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湿疹临床效果评价

2020-04-19李雪梅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中西结合治疗效果

李雪梅

【摘  要】目的研究慢性湿疹患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30例慢性湿疹患者,采纳“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疗法)与观察组(对照组基础+四物消风汤)各15例,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瘙痒程度、EASI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瘙痒程度、EASI评分低,复发率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患者能提高整体疗效、稳定病情。

【关键词】慢性湿疹;中西结合;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281-02

临床常见的皮肤科疾病是慢性湿疹,本病因难治性受到广大医师、患者困扰,患病后有患处皮肤色泽暗红、色素沉着及浸润增厚等表现,多发于手足、腋窝及小腿等部位,病因较复杂,普遍认为内外因素引起机体有皮肤损害型炎症反应,未及时治疗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中医学认为,本病属“浸淫”“湿疮”“湿毒”等范畴,病机是:饮食不节、素体脾虚导致湿热内蕴,传统疗法以抗炎、抗过敏药物为主,但疗效欠佳,因此姚丽萍[1]学者认为,早期行中西结合治疗能稳定病情,确保患者认可及满意,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分析慢性湿疹患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研究时段是2018.2-2019.8,研究对象是我院接收的3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两组各15例,观察组:男女比例占6:9,年龄23-52岁,均值是(37.58±0.86)岁;病程2-9年,均值(5.16±1.23)年;对照组:男女比例5:10,年龄24-53岁,均值(37.62±0.75)岁;病程3-10年,均值(5.29±1.36)年。两组比较(P>0.05)。

①纳入:检查确诊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及《中医外科学》[2]中慢性湿疹;真菌直接镜检查为阴性;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②排除:近1周内外用糖皮质激素者;皮损糜烂及严重渗液者;严重内脏疾病者;伴病毒感染者;精神障碍者;涉及本文用药过敏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西医疗法,患者服用10mg盐酸西替利嗪,1次/d,晚餐后服用。

观察组:对照组基础+四物消风汤,药物组成:川芎、荆芥穗、防风各6g;当归9g,干地黄、白鲜皮15g,赤芍12g,生薏苡仁18g,上述药材煎煮取汁,1剂/d,分早晚服用。

两组持续用药2周,用药时叮嘱患者少吃辛辣、刺激及油腻的食物,保持心情舒畅、睡眠充足。

1.3 疗效标准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瘙痒程度(参考《中医皮肤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0分是无瘙痒,3分是轻微瘙痒但能耐受,不影响日常生活;4-6分是阵发性瘙痒,影响日常生活;≥7分,剧烈瘙痒,难耐受且严重影响生活,得分越低瘙痒度越轻)、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得分越高湿疹面积越大,皮损程度越严重)。

随访患者病情半年,统计两组疾病复发的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计量资料(观察指标)(t检验。计数资料(复发率)[n/(%)],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瘙痒程度7.82±0.95分,EASI评分是17.25±2.63分;对照组瘙痒程度7.94±1.16分,EASI评分是16.94±2.76分;t=0.3099,0.3149;p=0.7589,0.7552;治療后观察组瘙痒程度2.93±0.85分,EASI评分是3.21±1.12分;对照组瘙痒程度是4.81±1.24分,EASI评分是9.34±1.65分;t=4.8432,11.9051;观察组疾病未复发,对照组复发4例,复发率是26.66%,x2=4.6154,p=0.0316,治疗前比较两组瘙痒程度、EASI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瘙痒程度、EASI评分较对照组低,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湿疹属于临床常见的皮肤科疾病,是过敏性炎症反应,具有渗出倾向、剧烈瘙痒、反复发作及对称分布等特点,具有较高发病率及复发率,且疾病久治难愈,对患者工作及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西医治疗本病以盐酸西替利嗪为主,其属于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经多途径充分发挥抗炎作用,经口服用药后在体内半衰期较长,对变态反应等症状起到良好的控制,但不能根治疾病,用药后复发率仍很高,因此部分学者认为,早期结合中医疗法能加速疾病康复进程。

本研究治疗前比较两组瘙痒程度、EASI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瘙痒程度、EASI评分较对照组低,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意义),说明本研究与陈富梅等[4]文献报道结果接近,由此可见早期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能提高疗效,便于稳定病情,分析如下:中医认为慢性湿疹病机是:先天禀赋不足、风湿热邪于肌肤导致,或者脾胃虚弱、运化失调导致阴血损伤,因此治疗时需以脾虚血燥为本,遵守清热除热、祛风止痒及脾虚血燥的治疗原则。《医宗金鉴》中指出,四物消风汤治疗本病的效果显著,药方内川芎、干地黄及当归有润肤养肌、补血活血功效;防风、荆芥穗有祛风止痒功效;白鲜皮有祛风解毒、清热燥湿功效;生薏苡仁有清热利湿、健脾等功效,赤芍有活血化瘀功效,诸药联合能达到祛风止痒、清热除热及标本兼治的目的,联合西医疗法发挥协同辅助作用,便于促进病情康复,避免后期复发,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慢性湿疹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缓解瘙痒程度,提高疗效且预防疾病复发,便于改善预后,具临床可推广性。

参考文献

[1] 姚丽萍,张剑,万丽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部慢性湿疹82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15):77-79.

[2] 陈爱民.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泛发性慢性湿疹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9,34(03):454- 456.

[3] 孔丹暘.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80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9,38(06):51-52.

[4] 陈富梅,高燕妮,程娜,王思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10):1236-1237.

猜你喜欢

中西结合治疗效果
急诊内科患者急性肠胃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儒家思想与明治维新后日企的管理理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分析
肱骨外科颈陈旧性骨折临床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