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护理干预对于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的影响
2020-04-20赵晓玲代小霞李远玲
赵晓玲,代小霞,李远玲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三科,四川 宜宾 644000)
糖尿病主要表现为血糖持续高水平状态的疾病,高血糖主要因胰岛素分泌障碍或者生物作用损坏造成。糖尿病长时间存在,对血管、心脏、眼、神经、肾等造成损伤,进而出现功能障碍[1]。现今无有效的根治方法,采取多种方法控制糖尿病发展。糖尿病伴心血管病会增加治疗难度。因此在治疗的基础上加之多元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处于稳定状态[2]。现对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予以多元护理干预的效果作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7年4月~2018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中选取64例,依据奇偶分组法均分,各32例。实验组: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选取区间为40岁~78岁,中位年龄为(59.21±1.31)岁;参照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选取区间为41岁~79岁,中位年龄为(59.34±1.24)岁。分析以上所有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的基线数据,经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对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行多元护理干预,以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进行多元护理干预,主要包含:(1)糖尿病教育:以糖尿病教育为中心,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糖尿病的症状、诊断标准、急慢性并发症的表现、心里因素对血糖的影响、运动的重要性。(2)饮食干预: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训教,让其重视饮食习惯,明确患者的体质,让其遵医嘱摄入食物,需禁烟酒,不可摄入辛辣、高糖、高脂、高蛋白的食物,服药期间需服用易消化、新鲜、绿色的食物,如西红柿、海带、山楂、黑木耳、芹菜、脱脂牛奶等。(3)用药指导:将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和治疗心血管病药物的使用方法向患者进行详细介绍,让其了解药物的使用方式、作用机理、服药剂量以及相关副作用等。对于行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需向患者示范胰岛素的注射方式。向患者和家属普及自救方法,一经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情况时,需立即来院就诊。并检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等指标,防止病情加重。
1.3 判定指标
分析2组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卡方检验,多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证实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2 结 果
2.1 分析2组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实验组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相比于参照组较高,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值相比于参照组较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分析2组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3 讨 论
糖尿病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如患者血糖水平长时间较高,极易导致多器官障碍,进而引发心血管病,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2型糖尿病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一旦患病会伴随患者一生[3]。糖尿病患者需长时间服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水平,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治疗的同时实施多元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将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和家属,使其重视,告知其需严格遵医嘱服药,进而使病情控制在理想范围内[4]。
综上所述,对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采取多元护理干预,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心血管病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