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有效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2020-04-20王甜梅
王甜梅
摘 要:阅读,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面,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推动了教师的教学探索和反思。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在阅读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阅读进步。为了解决学生的阅读难题,本文对如何有效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探索有效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可以通过为学生通过生活元素、问题元素、实践元素来帮助学生找到阅读的技能,促使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把握阅读。
一、渗透阅读中的生活元素——促进学生进行阅读联想
部分学生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对生活常识理解不健全,不能站在生活的角度把握阅读,造成了阅读方面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发展,引起了教师的重视。初中语文教师若想在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就要懂得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使学生从阅读中析出生活元素,懂得借用生活元素来对阅读进行联想,加强学生文章的判断和理解。
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时,笔者为了使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文中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能够通过了解园林建筑的布局来分析园林建筑的原理。理解生活中園林建造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苏州园林的图片,为了加强学生的印象,笔者还准备了不同类型的园林的图片,以方便学生对比理解。学生观看图片后,从不同角度观察了苏州园林,结合课文,掌握了苏州园林的特征,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和说明顺序,知道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和园林建筑的原理,看到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接着,笔者又组织学生将自己喜爱的部分画下来,使学生可以近距离地感受苏州园林的魅力。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逐渐获得了园林建筑的艺术性,形成了民族自豪感。这样,笔者通过为学生渗透阅读中的生活元素,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文章进行了联想。
二、渗透阅读中的问题元素——促进学生进行阅读思考
部分学生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对阅读缺乏系统的学习,不能找出阅读的结构和顺序,不能理清文章的脉络,也不能获得文章的主旨,还有更甚者,影响了学生的作文创作,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量。为了改善学生的这一情况,教师对如何培养学生系统阅读进行了思考,认为向学生提问可以获得可靠的效果。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通过为学生渗透阅读中的问题元素来促使学生思考。
例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笔者为了使学生熟悉小说创作的三要素,使学生能够在小说阅读中感受出作者的讽刺意味,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情节,促进学生的阅读思维,在教学中结合文章内容对学生进行了提问: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体现了怎样的主旨?菲利普夫妇代表了怎样的形象?作者对文章人物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小说的语言有哪些特色?学生带着问题对文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了作者通过描写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展现了当时小市民生活的面貌,表达了自己的讽刺意味,掌握了文章的故事情节,给出了问题的答案。这样,笔者通过在教学中为学生渗透问题元素,使学生对文章进行了思考,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三、渗透阅读中的实践元素——促进学生进行阅读应用
部分学生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存在阅读依赖的心态,总是等待教师的帮助,很少自己探索,这就使得学生在面临同样的阅读类型时,总是无计可施,阅读效果低下,影响了教师的判断,浪费了教学时间。初中语文教师若想解决学生的这一问题,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就应该为学生渗透阅读中的实践元素,促进学生对阅读的应用。
例如,在学习《变色龙》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变色龙的表面含义和象征意义,让学生学会通过人物的对话来理解人物的性格,帮助学生找出描写奥楚蔑洛夫的语句,把握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对文章进行表演,让学生对人物进行分析,在表演中突出人物的形象。学生拿到学习任务后,对文章进行了细致的阅读,熟悉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人物之间的对话进行了分析,理清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节变化。学生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对表演进行了设计,准备了演出的材料,布置了演出的背景。在表演中,学生通过对话演出了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理解了变色龙代表的象征。这样,笔者通过为学生渗透阅读中的实践元素,使学生发挥自身的能力,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应用。
总之,本文通过为学生渗透阅读中的生活元素、渗透阅读中的问题元素、渗透阅读中的实践元素,促进了学生的阅读联想、阅读思考和阅读应用,帮助学生加深了对阅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张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探究[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下).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66-468.
[2]牛强.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