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特点分析及企业应对策略

2020-04-20孟萍莉崔佳慧

商业经济 2020年2期
关键词:贸易摩擦中国企业一带一路

孟萍莉 崔佳慧

[摘 要] 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涉案数量多、金额大、涉及范围广,钢铁冶金与知识产权成为摩擦重点领域,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备受关注。中美贸易摩擦冲击了我国的制造供应链,削弱了我国产品市场竞争力,恶化了国际贸易环境,加剧了我国产能过剩,我国技术进步与产业转型受到阻碍。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企业应以进博会贸易便利化为契机,主动扩大进口;加大自主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与政府合作,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摆脱对单一市场的依赖;联合美国友商,共同抵制摩擦。

[关键词] 贸易摩擦;进博会;“一带一路”;中国企业

[中图分类号] F75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2-0067-0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rade fric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involve a large number of cases with a large amount and a wide range. Iron and steel metallurg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have become the key areas of frictions, and the trade friction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The trade friction has impacted the manufacturing supply chain of China, weakene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product market, worsened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environment, intensified China's overcapacity, and hindered China'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Chinese enterprises should take 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 as an opportunity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expand imports, increas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content of their products, cooperate with the government to actively deal with trade frictions,,rely o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o get rid of their dependence on a single market, and unite with the US businessmen to resist the influence of the friction.

Key words: trade friction, 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 the Belt and Road, Chinese enterprises

一、中美貿易摩擦的现状分析

(一)贸易摩擦涉案数量多且金额大

中美是世界上的大国,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然而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更是各国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自1980年美国对我国薄荷醇首次发起反倾销调查以来,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更是愈发频繁。1980-2019年,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中,反倾销案件达到175起,反补贴89起,保障措施12起,特别保障措施42起。其中2017年,美国对我国发起的救济案件中,反倾销24起,同比增长29.1%,反补贴22起,同比增长36.4%,保障措施2起,2018年中美贸易关系进入寒冬时期,贸易摩擦升级。此外,贸易摩擦涉案金额也在逐年增加,例如2017年20多起“起“7调查”中涉案金额累计达到25亿美元,2019年5月1日美国对华瓷砖进行双反立案调查中涉案金额达4.831亿美元。

(二)贸易摩擦涉及范围广

据国家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数据显示,近年来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已从服装,家具等一些低端产品转向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美国对中国发起的“具等一些调查中涉及的产品有扫地机器人、氩等离子体凝结系统探针、组件和其他配合使用的氩等离子体凝结系统组件、半导体器件、无线通讯设备、袋状电池、可旋转3D激光雷达、LED灯丝、触控移动设备等,涉及的行业包括专用设备、电子工业、家具和光伏产品。例如2017年5月17日,美国对我国扫地机器人发起的“,美国对调查,这是美国首次对我国机器人产品发起的“查,这是调查。

(三)钢铁冶金成为“重灾区”,知识产权成为热点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只有5.4亿美元是近几年最低,2017年中国出口美国的钢铁金额达到5.98亿美元,由此可见我国钢铁对美国的出口量在下降,其原因是美国针对钢铁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2016年5月,美国对中国40家钢铁企业发起“钢铁企业调查,其中包括武钢,鞍钢、宝钢和首钢等大型钢铁企业,2018年特朗普发起“特朗普发调查,对进口的钢铁和铝铁全面征税,税率分别为25%和10%。此外,知识产权也是美国向中国发难的重点领域,其中美国对中国知识产权发起最多的是“此外,知调查、“查外,知调查和“特别301“调查。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分析

(一)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

2017年特朗普执政之后,特朗普政府一边与我国政府高层互动共同推进中美发展,然而一边却又频频向我国发难,强力推行“美国优先”政策。甚至11月与我国签下总额达2535亿美元的协议,回国就向我国发起“双反”调查。如果说2017年是中美贸易摩擦的预热阶段,那么2018年便是中美摩擦的升级阶段。2018年美国先后向我国的洗衣机、光伏产品征收关税,金额从500亿美元涨到3000亿美元,关税从10%涨到30%。这一年多来,特朗普反复无常,注定中美的贸易跌宕起伏,也注定中美贸易战是长期的,不是短时间内能够结束的,有些学者预测此次贸易摩擦将会持续5-10年的时间。

中美贸易的长期性预示着中国必须做长期的准备,长期性也带来应对的艰巨性。美国反复无常一次次施压,中美贸易争端扑朔迷离。中美之间的实力差距加大这场贸易战的艰巨性,然而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中国内部的妥协性。面对中美摩擦,中国的舆论出现不同的声音,有些人认为中国过分自信和高调,招致美国的压制,面对美国的压制中国不应该反击,避免贸易争端愈演愈烈,还有人认为,中美之间科技实力悬殊,和美国对抗自不量力。内部思想的不统一,是影响中国取胜的最大阻碍因素,使这场长期贸易战更加艰巨。

