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探索
2020-04-20戴品怡章一莎王宇松
戴品怡 章一莎 王宇松
摘 要:当前,许多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从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重要内容。在应用转型探索中,创新创业教育出现功利化倾向、教学体系系统性有待完善、与地方发展融合度不高、高校自主性与驱动力不足等问题。要实现从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型,需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构建专业性与通识性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与地方发展相融的实践实训体系、高校教育与服务社会协同的创新创业服务评价体系,以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转型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1-0059-03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年,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提出了引导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决策部署。由此,全国各地高校抢抓机遇,积极改革探索,加快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在转型发展中,高校都把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摆在重要位置,也遇到了一些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一、转型期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从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内在要求
麦可思公司2009—2017年连续九年出版《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1]: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和深造比例的逐年提升,大学毕业生受雇全职工作的比率呈逐年缩减的趋势, 2008届毕业生为81.0%, 到2016届下降77.3%。大学生自主创业创造了就业岗位,减少了毕业生就业基数。近年,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2018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820万[2],就业形势严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既是落实国家决策部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衡量一个高校是否属于应用型高校的重要指标。新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要求高校以全面推进转型、构建应用型办学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和产业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二)工作岗位内涵发展的迫切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学生就业岗位内涵不断发展。工作岗位特质的变化:在职场环境上,安全稳定的特质逐渐消失,变化和竞争成为主流;在岗位内容上,从固定的工作职责转变为发展性和与时俱进的职责要求;在学习模式上,不仅要求适应岗位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持续提高的竞争力;在人才标准上,从单一技能型、操作型人才转变为复合型、创新型。新形势下工作岗位内涵的发展,要求转型中的高校必须结合产业行业岗位要求,以服务区域和产业能力为重点,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加强大学生专业技能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度,培养“首岗胜任、多岗适应”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二、转型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误区
(一)教学体系系统性有待完善
对福建省转型中18所高校的调研显示,高校均开设了就业指导课。有9所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类课程,其中6所将创新创业融入专业教育开设精品课程。但是总体来看,创新创业课程数量设置不足,以开设就业指导课为主,创业指导只是部分章节的内容,且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融合不够,相关教材匮乏。部分高校虽然设立了创新创业学分,但学分偏少,课程考核以专业内容和实训操作内容为主,教学课程设计对创新创业的支撑力度有待提升。
(二)与地方发展融合度不高
“大众创业、万眾创新”要求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但部分高校走进重规模重数量的误区。一些高校简单合并课程和实践资源,过分强调活动数量、平台规模和学生参与面,忽视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类分阶段渐进式培养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表面热闹,冷清收场。此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片面强调“通识型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等存在脱节问题,人才培养的同质化趋势明显。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在387篇研究“转型发展”和“创新创业”的文章中,只有11篇依托地方资源研究特色鲜明的“地方模式”。绝大多数创新创业研究都采取“内涵—构成要素—培养途径”模式,结论具有趋同性。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当前创新创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度低的问题。
(三)评价驱动功利化倾向与自主性不足
应用性高校以产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标准,强调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构建资源共享的资源平台,但部分转型期高校存在“重成果轻过程”“重功能轻育人”的创新创业教育误区。当前,创新创业主要以项目成果在社会贡献率、市场转化率和增加学生就业率为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功利化导向明显。另外,国外教育模式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影响明显。威斯康星大学受威斯康星思想影响,以“服务型大学”为办学定位。部分国内高校效仿该模式,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应以直接社会服务为目的。有学者提出“围绕他方需求为中心”的论断[3],部分高校追随阶段性市场需求,在教育实践引导和项目培育上步步亦趋,盲从短期利益,迷失办学方向。高校以教书育人为目标,片面强调服务性,容易成为企业行业附庸,人才培养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也大打折扣。
三、转型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在转型发展背景下,高校要调整教育结构助力产业转型和社会经济战略的实施,即在大学期间进行意识教育和能力教育,培养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而非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在大学期间获得创业“利益”上的“收获”。将创新创业人才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坚持“一个导向、三个重点、六个基本”人才培养体系,即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善于质疑、创新素质三种能力,基本办学模式为产学研结合、基本培养模式为工学结合、基本教学模式为翻转课堂、基本教学方法为引导启发、基本教学手段为教学信息化、基本评价方式为形成性评价[4],努力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结合专业教育和地方特色,面向产业领域,将文化知识教育、专业技能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贯穿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树立科学育人理念。
1.以教书育人为根本。高校坚持立德树人,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培养和提高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贯穿教育始终,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2.以培育创新思维为基础。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只关注应用和技能教育而忽略理念创新,学生在思维层面的灵感、顿悟、系统思维、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首创活动,都属于创新创业教育范畴。师生要拓展创新思维,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创业思维为辐射,构成网状知识结构。
3.以特色化发展为原则。在转型发展背景下,把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面向全体学生,设立分类分阶段渐进式培养体系。高校要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突出地区特色,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的个性化、多元化和差异化发展。
