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分析
2020-04-20陈鹏生吴惠娟叶耀耀
陈鹏生,吴惠娟,叶耀耀
(湛江市吴川市人民医院,广东 湛江)
0 引言
鼻窦炎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慢性鼻-鼻窦炎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病情严重时还会引发相关疾病,存在较大的死亡风险性[1]。临床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且存在很高的复发率,因此需以手术进行治疗。鼻内窥镜手术是内镜技术发展后一种具体应用,能够对慢性鼻-鼻窦炎起到显著临床治疗效果,但在实际治疗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治疗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因此分析这些因素具有重要意义[2]。本次研究对我院慢性鼻-鼻窦炎采用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旨在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差异性。具体内容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集2019 年07 月至2020 年06 月我院慢性鼻-鼻窦炎老年患者1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 例)与研究组(80 例)。其中对照组男性54 例,女性26 例,年龄62-83 岁,平均(73.29±5.97)岁;研究组男性52 例,女性28 例,年龄63-81 岁,平均(72.01±4.84)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经检查均确诊为慢性鼻-鼻窦炎;②年龄均超过60 岁;③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④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相应手术适应证;②无法积极配合手术治疗;③精神异常或存在精神疾病史。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额镜直视下手术。先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再进行表面麻醉,于额镜直视下摘除鼻腔息肉,确认彻底清除病变后实施根治手术;止血后,使用提前准备好的凡士林纱布条进行填塞;术后止血并于2d 时取出鼻腔填塞物体;待术后3d 彻底清除鼻腔分泌物并确认无残留。
观察组: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使患者仰卧,以2%利多卡因(10mL)做局麻处理,以肾上腺素充分浸润纱布,待表面麻醉后每间隔5min 重复麻醉。在鼻内镜协助下顺利完成Messer-Klinger 术。确认患者息肉情况,并根据情况做息肉切除,选取钩突前下缘部位作长度适合的手术切口,剥离后将钩突彻底切除,开放窦口并选择性做扩大处理;确认病变已经得到有效清除后,使用提前准备好的凡士林纱布条进行填塞。手术过程中,医生需保持动作轻柔性与稳定性,以防止对鼻黏膜造成损伤。
1.3 观察指标
(1)按照标准评价两组手术效果:治愈:经过治疗后相关症状消失,经内镜检查后确认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上存在皮化情况,未见脓性分泌物;好转:经过治疗后相关症状明显改善,经内镜检查后确认窦腔黏膜位置存在水肿或者肉芽组织,同时存在少许脓性分泌物;无效:治疗前后相关症状无变化,经内镜检查发现窦口狭窄且存在息肉,脓性分泌物较多。治疗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2)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纳入SPSS 23.0 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对比情况
如表1。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情况
如表2。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情况[n,(%)]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较为常见,发病机制存在复杂性,主要分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该疾病临床表现较多,以流涕与鼻塞最为常见,当病情严重时还会引发偏头痛;同时该疾病还可对鼻粘膜造成严重损伤,导致肿胀与炎症出现,直接影响鼻窦口,会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3-4]。由于慢性鼻窦炎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导致药物治疗效果难以导致预期,使得该疾病治疗存在迁延不愈情况。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常规药物治疗复发率很高,可达到98.6%;而单纯的鼻息肉切除术复发率也较高,可超过80%[5]。
由于慢性鼻窦炎复发率较高,因此许多人开始进行研究,以期找到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常规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同时存在较多术后并发症,容易导致复发。而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逐渐开始应用于慢性鼻窦炎临床治疗;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6]。鼻内窥镜手术主要通过相应器械与内窥镜,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同时,保留鼻腔与鼻窦黏膜与结构,改善鼻腔鼻窦引流通气功能,促进鼻腔、鼻窦黏膜形态与生理功能恢复[7]。相较于传统手术而言,鼻内窥镜手术具备直视性的优点,可通过充分照明的方式扩大视野宽度,确保术野清晰,以达到精准手术操作目的;同时还可使术中创伤减轻,进一步减少术中出血量,还可使正常黏膜组织得以保留,有助于术后恢复[8]。该手术方法优势还体现在预防疾病复发方面,可使中鼻甲窦腔内黏膜得到保留,通过对鼻腔及鼻窦通气及引流的重建,以达到恢复病变黏膜生理功能的作用,有助于预防疾病复发。为减少术后并发症情况出现,应当在手术治疗时注意以下内容:①做好手术前相关药物准备工作,并适当给予全身性抗生素;可采取局部麻醉方式进行手术,确保术野清晰的基础上通过控制性降压方法以减少手术出血情况[9]。②于术前详细阅片,充分了解鼻窦情况、颈动脉管、眶壁、骨质增生等相关情况,以讨论的方式确定手术入路方式及相关范围,以减少并发症。③于术后做好术腔清理工作,彻底清除结痂及分泌物,但不对囊泡进行处理,在操作过程中尽量注意黏膜受损情况;在手术时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规范操作。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效果更为确切,同时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在马义[10]等的研究中发现,将100 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50 例对照组(传统开放性手术)与50 例观察组(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4.0%(32/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34.0%(17/5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5/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0%(16/5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以上结果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与本次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鼻内窥镜对于慢性鼻-鼻窦炎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在慢性鼻-鼻窦炎临床治疗中,可通过鼻内窥镜手术进行治疗,该手术方法不仅可使临床治疗效果提高,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具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