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工作中情感体验教学的策略

2020-04-20刁安清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实践活动

刁安清

摘  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阶段,在此阶段里面学生除了学习基础知识以外,同时也需要重视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道德品德。文章阐述了小学德育工作中情感体验教学的策略,包括基于理解展开教学、基于尊重展开教学、基于感化展开教学和基于关心展开教学。

关键词:小学德育;情感体验教学;实践活动

传统德育教学工作实践过程中,教师只是简单地将德育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不关注小学生具体的理解与认知程度,导致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并不能对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基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应遵循情感体验教学的理念,以情感体验为核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内化德育知识,这对于实现德育工作的价值与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理解展开教学

小学生年龄小、经历少,辨别是非能力差,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人格的发展上都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关注、耐心与引导。教师只有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理解学生的行为,感受学生的情绪变化、内心发展,才能够在德育情感体验教学中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让德育的先进思想与理念深深地影响学生。例如,在“热爱劳动,艰苦奋斗”这部分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小学生理解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思想,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身体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自身获得发展的基础,没有劳动,社会就没有创造与发展。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契机,在给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分析后,组织一场简单的劳动,规定每名学生的劳动内容与劳动时间。通过一个学生的劳动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集体的劳动进度与劳动效果的实际,让学生理解热爱劳动与艰苦奋斗的内涵。

二、基于尊重展开教学

现阶段,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师生之间的尊重不单纯局限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教师也要给予學生尊重,如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思想。从情感教育的角度来讲,基于尊重展开德育教学,对学生理解与吸收德育知识有着很好的帮助。因此,在德育教学中,对于学生表达的想法与观点,教师应及时回应和赞美,并积极开发学生的潜能,指导学生将自己的思想正确地融入自身的行为活动,使学生个人品质得到提升,做出对社会发展有益的行为。以“文明礼貌、遵守纪律”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社会践行文明礼貌与遵守纪律。在地铁站排队买票时,有一名学生与前面的阿姨发生了争执,这时,教师赶到现场后不应第一时间指责学生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而应及时了解情况,并与另外一方进行协商:“您好,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且争执对于解决问题毫无意义,我是他的老师,希望可以通过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来解决问题,给予您与我的学生一个满意的结果。”通过了解,是该女性因赶时间未与学生打招呼就直接插队,学生指责了这种行为,该女性不仅不道歉,还与学生起了争执。对于这种情况,本质上学生并不存在错误,但是其行为欠妥,教师应帮助学生解决该问题,让学生心平气和地与该女性进行沟通,并指出她的错误。如果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那么双方道歉,问题解决;如果其未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教师可以争取地铁站秩序维护人员的帮助,帮助学生维护权益。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及理性的维护,教师也用自己的行为践行了“文明礼貌、遵守纪律”。

三、基于感化展开教学

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德育的内容大多重于理解,知识性并不强,大部分小学生对德育学习都有很强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德育中可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契机,渗透德育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正确的情感体验活动,及时纠正学生思想上的偏激与错误。例如,很多学生升到小学高年级阶段后,由于学习内容难度陡然增加,学生几次考试成绩始终不理想,就认为教师不喜欢自己,自己特别笨,从而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在“努力学习、热爱科学”这部分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端正态度,积极地面对学习上的挫折。讲解理论知识部分时,教师可以以自我求学经历为例,从生活的角度加强引导,让学生了解到所有人的学习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面对挫折时一定不能气馁,要坚定信心,因为只有通过挫折的检验才能实现自我的成长。教师通过讲解亲身经历,表达自己遭遇挫折时无助悲伤的心情,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感化学生,让学生对教师“坚定信心、克服困难”的说法产生信服,最终化解学生在学习上的困境。

四、基于关心开展教学

由于小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阶段,生活中很多都不能独立照顾自己。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难免会碰到很多困难,这时候都需要老师进行关心,老师只有发自内心地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关爱,这样更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比如天气冷的时候老师发现学生穿的太少,可以联系家长给学生送来衣服,天气热的时候,老师可以烧点绿豆汤送给学生降暑;学生在学校期间生病了,老师可以带学生去医院等。这些虽然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但是都能够在学生心理留下暖暖的爱意,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不仅有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作用,还要引导学生人格发展、品德树立等。但鉴于小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特点,教师应认识到情感体验式教学的优势,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体验,理解德育理论知识。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实践强化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掌握,使德育的价值与作用真正发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曙祖.小学德育工作中情感体验教学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

[2]吴丽红.谈情感体验教学法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实践[J].亚太教育,2018(07):96-97.

[3]王娜敏.情感体验在小学德育中的意义及实践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2010(16):154.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实践活动
生活即教育,体验即成长
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研究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