(二)构建专业性与通识性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1.强化分层分类指导,建立课内外相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转型期高校要树立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围绕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素质、创业实务操作进行课程设计,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堂,并融入专业课程建设。充分整合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分层式课内外相结合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形成凸显本专业教育理念与特色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认识创新创业教育意识与专业教育的一致性,将基本专业能力,基本专业素养的培养作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以培养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研究性教学改革,作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面向全体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创业实务技能和创业心理品质培养,在专业课程开发开设了创新创业模块课程;每个专业安排学分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学分认定。制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课程名称和执行计划,在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之中融入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能力和素质培养,将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精神塑造,“基因式”融入所有课程,培养学生批判性、创新性、发散性思维和多岗胜任力。
2.加强校企合作,开发实践性导向型教材。高校着力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建设,与专业教育融合、与信息技术融合,与企业紧密合作,挖掘通识教材、编写校本教材,精选在线MOOC开放资源等,线上线下相结合,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编写适合学生多样化需求的特色化、校本化辅导读本、不同学科专业教师参考用书和不同行业企业的实务手册。构建基础理论类、应用理论类、实践操作类和案例型分层次教材,按类开展实践取向的教材编写工作,形成实践导向型创新创业系列教材。
(三)创设人才培养与地方发展相融的实践实训体系
转型期高校要主动对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构筑融入地方经济和岗位素质要求,匹配地方人才需求的分阶段递进式创新创业实践指导模式。
1.积极搭建基础教育、培训选拔、孵化平台体系。针对不同培养阶段特点,科学制定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体系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构建“创新项目一创业实践一产业园一社会”逐步推进的实践模式。在各个培养层面、各个培养类别、各个培养阶段均有明确的教育和实践目标要求,并能提供相应的分层分类分阶段递进式指导与服务,形成“递进式”创新创业实践指导模式。通过普及基础教育、丰富实践活动,初步形成创业教育从面到点的金字塔结构:底层为创业普及基础教育与创业意识的唤醒,面向全体学生,主要通过开设创业基础课程、开展创新创业融合的创客活动,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社团活动等;中层为提升教育与精英培养,主要通过专题培训、竞赛等形式选拔创业人才,以创业模拟训练、科研项目、创业实战班为载体,采取创客训练营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创业实践能力[5];顶层为创业项目孵化,在孵化体系建设上,整合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资源建设“创客空间”,与企业行业合作共建创客中心等集创意设计、创新实践、学生创业为一体的创客。通过搭建创业试验基地、孵化基地等平台,进行项目招募,选取合适的创业项目入园孵化,并将孵化成熟的项目推荐至大学生产业园,培养学生规范经营意识,推进优质项目迈向市场运营。
2.主动适应地方产业行业特质和岗位需求。以地方资源“进岗”整合为核心,突出融入地方元素,加强岗位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资源建设。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技术应用水平以及人才需求,增加能够体现“地方企业行业元素”的实践素材,提高学生的企业行业岗位意识和行业熟悉度。开展基于企业行业案例的启发式教学和产业背景讲座,增强学生的岗位意识;开展以创新创业项目单元为基础的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岗位经历和岗位单元能力;开展以综合项目库为基础、企业参与的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打造具有个性化、特色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蓬勃發展。
(四)完善高校教育与服务社会协同的创新创业
服务评价体系
转型高校要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抓住“育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完善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构建校地联合、科教结合、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1.构建“政校企—产学研”立体协同育人机制。政府要发挥政策支持和营造环境作用,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场地资金和政策保障。企业要主动对接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变被动介入为主动参与[6],为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提供实践实训条件支持和资金保障,推进学校专业技术成果的无缝转化,让创意与创新、创造、创业紧密融合。高校要从管理组度、保障制度、服务制度三个层面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制度体系,以创新创业训练平台为依托,以科研实践项目为载体,建立“同心圆”教育模式,形成立体化、全覆盖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营,完善学术活动、科研训练平台,建立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企业家联合指导的双导师制,开展科技活动、创新创业训练,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形成联动的校内协同网络。
2.优化创新创业评价激励体系。在深入产教融合的同时,高校要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前瞻性,根据产业发展基本规律,探索人才需求基本标准。发挥高校在知识前沿的重要作用,注重知识创新发展,建设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粮食库”。通过调整创新创业成果评价体系,摒弃唯功能论和短期效应,对创新创业体系建设、思维培育、专业融入度、师资团队建设、资源整合效果、文化养成等方面进行过程性、综合性和系统性评价[7]。充分发挥评价激励体系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作用,培育促进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
四、结论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主动适应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需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举措。普通高校在向应用型高校转型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出现了一些误区。应突出高校“育人”主体地位和学生的差异化,从课程教学体系、实践实训体系、保障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深化改革创新,逐渐形成“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和地方特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链。
参考文献:
[1]李瑾,程利敏. 探析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基于麦可思报告数据[J]. 中国青年研究,2017,(10).
[2]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EB/OL].(2018-08-10)[2018-12-31].http://www.eol.cn/html/ky/2018report/zhaiyao.shtml.
[3]胡松,蔡昭权.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之误区与策略[J].教育评论,2017,(10).
[4]戴雪头.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1,(9).
[5]焦晶.创新创业教育融于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的研究[J].亚太教育,2016,(32).
[6]童亮.优化众创空间新生态,推动南京双创更好发展——南京众创空间现状调研及发展对策[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7,(1).
[7]李沁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锦州:锦州医科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