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胡演奏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2020-04-20姜珊珊

北方音乐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物塑造

【摘要】《红梅随想曲》是作曲家吴厚元先生在1980年根据歌剧《江姐》中主题曲《红梅赞》中部分音乐旋律片段而改编的二胡协奏曲,由于特别的创作形式,使这部作品在我国民乐史上经久不衰。这部作品形式新颖独特,用不同的二胡演奏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对《红梅随想曲》中的曲式风格旋律风格及技巧等多方面的研究,为演奏者在二胡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重要的演奏理论根据。

【关键词】《红梅随想曲》;二胡技巧;人物塑造

【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4-0038-02

【本文著录格式】姜珊珊.二胡演奏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以《红梅随想曲》为例[J].北方音乐,2020,02(04):38-39,44.

一、《紅梅随想曲》的创作背景

《红梅随想曲》创作于1980年代初期,当时中国正从“文化大革命”的浩劫走出来,步入改革开放的时代。二胡作品创作方面,有两个特征是值得注意的:其一是创作大型体裁,其二是现代作曲和语言的大胆尝试,代表性的作品有《新婚别叙事曲》(张晓峰、朱晓谷)、《长城随想曲》(刘文金)、《蓝花花叙事曲》(关铭)。在我国1956——1961年的严重自然灾害后,人民群众除了追求物质条件生活的满足,也向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长篇小说《红岩》问世了,它就是《红梅随想曲》的创作素材。随后,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又创作出了歌剧《江姐》,其中家喻户晓的主题曲《红梅赞》就是作品《红梅随想曲》的主题旋律。

二、《红梅随想曲》中曲式结构与旋律风格对人物形象的体现

在二胡演奏中,如何将音乐中的故事情节与人物情感栩栩如生地描绘在听众的脑海里是每一位演奏者的必修课。《红梅随想曲》通过描述江姐内心的起伏将一位优秀的革命者形象树立在听众眼前,那么,在《红梅随想曲》中的结构与风格上如何处理人物形象的,有以下几点:

(一)曲式结构分析

1.起部

由引子和第一部分组成。 由三个非方整乐句组成,作曲家精心安排全曲的开头,为后面的音乐做出很好的铺垫,并以深切感人的流动音型奏出主调动机性乐汇。这一部分的处理采用传统音乐“起承转合”的结构,层层递进,把江姐虽为温柔细腻的柔弱女性却又不失倔强刚强的性格深度体现出来,在活泼但不乏稳重的过渡下迎来了接下来的内容。

2.承部

由再现的复三部为整体,内含前部、中部和再现部三个部分。前部由四个乐段分别以不同的织体变奏。朝气蓬勃的小快板独有的音乐表现力和加花变奏循序渐进地给人以乐观自信的情感体验,相比之下,形式上的处理比上一部分更加饱满踏实。中部由G徵调式的四川民歌特色和起、平、落三句式的结构特点。再现部主要以二胡简短的流动音型强力的变奏激化音乐中紧张的气氛。

3.转部

由摇板、慢板、快板三个部分组成,这一部分的安排沿袭上一部分的紧张感,强弱对比更大,悲中有壮,给人激励和气愤之情,这时候仿佛暴风雨过去后的夜晚,在深情安静的慢板出现时,又体现了江姐对亲人、战友的诉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时快板的加入重新将安静的气氛再次激化,带有鼓舞士气、重拾信心的情绪,这一部分的安排充分表现江姐的大义凛然和慷慨就义的勇气。

4.合部

回到G徵调式,为主题的再现与急板的尾声。作曲家再一次引用《红梅赞》的主题旋律,体现了江姐对革命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坚信祖国最终会在革命者们的努力下繁荣富强的信心,这样的安排具有扣题的作用,用更庄重、深沉的情绪再现主题音乐使听众的感受升华更好的层次。

作为一首单乐章式的二胡曲,作曲家在整体的曲式构思上充分发挥了二胡的特色,刚柔并济、条理清晰地将整曲主旨和主人公形象的刻画完整表达,使聆听者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自我体验。通过运用这样的曲式结构作为框架,使得作品在多角度地将江姐内心活动的跌宕起伏和江姐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光辉形象深度地刻画出来。

