解简单化;知识实践化
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首先能将数学内容变得更加趣味化,使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学习体验。其次,它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浅显易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最重要的是通过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能够培养学生实践意识的发散,并且还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加强他们的运用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探讨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能对广大教师与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课堂教学趣味化
数学知识本就极其枯燥乏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排斥和厌倦,这时教师如果再一味地讲述理论知识,而不顾及学生的感受,那么很容易就引起有负面的效果。这时通过引入一些生活实际的案例,再结合情景模拟,可以有效带动起学生的兴趣,能够使他们以更加熟悉和理解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带动他们更多的积极性。这种课堂学习感受会更加有趣,调动起来学生热情的同时,增强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更乐意于参与到数学课堂和学习中来,长此以往,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例如,在教授“倒数的认识”时,我会通过一些文字辅助学生对倒数进行理解,可以通过一些汉字,比如“呆”和“杏”,进行一个课题引入,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倒数的概念,然后通过列举一些分数,例如1/2,7/4,使学生按照相同的汉字规律进行排列。通过这些例子和简单例题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总结出倒数的概念。然后说认识到0没有倒数,1的倒数还是它本身。并且积极地利用一些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开动大脑,发散思维,寻找一些倒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可以更好地增强这节课的趣味性。
二、学生理解简单化
小学阶段的学习需要面临的另外一个难题,就是理解能力较弱,这时如何将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简浅易懂,辅助学生理解成了一个难题,而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则提供了一种解决方式。生活化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通过自己的个人经历和自己熟悉的事物,对于理论知识进行解读,而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他们全面整体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更好理解了内容的同时,加强他们的灵活应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喜欢感兴趣内容的不断探索,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可以有利于之后的有效互动。
例如,在教授“圆的周长和面积”时,我会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习过的基本知识,使他们能够表述一些常见的与圆有关的物品,然后提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这时他们很容易就想到用绳子计算圆的周长,但是对于圆的面积,可能有些吃力。这时我会帮助他们结合半径与周长的关系,来理解面积的计算公式。然后结合一些情形的引入,使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生活的问题,比如自己水杯的底面积如何计算,粉笔的上下表面积如何计算,等等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节课的内容。
三、数学知识实践化
无论哪一门学科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落实到实践中来,数学也是如此。尤其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对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这些更应该培养他们的知识实践能力,能够从小就形成这种思维模式,更有助于他们以后的发展。而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的联系,帮助学生拓展了这种思维的发展。并且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个人经历对理论知识进行解读,可以更好地将他们将理论用到实践中去。
例如,在教授“比例的应用”时,我会通过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一些声音进行课题的引入,比如当速度一定时,总程和时间的关系,总价一定时单价和数量的关系等等,都可以加强学生对比例这一概念的认知。并且我会积极地鼓励学生自己寻找一些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能够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解释。这样能够真正地带动学生,将比例这一概念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增强他们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能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比例的概念。
总之,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而言,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十分有帮助的。首先,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趣味化,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乐意于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其次,它将片面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形象,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最重要的是它真正做到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如意.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
[2]裴海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亚太教育,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