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共读浇灌成长之花
2020-04-20姜英
姜英
阅读能力是当代中学生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广博的阅读,能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让孩子的作文立意深刻语句丰盈;同时,广泛的阅读,能帮助孩子读懂历史和政治中的文言句子,并有条理地阐述看法;还能帮助孩子正确理解物理化学中大段文字描述的应用题,从而让孩子成为中考和高考的赢家,为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提升孩子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家庭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通过亲子共读引导孩子热爱阅读,以书为友。
一、案例
家长会一结束,王豪的妈妈就急冲冲的走上讲台,跟老师哭诉孩子的读书问题。她着急的说道:“老师啊,帮帮我吧,因为孩子小学时的语文成绩差,刚升入初二,我给他买了许多书,要求每天都要拿出时间来阅读,第一个周还不错,每天都能坚持阅读二十分钟,可是从第二周开始,就以作业多为理由不读了。我催促他快写作业,等作业写完之后再读,可我忙完家务活回头一看,他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我想孩子平时可能学习太累,没有那么多的精力,等周末再集中时间阅读吧,可到了周末,他还是静不下心来,一会到厨房找点吃的,一会又要玩会手机,一会又倚在沙发上休息,花了好半天却读了很少的内容。我又给她办了阅读卡,让他每周六上午到书店去阅读,可这次考试语文成绩一点没有提高,老师,你快帮我想个办法吧!”
二、分析
上面案例中,孩子不喜欢读书,即使在家长的严加看管下被动去阅读,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分析如下。
孩子不喜欢读书,是因为家长错过了孩子阅读的敏感期和丰沛期。孩子阅读的敏感期一般在四岁半到五岁半间,这时的孩子对书充满好奇,到书店去,会高兴地翻个不停;喜欢听故事,想象力丰富,喜欢朗读。孩子阅读的丰沛期是六到十二岁,这时期的孩子就像海绵,不限题材不拘类别,凡是新鲜有趣的,特别是表现人生考验的故事,都會被他们吸入脑海。
孩子不喜欢读书,有时是因为家长为孩子选的读物不合适,家长一味地拔高孩子的认知水平,一味地要求孩子读古今名著读人物传记。初二的孩子虽然身体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心理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但心智不够成熟,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比较喜欢看故事性强的读物,所以,一些年代较久远或思想性较强的作品,会让孩子觉得密密麻麻的字如群蚁排衙了无情趣晦涩难懂。
孩子不喜欢读书,还因为家庭的阅读习惯没有建立。家长只是一味采取说教的方式劝导孩子去读书,重视孩子单方面阅读习惯的养成,自己却没有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没有与孩子一起汲取书中的智慧,没有引导孩子学会阅读、享受阅读,没有帮助孩子把阅读变成生命的一部分。
孩子读书了但成绩差,一种情况是孩子只是一味读,没有消化没有思考,犯了“学而不思则罔”的毛病,也因为受社会阅历和理解水平的限制,不能深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不会欣赏作者的写作技巧。一种情况是孩子只喜欢看武打言情或报刊上肤浅低俗的内容,一味满足感官上的享受,以致思维不提升,思想不深刻。
三、建议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我们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那么孩子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以及其他科学习中,就会学有动力学有目标,就会事半功倍。那么如何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呢?
(1)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他是孩子学习的范本,如果孩子经常看到家长手捧书本陶醉书海,孩子就会觉得阅读是一件神奇美妙的事,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喜欢阅读;学生因为自己兴趣而阅读的时间越长,阅读能力就越强。家长的以身作则胜过无数次的耳提面命,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还要重视陪伴的作用,陪同孩子完成阅读任务,这是重要的亲子沟通的渠道。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前,家长与孩子一起制定好阅读计划,制定阅读周计划、月计划等,有意识地在阅读过程中做读书笔记,放慢阅读的速度,给自己一些思考消化的时间。选读的书籍可以参考孩子的兴趣,但应以经典的文学作品为主,因为经典作品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写作技巧还是语言锤炼都经历了岁月的淘洗,经过了作者的反复修改完善,都有更多值得揣摩值得涵咏品味借鉴的地方,能丰富人的思想、温润人的灵魂、塑造人的精神和品格。
每学期,学校都会向学生推荐适合孩子读的书,家长会上语文老师也会将上课时向学生推荐的再次向家长推荐,家长可参照这些为孩子买书。
当孩子对阅读不感兴趣时,家长可以先看书的内容,然后用讲故事的形式绘声绘色地讲给孩子听,当孩子有了兴趣后,就会产生自己阅读的冲动。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非一朝一夕而能完成,家长首先要坚持并真正走进书中享受阅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亲子共读的方式也应有相应变化。在盼望孩子成龙成凤的同时,家长应努力地成为成人中的龙和凤,身正为范,并努力用阅读深刻孩子的思想,用自身的成熟睿智引领孩子精神的成长,这时,你会发现,你的孩子已经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