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蒋风之及“蒋派”二胡艺术

2020-04-20吴蕾

北方音乐 2020年4期
关键词:历史地位

【摘要】二胡作为一件民族乐器,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但二十世纪是近代二胡发展最重要的一百年。其间出现了大量的二胡名家,蒋风之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所创立的“蒋派”是二胡艺术的一个重要学派,以其风格细腻典雅、善于演奏传统曲目而著称,在二胡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本文即对蒋风之先生及其二胡艺术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二胡艺术;蒋风之;“蒋派”;历史地位

【中图分类号】J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4-0048-02

【本文著录格式】吴蕾.浅谈蒋风之及“蒋派”二胡艺术[J].北方音乐,2020,02(04):48-49.

一、蒋风之先生与“蒋派”的形成

蒋风之先生:1908年,蒋风之先生出生在江苏宜兴,1920年前后跟着家乡民间艺人王老四学习二胡和笛子,19岁考入上海国立专师,主修琵琶。后参与学潮被开除学籍。同年考上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刘天华先生,主修小提琴,兼修二胡、钢琴、琵琶,为以后的艺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3岁那年,经过刘天华先生推荐,蒋风之先生代替他在北平女子文理学院任教,开始了长达50多年的任教生涯。后来又在天津、河北等地任教,担任过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刘天华先生逝世后,蒋风之先生作为他的嫡系弟子,成为学院派二胡艺术的主要传人。经过了多年的精心研究与探索,终于成就了“蒋派”。

“蒋派”的形成:早在新中国成立前,“蒋派”这一说法就有了,二胡界称为“南陆北蒋”的正是指陆修棠和蒋风之。“正式提出‘蒋派一说的不是别人,而是陆修棠。”1954年,蒋风之参加巡回演奏活动,在关于二胡演奏风格与流派问题坐会上,南派二胡奠基人陆修棠总结说:“要谈形成派,我们谁也谈不上,只有蒋先生能够称得上形成‘蒋派二胡”。这里的南派北派并不是二胡音乐风格上的区分,而是中国南北地域的区分。陆修棠先生一直在上海、江浙一带进行二胡创作、教学、演奏,因此形成了“陆派”;而蒋风之先生在北京、河北、天津一带进行教学创作活动,故称“南陆北蒋”。

“蒋派”二胡艺术的形成绝对不是偶然的。笔者认为有一下几个原因:

1.蒋风之先生师从刘天华先生,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刘天华先生在当时的社会新思潮下曾指出:“一国的文化,也断然不是抄袭别人的皮毛就可以算数的,必须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他透过现象看本质,认为国乐是沙里藏宝,又认为必须淘炼。蒋风之先生受到这种新思潮的影响,所以他去学习小提琴并不是为了弄清楚小提琴,而是为了从西方的弦乐器中了解到更多的东西,然后再来改造中国的二胡。另外,他是刘天华先生的嫡传弟子,刘天华先生教给蒋风之先生很多演奏技巧技法,并经常互相探讨,蒋风之先生从中学到很多。

2.“蒋派”二胡艺术的形成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密切相关。自刘天华起,二胡的改革与发展不断前进,但那时候二胡的演奏技巧技法还不是很新颖,蒋风之先生在继刘先生之后,不放过任何发展的机会。他喜爱戏曲和曲艺,精通多种乐器,于是取长补短,博采众长,通过借鉴别的乐器的技巧技法来充实二胡的技巧技法,经过不断探索和不断创新,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技法。

3.在蒋风之先生从教的五十年中,出现了大批二胡教育家、演奏家,这样就扩大了“蒋派”的队伍。五十多年來,“蒋派”的创始人蒋风之和他的学生们(其中包括他的五个子女蒋小风、蒋巽风、蒋青、蒋静风、蒋伟风)均为“蒋派”二胡艺术的发展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蒋派”出现了这么多优秀的精英,并且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称之为“派”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二、“蒋派”二胡艺术风格及其代表作品

