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春天的山野,酿一场植物的乡愁
2020-04-20冯慧宁
冯慧宁
中国农历三月的八桂大地,嘹亮的山歌穿透了喀斯特地貌上的山岭洞穴,将踏青歌节的节日气氛送到壮乡儿女身旁。趁着草长莺飞的暖阳天气,三月三也是壮族郊外祭祖的好日子,人们携着行装,拎着竹篮,走到山野里除草修冢,采摘藏匿在野草堆里的珍馐。
这些取于青山绿水间的天然食材被壮乡儿女巧妙地加工成属于节庆的美食。稻米与春天的花草结合起来被做成了五色糯米饭、青团、粽子等特色食品。在广西,三月三,是一场春歌与春草的盛宴。
药食同源,寻根传统民俗食品
一方水土饮食文化的形成需要人们对当地地理环境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八桂大地上的壮族先民跟世界上大多数的民族一样,最早也是过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生活,在水稻还未广泛种植之前,他们在深山茂林里像神农尝百草一样,采集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充饥解乏。直至几千年前,壮族人慢慢开始在沿海的山岭、峭壁的石山中开垦出梯田荒地,水稻才在这片土地上成为主粮,成为壮族百姓粮仓里的重要储备。
每逢收获时节,满载的粮仓开始给人们提供了研究各式各样特色食品的资源。为生计而忙碌的壮族人,在准备节庆时,终于放下手中农忙的活计,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将粒粒稻谷细细研磨、捣打制作成更加精巧的主食。
闲下来的人,脑子里开始对曾在山野里寻找到的可食用植物打起了主意。奇思妙想之下把野生植物和传统田地里的稻谷结合了起来,敲開了壮医药食同源的大门。长期攀山破土的生活经历,使得壮族人对生长在野地里的各种植物的形态与功用十分熟悉,并为之传唱歌诀:“方茎发散功,毛刺多消肿。藤蔓关节通,对枝又对叶,跌打风湿痛,叶梗都有毛,止血烧伤用,方梗开白花,寒性温相同,红花又圆梗,性味多辛温……”除此之外,壮族人在这片热土上还有着严谨的饮食时令,在采食野生食用植物的时候,遵循其生长规律,选择最合适的季节采食。
春天的花草,壮族人的三月食谱
作为传统节日的三月三,花草在山野中复苏,发出新芽,可供采摘的植物多了,可创造出的各色传统美食也多了起来,三月逢节的壮族人用春天的花草,创造出了独特的三月食谱。
三月三的广西合浦县一带,大街小巷里家家户户的食谱上都有一道用鸡屎藤做成的美食。鸡屎藤是一种喜欢生长在气候温热、潮湿的灌木丛中的蔓藤类植物。这个听起来略微不雅的名字,皆因鸡屎藤用手揉碎后会产生一股类似鸡屎的味道,但其实久闻之后,反而有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因其有着清热、解毒、祛湿、补血的功效,在壮族民间也被称为“土人参”。用它制成药膳,能祛风利湿、消食化积。
鸡屎藤生命力顽强,没人采摘的日子里,它把细细长长的枝叶缠绕在灌木丛中的其他植物上,生长得遮天蔽日。三月三前后,是它生长得最为茂盛和嫩绿的日子,此时也是采摘的黄金时间。人们到田间地垄里寻找它的身影,在植物丛中将它细细分辨出来,采摘回家后打磨成粉或者汁,与稻米研磨成的粉一起做成面食,加入红糖水煮熟,成为美味可口的“鸡屎藤籺”糖水。做成糖水的鸡屎藤仍然有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植物清香,对于儿时常在老人手中接过一碗又一碗“鸡屎藤籺”糖水的人来说,这样的味道是记忆深处的乡愁味道。
这样的乡愁味道在三月的壮乡更多是来自于糯米和花草的搭配。与以大米为主食的其他民族不同,壮族百姓尤其喜欢食用糯米,糯米绵软柔韧的特性使得它拥有了较强的可塑性,
艾叶糍粑、五色糯米饭是糯米制品中最为常见的塑造方式。熟食的糯米嚼起来香甜,但壮家人对米味道的追求并不满足米的原味,他们会踏遍三月的山野,为洁白的糯米寻求出最佳的搭配。每年这个季节,鲜嫩翠绿的艾叶发出了新芽,带着一年里最好的芳香被制作成具有消火驱寒功效的艾叶糍粑;迎春初生的青绿枫叶,娇小可爱的密蒙花,漫山遍野的红蓝草也被采摘下来,提取汁液,给糯米染上红黄黑等颜色,制成集清热凉血、益肠胃、坚筋骨为一体的五色糯米饭。
而在广西的宁明县,壮族人为三月三准备的粽粑也是糯米制品中十分有特色的食品。盛产芭蕉的广西,村庄里连绵不断的芭蕉林给粽粑提供了随手可得的芭蕉叶。壮族人除了等待芭蕉的收成之外,也将芭蕉叶物尽其用,制成美食。摘下来的芭蕉叶清洗干净后,包上一条腌猪腿肉和糯米等食材,放入锅中蒸煮,高温作用下不仅将芭蕉叶的清香蒸入糯米中,也将芭蕉叶清热解毒的作用佐以粽粑。
当春天的花草搭配上稻米被制作成美食时,不仅是稻米温补益气的特性和花草所含的清热驱寒特性二者间的中和,更为壮族人留下了独属三月三的春之味道。
千百年来,壮族人的饮食方式从山野走到了稻田,代代相传地把积攒下来的饮食智慧融入传统的风物食品中,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也借由三月三节日的发展在这片沃土上大摆一场春天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