(二)中美贸易摩擦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中美贸易摩擦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表现为贸易摩擦的手段多样性,发起的原因比较复杂。反倾销,反补贴、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知识产权壁垒、出口管制调查等是美国对我国发起贸易摩擦惯用的手段,然而发起贸易摩擦的原因更是复杂。就此次贸易摩擦来讲,特朗普发起贸易争端是因为中美贸易逆差,其实不然,贸易逆差只是特朗普发起贸易战的一个幌子而已,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更值得探讨。特朗普强力推行“美国优先”的政策,遏制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竭力阻止《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实现才是最根本原因。在美国有一个“最根本定律”,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达到美国的60%的时候,美国便会视其为战略对手,对其进行打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甚至在政治、经济、科技上慢慢赶超美国,这让美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美国经济强国的地位受到威胁,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更是对美国造成了恐慌,中国自然就成了美国的战略对手。

(三)中美贸易摩擦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

此次中美之间的摩擦仅仅只是牵扯到两国之间的贸易吗?很显然不是,此次贸易战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所以摩擦的范围也已经扩展为外交方面、军事方面、科技方面和文化交流方面,在这几个方面中美之间几乎全部都是抵抗的。在外交方面,美国想要挑拨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让东盟、俄罗斯、印度等国家与我国对立;在军事方面,把中国视为假想敌,在北部与南部不断进行军事挑衅,建立“美日韩军事同盟”;在科技方面,美国举全国之力试图联合其他国家打压中国企业,比如华为和中兴;在文化方面,美国编造种种罪名关闭中国在美国开设的孔子学院。

(四)中美贸易摩擦具有延伸性和全球性

经济的全球化,注定其他国家在此次中美贸易摩擦中不可能独善其身。中美贸易摩擦具有延伸性和全球性,其影响也会延伸到投资、货币其他领域,甚至会蔓延到其他国家。中国虽然是世界工厂,但是我国却处于全球价值链制造的低端,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限制中国出口,不仅给中国带来影响,其影响也会从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影响到美国、欧盟国家,德国、韩国等国家,也会影响别的国家在华投资的利益,令全球投資者感到恐慌。例如,美国对中国输美国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但是这些商品70%是供美国企业的中间产品,加税必定会造成美国企业利润降低,而且还会导致美国200万人失业。另外,此次中美之间的关税战令欧洲汽车行业深感不安,汽车股遭受重创,德国损失惨重,2019年5月13日,中国公布反制措施后,欧美汽车制造商股票遭到抛售,几乎所有的欧洲大型车企股价跌幅都超过1%,整个产业供应链受到冲击。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称,如果贸易战持续升级,欧洲汽车关税被纳入其中,势必将对欧元区经济产生影响,至2020年全球贸易额下降可达9%。

三、贸易摩擦对中国的影响

(一)冲击我国制造供应链

“进口引致型出口”是我国贸易最大的特点,由于我国企业内生增长力不足,大多数企业都是依靠进口中间产品来完成生产或者出口,所以对中间产品供应链有很大的依赖性,尤其是计算机及交通运输行业、电子光学行业近一半的产值是依靠进口产品,所以一旦美国禁止向我国出口中间产品,很有可能造成我国制造供应链断裂,影响企业的制造能力,还有可能影响生产链,造成别国在中国的生产链转移到其他国家,使企业利润降低,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削弱市场竞争力,出口量大幅缩减

2018年8月2日,美国将产品税率从10%提升至25%,这一举措无疑打击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税率增高导致中国企业出口成本的提升,如果想要保持原有的利润率,中国企业的产品就不得不提高产品的价格,然而中国出口的产品大多数是垄断性不强,且可替代性较强的产品,产品价格的提升就会导致中国企业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失去竞争优势,最终导致中国出口量的减少,从而甚至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形成贸易保护“示范效应”,恶化国际贸易环境

据中国贸易救济网数据显示,2017—2019年间,美国向我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达到62起,这一系列的贸易救济案件不仅使我国出口量大幅缩减,更是给其他国家带来了“示范效应”,引发别国贸易保护跟风,进一步恶化国际贸易环境。近年来,我国已经先后遭到十几个国家的贸易保护调查。其中,2017-2019年间,印度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分别达到33起、5起和4起;阿根廷发起反倾销18起,欧盟对我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达到13起,导致我国是遭受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高的国家,高额的罚款金额和长时间的应诉,使得出口企业遭遇巨大的财力和人力的损失,引发很多中小型企业裁员和破产大潮。

(四)加剧我国产能过剩,供需失衡

在此次中美贸易摩擦中,我国的钢铁行业和附加值高的科技类产品成为此次摩擦的新焦点。2018年3月美国对中国的钢铁产品征收25%的关税,来限制我国钢铁的出口。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钢铁棒材出口由2016年的4126万吨下降为1608万吨,同比下降61.03%,2018年钢铁棒材出口量为1275万吨,同比下降20.71%,我国钢铁产品本来就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然而钢铁出口量的下降,更加剧了我国去产能的难度。光伏产品也是此次贸易摩擦的热点,2018年1月22日,美国政府对进口中国的光伏产品采取为期4年的保障措施,这是第三起涉及光伏产品的贸易措施,据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2017年光伏产品出口量仅为1.15亿美元,同比下降91%,在遭遇美国发起的贸易保障措施后出口量更是明显萎缩。近年,我国光伏产业在政府的鼓励下,出现爆发式增长,行业盲目扩张,出现产能过剩的苗头,而美国的保障措施,对于光伏产业更是雪上加霜。