“蒋派”演奏风格以细腻典雅、富于变化而著称。关于“蒋派”二胡的演奏风格,我们可以用以下四十八个字来形容:以情带声、含而不露,强而不躁、弱而不温,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怨而不怒、忧而不伤,以强带弱、以弱带强、虚实结合、游刃有余。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这是纯粹的中国音乐之美。从他的演奏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中国音乐艺术创造中所重视的声韵相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意境表现。演奏过程中,蒋先生特别地运用旋律加花、运弓处理、声韵变化等艺术手法,把二胡演奏的技巧发挥到了极致,这是“蒋派”二胡艺术最大的特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特别是蒋风之先生去世后,“蒋派”二胡艺术就成为了二胡音乐研究的热门。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后发现,“蒋派”二胡艺术在表现手法上对于同一部作品在不同时期的处理上都有一些变化:五六十年代,在细腻变化中显得更为朴实,体现出一种柔中有刚、刚柔并济的演奏风格;八十年代,由于采用了弓子的虚实变化、左手的声韵变化,更体现出细腻典雅的演奏风格;蒋巽风(蒋风之先生次子)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蒋派”风格, 他的演奏既有“蒋派”的古朴,又不失灵活,既有“蒋派”的深刻,又不失内涵,既有“蒋派”的庄重,又不失亲切,由此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新蒋派”。

“蒋派”的代表曲目大多刻画人物内心细腻多变,如《汉宫秋月》《二泉映月》《病中吟》《闲居吟》《月夜》《江河水》等,这些传统曲目在蒋风之先生不断的改进下越来越深入人心。古曲《汉宫秋月》是“蒋派”二胡演奏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该曲最初是由刘天华先生根据粤胡曲调《汉宫秋月》记谱的,后蒋先生对此进行了细致的学习和研究,并且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使这首乐曲更加完善,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

在该曲中,蒋风之先生在左右手上运用了独特的表现手法。左手的揉弦方面,借鉴古筝琵琶等乐器的技巧,使用从不揉到揉、从揉到不揉、从揉到不揉到复揉、压揉、上下滑音等方法,在揉弦的幅度上也采取由弱渐强的处理方式,深层次地表现出乐曲郁闷、伤感、幽怨的情绪;在右手的运弓方面,蒋风之先生采取他独特的表现技法——提弓与松弓,即“在演奏完一弓后,将弓做水平抬起,称提弓,持弓的右手及臂处于暂时的松弛状态,同时弓子停顿称松弓。”运用这样的技巧,展现出似断非断、藕断丝连的效果,这也是“蒋派”二胡艺术风格的独特之处。

三、“蒋派”二胡的地位与贡献

“蒋派”二胡在二胡发展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可代替的,更是承前启后的。刘天华先生把二胡这件民间乐器带入“大雅之堂”,可天妒英才,英年早逝。蒋先生继承了刘天华未完成的事业,充实了二胡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二胡所独有的色彩,为二胡事业献出了毕身的心血。“二胡和其他民族乐器登上音乐大雅之堂,并且正式纳入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应该说是经刘天华、蒋风之为代表的两代人继承、创造、发展而完成的。”这样的评论可见“蒋派”在二胡音乐艺术史上造诣之深。

在刘天华逝世后的那段时间里,蒋风之先生经常举办刘天华先生的作品音乐会,同时在教学中也将刘先生的作品纳入教学内容中,经过这样不断反复的艺术实践,蒋派风格渐渐就确立了起来。他尊重先师作品,演奏中不断变化诠释着这些传统作品,着实继承并发扬了刘天华想要完成却未完成的事业,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一个流派要想在历史上站住脚,就要有师承、教学与演奏的队伍,否则就不能成为一个派别。蒋风之先生从教五十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二胡演奏家,如劉北茂、张韶、项祖英、周耀坤、蒋青、蒋巽风、蒋伟风、蒋静风等。他们在教学演奏中依然把蒋派曲目作为保留曲目,把“蒋派”二胡艺术传承下去,使之永不停歇地前进。

四、结语

如今,二胡演奏艺术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回看二十世纪这一百年的二胡音乐发展历史,蒋风之先生功不可没,他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在其五十多年的演奏与教学工作中,兢兢业业,成就了他人,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最重要的是,“蒋派”永远地立足于中国二胡音乐艺术史上。

参考文献

[1]项祖华.怀念二胡宗师“南陆北蒋”[J].人民音乐, 1986.

[2]付建生.蒋派”二胡艺术特征研究——纪念蒋风之先生诞辰100周年[J].中国音乐,2008.

[3]杨光熊.蒋风之二胡演奏艺术的历史地位极其风格[J].人民音乐,2004.

猜你喜欢

历史地位
欧洲封建国家改革历史地位的正确认识
民国时期二胡音乐研究
江西豫章书院的历史地位、现状与开发前景
中央苏区医学教育历史地位探析
管道升画作的艺术探索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汉代音乐的艺术特征及历史地位
张载对宋明理学的历史贡献
《三字经》在蒙教中的地位与文化蕴含管窥
第一个政党性的国际工人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