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察与赞美诗》的“心理距离”与审美关照

2020-04-20林艳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情节

内容摘要:《警察与赞美诗》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欧·亨利的代表作。该作品集中体现了欧·亨利“含泪的微笑”的创作风格和欧·亨利式的结尾艺术。本文将借助“心理距离”理论,从情节角度看《警察与赞美诗》的审美关照。文章将从以下三点论述作者是如何运用情节调节心理距离进而进行审美关照的:第一,通过展现生活化开场拉近读者与作品的距离,产生美感;第二,通过作品情节的延宕,插入心理距离,产生审美趣味;第三,通过出乎意料的结尾拉开读者与作品的距离。作品通过情节的起伏变化,在不断拉近与拉开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过程中实现了审美情趣。

关键词:心理距离 情节 审美关照

欧·亨利(O.Henry)是美国现代小说创始人,情节的反转是欧·亨利小说艺术处理上一大亮点。《警察与赞美诗》作为他的里程碑式的代表作,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建构和夸张的语言表达展现了在荒诞的现实语境下底层人民的生活窘境。以往对该作品的研究文章可谓汗牛充栋。然而,多数研究限于从幽默手法、创作风格、修辞、反讽艺术等角度对作品进行探讨,而鲜有人从心理距离入手研究情节对于读者审美效果的把控。

瑞士心理學家、美学家爱德华·布洛在其《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一书中指出“心理距离是通过把客体及其吸引力与人的本身分离开来而获得的”[1]。可以通过对“心理距离”进行调节,进行审美,不同的心理距离会有不同的文学审美发现。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指出审美趣味指的是对美的发现和判断。[2]《警察与赞美诗》创作时间与爱德华·布洛提出“心理距离”这一理论概念较为接近,在该作品中,已经出现了“心理距离”的影子。本文将结合“心理距离”理论,分析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是如何通过一次次情节变化来调节读者与作品间的心理距离,使读者在欣赏小说过程中进行美的体验的。

一.生活化开场,拉近“心理距离”

作品通过向读者展示生活化场景拉近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产生创作美感。几乎不会有文学作品在作品的开头就将读者不熟悉的的内容抛给读者。这既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也是对作品本身的不负责。因为这样做将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设置得过大,降低了作品的审美性。真正的审美需要理性与感性相契合,作品内容与过去经验相一致。[3]因此,文学作品创作者一般往往会将作品从读者熟悉的角度进行切入,继而层层推进,将读者引向作品的核心内容。这种做法的实质就是通过拉近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加作品的美感。

在《警察与赞美诗》的开篇,作者设置了一个为读者所熟悉的场景:苏比躺在广场的长凳上,辗转反侧。这种场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以以最快的速度缩小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让读者步入作品当中去。紧接着,作者继续向读者投放一个个生活化片段,以期使读者进一步向作品靠拢:杰克·弗罗斯特在广场上分发明信片;苏比把几张厚厚的报纸盖在身上抵御严寒;百老汇路、第五大街等熟悉的街道。这些都是读者并不会感到陌生的生活场景,这也于无形中拉近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作品开始被读者所接受和正视,只有注意到了作品,读者才能欣赏作品,欣赏作品的美感。这一阶段,“心理距离”作为引子,引导读者将视线聚焦到作品中去。表演杂耍的艺人一般会在表演前用敲击响锣的方式吸引观众前来观看。其中所运用的原理同小说通过描绘生活化场景来缩小“心理距离”,从而达到读者对作品的关注效果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情节跌宕,插入“心理距离”

当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过于贴近时,作品的审美情趣就会随之降低,因此作者通过设定情节的延宕,插入“心理距离”,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一下子拉大,从而达到其创作美感。作品情节的延宕指的是作品通过拖延来缓和情节中的冲突,[4]很多作者都在文学作品中植入了延宕起伏的情节变化。哈姆雷特的延宕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通过情节的推迟、延缓、迂回、替代形成紧迫感,隔开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形成张力的美感。

《警察与赞美诗》中,作者借用生活场景的铺设,将读者拉近到了作品身边,但是如果让读者持续贴着作品,审美情趣会渐渐消失,直至使读者失去审美情趣。基于此,作者通过在小说的情节上设置延宕,在内容呈现上设置“沟壑”,让读者无法即时看到自己所期待的结局,从而慢慢拉大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至于需要插入多大的“心理距离”,则需要作者根据作品的实际创作需要进行拿捏、处理。欧·亨利给苏比安排了“吃白食”、“砸橱窗玻璃”、“吃霸王餐”、“调戏女子”、“扰乱治安”和“顺拿别人的雨伞”等六个犯罪计划,但每一次计划都在看似成功背后一次次地以失败告终,使读者在一次次快要看到结局之时,却又一次次未能如愿,这是一种折腾。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折腾,小说才拥有了更多的审美趣味。如果没有情节延宕,读者一下子接触到了作品的高潮部分,这显然是不合乎常理的,是索然无味的,这样一来,读者不会对作品的高潮部分有任何的期待,从而降低读者的阅读兴趣,作品的审美情趣也随之消减了。作者通过对预设的细节性描述铺设“心理距离”,通过镜头式对准聚焦,在每次“作案”前,苏比都进行了细致谨慎的准备,不断增强成功的可能性,却又不断推迟胜利结局的到来,审美关照由此形成。