(二)旋律风格分析

《红梅随想曲》由引子和四个部分组成,旋律线条的发展上采用七声徵音为中心,由近到远扩展而来。

其中引子为自由的散板,引子的第一句由二胡大刀阔斧地独奏将整个音乐情绪展开,并作了四次的模进和发展,以序曲的方式来将听众的情感带入到故事情境中,并体现曲中人物的大致轮廓。引子的整体旋律给人一种跌宕起伏、一环扣一环的感受,穿插其中的变化音恰到好处地形成逐渐拉开帷幕的烘托,在引子的最后又戏剧性地进入慢起,出人意料地用了四度、五度和上行八度的五声音阶,泉水叮咚般的旋律又使人们的思绪慢慢飘向远方,并通过间奏过度到乐曲的第一段落。

第一部分温柔细腻的慢板,共分为三个小部分,以《红梅赞》的部分乐思为主题进行变奏和展开。旋律层层递进,优美流畅的音乐情绪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笑傲冰雪”的高尚品格和乐观主义精神,也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江姐至高无上的革命理想和无限憧憬的美好明天。旋律进行到热烈欢快的小快板时采用了变奏的方法,锣鼓的节奏使旋律充满生命力,体现了革命者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第二部分为快板部分,轻巧的十六分音符使音乐情绪更加活泼,节奏速度如车轮般向前行进。快弓部分的情绪对主人公果断、坚毅的性格进行深度刻画,最后部分采用了四川民歌的音调和歌剧中莹山游击队的音乐,情绪质朴清新、纯朴风趣,舒畅欢悦的音乐将听众带到了热情朴实的革命老区的环境之中,更深地体现了革命者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第三部分中运用了我国传统戏曲音乐中的“拖腔”,使得这部分的散板变得更加动人心弦,动人心魄,更加充分地表现了悲痛欲绝的情绪,二胡与间奏之间环环相扣和略带哭腔的音乐,生动表达了江姐面对战友的牺牲时悲愤交加的情绪和十分激烈的对心理防线的冲击。深情、空灵的慢板使音乐主题发展了散板的旋律,是江姐对亲人和战友们的深情诉说,在D调上演奏这一部分的旋律如泣如诉,充分表达了由悲伤痛苦的情绪转到坚定不移为革命奋斗的信念。

第四部分旋律进行到激愤的快板段时,打破上段旋律的安静,旋律刚健有力,动感而热烈,紧拉慢唱的长音充分表现了江姐无比坚定的信念和革命者势不可挡的精神,乃至慢板的过渡句的旋律线都充满激情,在勇往直前的音乐情绪中将全曲推向了高潮。再现部分旋律和情绪更加饱满,二胡的协奏以非常宏伟的气势来体现江姐虽为文弱女性,却铮铮铁骨、大义凛然。此段旋律的情绪一直充满张力,先是协奏出《红梅赞》的主题音乐,歌颂了“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的品格以及革命者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在热烈辉煌的过渡句后引出全曲的尾声。尾声是对全曲的概括与总结,律动感很强,如催人奋进的号角般将“星星之火”最终可以发展成为“燎原之势”的壮觀场景展现在听众面前,也同时表明了江姐面对凶残的敌人时从容不迫的气概和与敌人战斗到底的决心,在最后突强的快板和抖弓中以磅礴的气势结束了全曲。

三、《红梅随想曲》中运用二胡演奏技巧对人物形象的体现

(一)通过揉弦技巧表现人物形象

《红梅随想曲》是一部对塑造人物形象产生重要影响的成功典范。作者非常熟悉二胡的揉弦技巧,并运用得当,充分发挥了二胡的性能与特色,不仅在作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给演奏者在演奏技巧上有了很大提升。下面以《红梅随想曲》的典型揉弦技巧的运用来总结各种揉弦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体现。

