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糖李的抗旱栽培技术
2020-04-20韩威
韩威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6;2.贵州省镇宁县六马镇政府)
蜂糖李品质优良,口感好,在贵州地区栽培面积达3万hm2以上,现已成为贵州知名品牌。该品种3月中旬始花,果实6月下旬成熟,近圆形,成熟果面淡黄色(图1),平均单果重35.2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1%,可溶性糖13.5%,蜂蜜甜味。平均666.7m2产量870kg,平均每千克价格45元,666.7m2产值4万元左右,是经济效益较高的李品种。贵州地区降水量比较丰沛,但因多属喀斯特地貌,土壤保水能力差,加之工程性缺水严重,季节性干旱时常发生,影响蜂糖李的正常生产,特别是栽植在坡地、石骨子土地的蜂糖李受干旱影响更大。为了减少干旱给果农造成的损失,现对蜂糖李的抗旱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1 李园深耕
李园每年深耕1次,深度不低于15cm,在树体休眠期进行,黔中地区一般在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进行,与冬季施用厩肥等有机肥结合进行。将厩肥撒施在园中,翻耕入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减少土壤“毛细管”效应,降低土壤的板结程度。同时,深耕能使更多的雨水被土壤吸附和贮存,减少雨水季节的表土径流和“跑土水”现象发生,为干旱季节李树的水分供给打下基础。
2 李园覆盖
贵州地区李园覆盖主要有2种,即薄膜覆盖和秸秆、杂草覆盖,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单独或组合覆盖。薄膜覆盖用于坡地李园比较适宜,可按照树龄大小选择行间覆盖或树盘下覆盖,一般蜂糖李树在幼龄期进行树盘下覆盖,既可防李树下的水分蒸发,又能使李树行间接纳天然雨水;大龄李树可实施行间覆盖,最好在下雨后或干旱灌水后进行。秸秆、杂草覆盖主要用于大龄李树的抗旱,效果非常明显。具体做法是:以李树主干为中心,以树冠下滴水线为范围,浅刨,形成中心处高于园土平面8cm左右的半球形小斜坡,用麦草、稻草、玉米秆等作物秸秆覆盖在树冠下,厚度12cm左右。同时,滴水线处形成浅沟,更多地接纳雨水并使其渗入园土中,提高李树的抗旱能力。
3 生草栽培
生草栽培是蜂糖李抗旱栽培的主要技术。生草栽培对降低黄泥土、石骨子土李园的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渗水性和田间持水能力,改良土壤,增强土壤肥力等效果好。生草栽培包括自然生草和人工种草两种方式。自然生草是清除掉恶性杂草,使其他杂草生长至20cm左右时,用割草机将其刈割,刈割下来的杂草覆盖在园土上,抑制杂草再次生长的速度和长势,又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腐烂的杂草成为肥料,一举多得。人工种草与自然生草的方法基本相同,如在李园行间种植黑麦草、苜蓿、满园花等,生草也可与养殖业结合,用于畜牧饲料。
4 立体套作
在李园行间套作其他农作物,形成“蜂糖李+n”立体种植模式。如在黔中地区,1月上旬套作马铃薯,5月下旬收获;6月上旬套作红薯,10月中旬收获;10月下旬套作速生蔬菜,12月下旬收获。通过立体套作,使李园土能较长时间被作物覆盖,减少水分蒸发,同时在对套作物的常规管理中,蜂糖李也得到了相应管理,降低了李园管理成本,套作物收获产品还增加了收入,提高了李园的经济效益。
5 肥水管理
在李树树冠滴水线处,相对两侧开挖2个长60cm、宽30cm、深40cm的施肥沟,沟中灌水40kg(或清粪水),灌溉时加入0.3%磷酸二氢钾,待粪水下渗后复土回填至沟深30cm处,留10cm深的肥水沟,便于二次施用肥水。每次施用肥水后,用秸秆、杂草等覆盖在沟面上,厚度不低于10cm,减少水分蒸发;或用薄膜覆盖,薄膜四周用土压实。果实膨大后期至成熟期,如遇较长时间干旱,灌水要做到循序渐进,首次灌水量不能太大,以防果实短时间吸水量过多,果实急剧膨胀产生裂果。
6 浅锄李园表土
李园干旱到一定时间或下雨放晴几天后,往往会出现土壤板结或土表“结壳”现象,导致大量水分通过土壤毛细管蒸发,应及时浅锄李园表土,破土壳,深度以3~5cm为宜,防止土壤板结,增强土壤保水性,提高蜂糖李抗旱能力。
7 使用抗旱保水剂
选择使用强力抗旱保水剂、黄腐酸、阿司匹林等抗旱保水剂。抗旱保水剂采取土施,李园每666.7m2施用量8~10kg,雨前树盘翻土撒施或距离李树主干70cm处开沟(穴)施用,施后覆土,可防止蜂糖李干旱落叶落果。在干旱季节,每666.7m2施用黄腐酸(抗旱剂1号)66.7~80g兑水(按所需喷水量)喷洒叶面,每隔10~15天喷洒1次,降低蒸腾强度,减少蜂糖李因干旱引起的落果和裂果现象发生。在高温干旱天气,用0.01%阿司匹林溶液浇灌蜂糖李根部或用0.03%~0.05%阿司匹林溶液喷洒蜂糖李叶面,可降低失水率,提高抗旱性,减少蜂糖李落果现象。在使用抗旱保水剂时,可加配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以增强抗旱保水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