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师的角色要求

2020-04-20劳丹

科教导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职教师新时代

劳丹

摘 要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不断的发展进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对高职教师的角色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在对教师角色进行相关概述的基础上,指出了高职教师传统角色特征,并论述了新时代对高职教师的角色要求。

关键词 新时代 高职教师 角色要求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獻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01.036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twork technology,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so 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is also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 and the role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is increasingly required. Based on the overview of the role of teacher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traditional rol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and discusses the role requirem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the new era;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role requirements

当前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是大数据的时代,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正面临深刻的变革。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秉承终身教育理念,建设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产教融合,实现中高职衔接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交流。在此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有着更为充实的人才培养目标、更为开放的教育环境、更为多元的教育对象,故而高职教师角色也被赋予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职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以期更好地提升高职教学质量,更好地适应高职教育变革的需求,更好地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1 教师角色

作为一种行为规范要求,教师角色一方面属于社会角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包含着教师的职业理念、行为方式、社会责任和社会期望。也就是说,教师角色是指处于教育系统中的教师为实现与其特殊社会地位相符合的权利义务而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期望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而传统的教师角色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道受业解惑者,教师有着绝对的权威,将知识以灌输式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二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学识高深、品行优秀等。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人们表达了对教师的高度赞扬和美好期盼,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一些传统的教师角色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亟须进行转型。

2 高职教师传统角色特征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教师有着较高的社会政治地位,是知识的代表、道德的模范,学生不能怀疑也不能忤逆老师。而在古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以师为尊”也是学生普遍遵循的观念,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我国的高职院校一直以来就有重视学生对于社会的价值而忽视学生个人价值的传统,将主要着眼点放在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上,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任务、教学评价等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因此在传统文化观念和社会客观现实的影响之下,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职业教育观就此形成。

2.1 高职教师在课程中的角色特征

首先,高职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高等职业教育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方面的特征,这就决定了其兼有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但以学科为中心的理论课程体系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技术培训和实践课程也有所开发但是通常又会与相对应的理论课程割裂开来。因此,高职教师在进行课程实施时,会分化为两个角色类型:一是基于教材理论进行课程实施的教书匠,主要是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二是基于教师经验进行课程实施的老师傅,主要是操作型知识教授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其次,高职教师是课程的消费者。高职院校教师大多都是课程的使用者,不参与课程的开发,且缺乏系统的课程意识,在知识结构简单、对教学理论知之甚少、存在职业倦怠思想的情况下无法对课程进行再生产。最后,高职教师是课程标准的维持者。高职院校教师基本还是延续以教学为本、以教师为本的思路,不会轻易逾越或者是改变课程标准。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基本是由教育主管部门编定,参与的专家结构比较单一,难以反映学科特色和学生的职业能力特点,且和社会需求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

2.2 高职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特征

首先,高职教师是施教者。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甚至是思维进行绝对的控制,学生的自主性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也就是说,教师扮演的是单向信息传授者的角色,有着绝对的权威性,教师不需要对学生有任何的了解,只需要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即可,在这种情形之下学生不会也无法质疑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正确或者是否能够满足自身的需求。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无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作为施教者的角色已然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其次,高职教师是独白者。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和中心,学生是听众和知识的接受者。在拿来主义盛行的当下,教师更为乐意唱一出独角戏,而较少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对于教书匠型的高职教师来说,其独白为语言;对于老师傅型的高职教师来说,其独白为动作。最后,高职教师是管理者。一些高职院校设置了辅导教师,负责维护课堂纪律、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这就将任课教师和辅导教师分离开来,极大地割裂了教师的内涵。实际上,教师除了任教之外,还肩负着管理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应做到言传身教,将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融为一体。

3 新时代对高职教师的角色要求

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而传统高职教育的封闭性、被动性、普遍性已经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朝着开放化、共享化、多样化、个性化、能动化、合作化等方向发展。这就给高职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

3.1 新时代对高职教師在课程中的角色要求

首先,新时代要求高职教师由课程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组织者。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可通过慕课等进行在线学习,能够通过网络获取海量的学习资源,这就要求高职教师按照学科自身的逻辑、学习者的认知特征、学习者的兴趣爱好、整体的社会环境等进行课程内容的组织,丰富课程内容,方便学生进行线上线下的混合学习。其次,新时代要求高职教师由课程消费者转变为课程生产者。传统学科体系模式下,高职教师与企业接触的机会不多,对于职业教育课程的认识也不够准确,只能按部就班地按照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而随着开放性的网络时代的到来,高职教师需要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利用互联网信息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超越教材的限制,依据就业市场的实时需求进行课程调整,以便实现教学与就业的无缝衔接。最后,新时代要求高职教师由课程标准的维持者转变为课程标准的创新者。当今时代的知识更新速度较快,课程标准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自主性和创新性,阻碍了新兴学科的教学实施,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这也就违背了课程标准制定的初衷,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应该参与到课程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去,并对课程标准予以创新使其能够紧跟时代步伐,紧跟学生需求,争做课程改革的先锋。

3.2 新时代对高职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要求

首先,新时代要求高职教师由施教者转变为引导者。高职教师身负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要做的并不是简单地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鉴别有价值的知识。新时代下,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已经不再适用,教师不应再控制和监督学生进行被动学习,而应充分发挥育人的职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正确价值观、道德观的养成。具体来说,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学习资源,正确理解并使用知识,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并向学生传递积极阳光的生活理念,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其次,新时代要求高职教师由独白者转变为对话者。传统教学模式下,高职教师甚少与学生进行平等、有效的沟通交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不甚了解,甚至还会主观臆测。这极大地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师应放下姿态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加强与学生在课堂和课后的互动交流,积极运用翻转课堂、慕课等新兴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在线学习总结出的困惑进行有针对性地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最后,新时代要求高职教师由管理者转变为合作者。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高职教学已经逐渐进入了自组织时代,高职教师也应及时调整角色从管理者转变为合作者,充分运用各种社交工具、虚拟社区等构建师生合作学习体系,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交互式学习,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4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师应逐渐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逐渐向课程的组织者、生产者,课程标准的创新者,教学的引导者、对话者、合作者转变,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不断充实自身,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赵春莲.大数据时代下高职教师角色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8):129,133.

[2] 艾亚钊.“互联网+”时代高职教师角色定位与职业特性的若干思考[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01):67-69,92.

[3] 刘红霞.高职教师角色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职教论坛,2016(18):45-49.

[4] 王玫瑰. 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5(04).

[5] 张音宇.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创新发展[J].职教论坛,2017(17).

[6] 黎平辉.“自我”的迷失与明晰——社会转型期高校教师角色冲突及其化解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4(11).

[7] 武秀霞.从依附者到行动者——关于专业化背景下教师角色的社会学审视[J].教育学术月刊,2014(03).

猜你喜欢

高职教师新时代
OBE理念下高职教师成长机制的评价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浅谈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