三.出乎意料的结尾——保持“心理距离”

欧·亨利式的结尾不仅仅能够给读者制造心理落差,传达小说的主旨,从“心理距离”角度来看,这么做是一种“心理距离”的调节,把读者与作品间的心理距离由小拉大,保持作品的持续性魅力。

苏比一次次犯罪计划落空之后,心灰意冷,希望破灭。此时,读者与作品间的心理距离过于拉大,稀释作品的美感,于是,作者巧妙地通过情节安排,对读者与作品间的“心理距离”进行调节。苏比回到了他的“家”——公园的长凳上,这是在作品开篇出现的一个场景,这一场景的重现,让读者一下子找到了熟悉的感觉。这还不够,作者又设计了另一个场景,把读者从作品中慢慢剥离开来。此时,在一股神奇力量地牵引下,苏比来到了一个幽静的路段,见到了一座古老、肃穆的教堂,听到了美妙动听的赞美诗,这一切的一切,对于读者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读者仿佛跟着苏比的脚步,走到了那条小路上,靠在古朴的山墙边,聆听教堂里传出的给人带来心灵宁静的赞美诗。这一安排,与前面提到的在小说开篇铺设生活场景的方式如出一辙。但作者并不止步于此。他又把场景认同提升到了心理认同和道德认同的层面。那就是苏比对自己的反思。优美的赞美诗渐渐洗涤了苏比的内心,让他感觉到了自己过去的堕落不堪,他开始忏悔,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决心重新站起来,做一个真正的男人。这一下子与读者自身的道德感和价值观联系在了一起,通过读者与小说中人物价值观的紧密结合,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进而将读者推向了小说。

欧·亨利作品的精彩独到之处在于其结尾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欧式结尾往往出其不意,让读者大跌眼镜的同时又觉得合乎情理。[5]从“心理距离”角度分析,一个作品持久的审美魅力在于保持适当的距离。距离产生美感。客观现象不能与主观经验太过符合。[3]假设,《警察与赞美诗》在苏比的自我反省中终结亦或是按照正常的逻辑发展下去的话,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当你每天和一个一成不变的人在一起相处,你会感觉枯燥、无趣、乏味,甚至是厌恶。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亦是如此。按照读者的心理预期,苏比应该至此完成了蜕变,走上了正道。但小说的结局却是在苏比正打算改过自新、重新做人之际,警察突然闯入,以木须有的罪名将他逮捕,把他送到了他过去日思夜想的布莱克韦尔岛监狱中,砸碎了苏比净化的心灵。这一巨大的反差让读者从作品中回过神来,为读者提供一段“心理距离”来思考作品所要传达的主题。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这里的思考空间就是介于读者与作品间的一定的“心理距离”。作者这么做也在一定程度上告诉读者,这只是一篇小说,并非现实存在。虚构的文学作品和真实的现实之间的距离也可以理解为存在于读者与文学作品间的“心理距离”。

综上所述,《警察与赞美诗》能够在岁月的沉淀中历久弥新,经久不衰,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读者对作品的审美趣味。结合“心理距离”理论来看,小说通过开篇铺设生活画面吸引读者的审美注意力,缩小读者与小说之间的心理距离;中间设置情节的延宕,在读者与小说间植入一定的心理距离,让读者在与作品保持一段心理距离之下进行审美体验;最后,作品以出乎意料的结尾,拉伸了读者与小说间的心理距离,留给读者足够的空间进行思考和审美。小说通过情节的发展变化,将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进行了调节改变,从而不断提升小说的审美趣味。

参考文献

[1]布洛.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96.

[2]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16.

[3]陸烨,魏家文.从“心理距离说”看陶渊明诗歌艺术的审美创造[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4:19.

[4]袁仑.《哈姆雷特》中的延宕——论《哈姆雷特》的写作手法和戏剧性[D].复旦大学,2010:31.

[5]张乐平.由欧·亨利的几篇名著看“欧式结尾”的艺术效果[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13:75.

(作者介绍:林艳,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情节
劳伦斯小说情节原型简析
图画书的童趣美学
多次贩毒能否认定为“情节严重”
从福斯特的小说理论看《霍华德庄园》情节的现代手法
论红色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爱国情怀
《远大前程》的哥特式解读
深入挖掘,让教材插图更具语言张力
《项链》教学内容再探
让语言思维向更深处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