揉弦对左手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技巧,能产生巨大的艺术效果,并对演奏音色起决定性的作用。在《红梅随想曲》中不同的揉法就能体现不同的人物形象。比如,在气势恢宏的引子部分,为了体现大气从容的人物形象,引子部分的揉弦都是运用大力度的点揉和滚揉来表现的,使音色圆润饱满,每个音都具有爆发力;当体现江姐激愤悲痛的情绪和面对敌人从容不迫的心态时,用密集有力的压揉使音色音感上有震人心弦的作用。当乐曲缓缓地向我们讲述故事中主人公的时候,为了体现委婉曲折的音响效果,每个乐句的情绪都是循序渐进的,揉弦的形式也转变为中速的滚揉和迟到揉,使声音变得激动而不是柔美,充分体现出江姐从容文弱的女性形象。随着情绪的波动,揉弦的幅度也在变化,乐观活泼的快板部分和四川民歌风格部分都是由匀速的滚揉完成的,并配合点揉来增强地方特色和区别一些再现部分的音乐色彩。

(二)运用弓法技巧体现人物形象

1.长弓

作品中运用长弓来体现主人公内心活动和性格刻画是作曲家最常用的技巧,但是不同音乐情绪对长弓技巧也是有严格要求的。抒情流畅的长弓表达了对江姐作为女性形象的刻画和对听众们的诉说,随着纯净流动的音乐,能让听众们仿佛身临其境般进入到那个时代,与革命者们一起开拓进取,感受只属于那个时代的气氛。作品中大多数长弓都是舒缓、一气呵成的。起伏大、力度强弱变化大的运弓则深层刻画出了人物内心深处的挣扎和隐忍,还有面对敌人临危不乱、勇敢面对生死的英雄主义。这样的运弓更能深入人心,让听众更能感同身受。

2.快弓

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就是第二部分的快板中快弓的部分,清晰富有动感的快弓充分体现了革命者们朴实、善良、热情的乐观主义精神,十六分音符演奏应富有弹性,节奏紧凑而均匀。更高层次的快弓,要求根据乐曲的情感和风格,有速度、力度和色彩变化,比如作品中表现喜庆活泼场面的小快板节奏应该用轻快的力度干脆利落的演奏,而到体现宏伟壮观的气势时就应该用力度强的类似顿弓似的快弓演奏,这样的音乐旋律流动,才使音乐富有乐感和表现力,并准确地将作品的内容和主人公心理活动表达出来。

四、结语

《红梅随想曲》同以前我们所熟知的叙事类和描写秀丽景色的二胡曲不同,该曲含有强烈的时代性,它不仅与《江姐》的主题旋律有着强烈的共鸣,更在情感表达上与原著相结合。通过各种技巧的运用,细腻地描绘出江姐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江姐“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的革命气节,该曲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的洗礼和心灵的净化。江姐只是那个动荡年代中涌现的无数英雄中的其中一位,但是她所代表的革命精神与英雄主义却萦绕在无数后辈们的心中经久不衰。我们作为我国当代音乐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承者,不仅要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更要做到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们给我们留下的优良传统,为促进我国民族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玉文.二胡协奏曲《红梅随想曲》赏析[J].戏剧文学,2004(7):83.

[2]陈倩倩.浅析《红梅随想曲》[J].黄河之声,2015(10): 69.

[3]李贞华.贵在内心刻画——评二胡协奏曲《红梅随想曲》的创作特色[J].人民音乐,1983(12):30-31.

[4]魏国.谈二胡协奏曲《红梅随想曲》音乐风格与艺术处理[J].音乐生活,2017(11):75-76.

[5]刘长福.刘长福讲二胡曲(七)《红梅随想曲》的演奏要领[J].乐器,2007(2):38-39.

[6]林琦.二胡弦法对塑造音乐形影响——以协奏曲《红梅随想曲》为例[J].大众文艺,2011(18):25.

[7]苏静.二胡演奏中的情感表现[J].沧桑,2010(2):248,253.

[8]赵冬梅乐由心生至情至性——关乃忠与他的二胡协奏曲[J].中国音乐,2013(3):61-67.

[9]苗佳琪.浅谈二胡演奏艺术中情感的融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0(13):163.

[10]作品中的人物描写与演奏中的音乐形象杨建荣《二胡演奏》系列讲座之七[J].民族音乐,2008(2):94-95.

猜你喜欢

人物塑造
现实百态,人物众生
论戏剧表演与人物塑造的关系
从唐传奇到电影的文本变迁
《傲慢与偏见》之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安排论
《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手法与影响探析
回家之路
《大师与玛格利特》中空间变换对人物塑造的影响
浅谈话剧《油漆未干》中哈医生的人物塑造
忠义之魂的绽放
论反面人物塑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