(五)技术进步与产业转型升级受阻

近年来我国对美国出口的产品已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升级,然而此次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将对我国电子通信、机电产品、电子设备、半导体等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其涉及的金额占中国出口美国总额的12.5%。““.5调查”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如果从美国进口的零部件如芯片是关键核心零部件,而美国一旦限制这类产品的出口,那么就有可能因为无法进口零部件而面臨停产。比如中兴通讯,其60%的零部件来自美国,由于美国的禁令,导致中兴生产停滞。现在我国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美国的压制可能会导致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受挫。

四、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企业应对政策分析

(一)以进博会贸易便利化为契机,主动扩大进口

2018年11月5日—10日,我国首次举办进口博览会,这是我国主动扩大进口的一个重要的举措。在首届进口博览会中,参会企业达到3600多家,成交额达578.3亿美元。首届进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硕果累累,还表明了新时代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2019年11月5日我国举办第二届进博会,据初步统计,全球或中国大陆首发新品、新技术或服务391件,高于首届,累计意向成交711.3亿美元,较首届增长23%。因此,我国企业应该以进口博览会为契机,积极利用进口博览会和广交会等场合或活动带来的溢出效应,主动扩大进口,引进优质产品,尤其是技术的引进,推进企业技术的进步。

(二)加大自主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2016—2018年,美国对我国中兴发起两次制裁,导致我国中兴产业损失惨重,面临停业。之所以会有这么严重的影响是因为中国企业对美国技术的过度依赖,中兴核心技术零部件60%来自美国,以至于中兴企业受制于美国。然而,面对美国的高额关税,也有新闻报道有一家出口水泵的企业,成功争取25%的关税豁免。这说明,只有企业出口产品竞争力强,别的企业无可替代,才能在贸易摩擦中取胜。因此企业应该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自主研发产品,减少对其他国家的技术依赖,提高技术含量,出口高技术含量高价的产品,摆脱廉价竞争的恶性循环,避免其他国家频繁对我国发起反倾销。此外,企业还应该注重科研人员的培养,加大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共同培养实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不断丰富人才资源。同时企业还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

(三)与政府合作,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中美贸易摩擦是长期的、多变的,因此企业在应对贸易摩擦的时候坚守立场,积极利用WTO解决争端,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还可以和政府合作,积极寻求政府的帮助,通过外交手段和政府间的磋商,企业积极配合政府,二者合力使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此外,企业也应该全面了解其他国家的营商环境、商业文化、法律法规以及国际相关法律法规,掌握贸易相关的法律、金融、会计等知识,避免因自身行为违规而导致的贸易摩擦。

(四)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摆脱对单一市场依赖

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对单一市场过度依赖也是我国频繁遭受其他国际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原因之一。想要摆脱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就要求我国企业积极寻找新的出口市场。而“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举措,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截至2018年11月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金额达到1.2万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18.3%,这表明“一带一路”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贸易往来的助推器,因此我国企业应借助“一带一路”带倡议,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经贸联系,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企业应该根据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发展战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我国企业可以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在稳定现有市场的同时,积极地拓展非洲,东南亚和中东新兴市场。此外中国企业更应该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加强新兴产业投资,深化与各国的服务贸易、金融合作、科技合作、政策沟通和人文交流,加强对沿线国家技术、科技等新领域的投资,积极响应“走出去”的号召。

(五)联合美国友商,共同抵制摩擦

美国对我国频繁发起贸易争端,不仅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利益,同时也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利益。近两年来我国对美国的投资大幅度下降,而美国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使得美国就业机会减少,提高了美国消费品的价格,美国不同利益团体与美国政府产生冲突,因此引发了包括沃尔玛、塔吉特、耐克、梅西百货在内的数百家美国企业呼吁特朗普取消对华关税。共同的利益诉求使得我国企业可以联合美国本土企业向特朗普政府施压,鉴于发起贸易争端也是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特朗普面对来自美国企业的呼声,或许会考虑美国企业的诉求,对中国企业不会采取过于激进的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贸易摩擦。

[参考文献]

[1]周莉.中美贸易摩擦样态分析及应对路径[J].对外经贸实务,2019(7):17-20.

[2]赵玉娟,彭剑波.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成因及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8(6):40-43.

[3]蔡宏波.国际贸易摩擦的制度成因[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5-41.

[4]董维佳.中美贸易摩擦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143-146.

[5]梁明.中美贸易摩擦的缘起、影响和未来走向[J].国际贸易,2019(7):25-36.

[6]黄桂钦.桂进博会”的新时代特征及世界意义[J].发展研究,2018(12):89-92.

[责任编辑:史朴]

猜你喜欢

贸易摩擦中国企业一带一路
文化价值维度下中美贸易摩擦官方报道的语言对比
去产能格局下出口贸易摩擦及其防范
包容性增长视角下我国贸易摩擦应对新策略探析
中国对外贸易摩擦问题研究
迈过海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