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镜活检标本病理规范化诊断研究
2020-04-19孙彩霞
【摘 要】临床治疗以疾病精准诊断为前提,而病理诊断是疾病确诊及治疗方案拟定的重要参考。活检标本则是病理分析的主要对象,当前活检标本病理诊断或多或少地存在部分问题,影响了最终诊断结果。因此活检标本病理规范化诊断研究具有现实必要性。本文主要就胃肠镜活检标本探讨其病理规范化诊断的重要性,以期尽快实现胃肠镜活检标本病理规范化的诊断。
【关键词】胃肠镜活检;标本病理;规范化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260-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疾病种类也不断增加,医学研究更加深入。胃肠道内镜活检在临床癌前病变及癌确诊方面有很大的指导价值,而关键在于做好患者消化道活检标本的病理精准诊断,这要求病理医师必须规范化操作,规范化诊断分析。本文以对比实验的形式探讨病理规范化管理前后胃肠道活检标本中胃肠肿瘤的检出率,为早期胃肠肿瘤的规范化病理诊断提供参考与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本文对比实验对象为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某市肿瘤医院存档的胃肠镜活检标本12000例,其中截止到2018年8月份之前的3540活检标本为规范化管理前,而2018年8月到2019年7月时间段的活检标本8460例为规范化管理后,这些活检标本全部由该医院消化镜医师取材送检。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观察组。
2 胃肠镜活检标本病理规范化诊断处理
规范化诊断前:一般是醫师手写活检标本病理检查申请单,取材医师根据手写活检标本病理检查申请单进行取材,诊断医师凭借自身经验分析胃肠镜下所见影像,从而做出诊断,其对于高度疑似恶性肿瘤的病理在诊断方面较为保守。取材医师在取材时往往是内镜的活检钳长期反复使用,导致活检标本挤压变形。活检方法单一。不同部位和性状的病变采取单一的活检法,活检标本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病变的本质。冒然钳取。在胃肠镜活检时医生可能会在观察不清的情况下冒然钳取,使得病灶部位出血。临床资料分析不充分。诊断医师过分依赖病理医师的诊断,自身分析考虑不足,可能导致最终判断结果不准确。
规范化诊断后:手写活检标本病理检查单转变为电子病理检查单。根据消化内镜科室与临床科室对病理诊断的不同要求,在电子病理检查申请单上有所体现,设计单独专有化的检查单,涵盖多方面的信息[1]。有患者的基本信息情况;有活检部位及取材数量要求;有标本离体时间及浸入固定液的时间要求;有临床诊断指导说明;有内镜检查的详细描述;有送检目的的说明;有患者既往胃肠镜检查结果及活检标本病理检查结果的参考;有注意事项的具体说明;有送检医师的签字及送检日期。为保证信息录入的准确与活检标本病理分析的规范化,采用病理科与消化内镜中心联网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这样病理科可以详细了解消化内镜中心医师活检的过程,取材的数量,离体时间、病理诊断分析等信息,对于取材医师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也能有所了解与指导,从而综合做出病理分析判断。
3 结果统计分析
此次对比实验采用 SPSS 19. 0 软件分析规范化管理前后病理科胃肠镜活检标本中癌的检出率,其中P<0. 05[2],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胃肠镜活检标本癌检出率的对比分析:规范化管理前胃镜活检标本癌检出率7. 86%,肠镜活检标本癌检出率为10. 81%,消化内镜活检标本中癌的总检出率为8. 73%。规范化管理后胃镜活检标本癌检出率为9. 19% ,肠镜活检标本癌检出率为11. 88% ,消化内镜活检标本中癌的总检出率为 10. 12%。得出结论:规范化管理后所有胃肠镜活检中癌的总检出率显著高于规范化管理前。
4 胃肠镜活检标本病理规范化操作指导
4.1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胃肠镜活检从取材到病理报告的出具涉及多个环节,在不断提高病理医师诊断水平的同时,必须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临床信息。一般来说在胃肠镜检查时,一些形状不规则,没有明显表现特征的病灶很难被发现,取材部位的不同病理诊断结果也会不同,而完善临床信息就是帮助尽可能地发现病灶,全面分析基础上得出病理结果。信息化服务系统规定活检申请单必须体现活检标本及取材数量,方便取材医师取材时与标本瓶上信息及瓶内标本数量进行核对。诊断医师也需镜下仔细核对标本数量和标本部位。胃肠镜检查时从食管、贲门直到幽门等,各个部位进行黏膜光滑度、收缩性、隆起情况、糜烂情况的综合分析[3]。提供患者既往病史和检查资料,让病理医师全面了解患者情况,大大提高了病理和临床对于癌的诊断吻合度及检出率。
4.2 规范标本取材与制片
相对于其他活检标本,胃肠镜活检标本组织量少,因此从取材到病理分析到病理报告出具必须严格核对信息。包括标本接收核对,取材记录核对,制片核对,诊断核对,切片档案管理核对等。信息核对到位的基础上必须督促规范取材与制片。建议采用绿色通道操作,即由绿色包埋框包埋,采用专用脱水机进行脱水,设立专人专项负责,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制片,避免出现人为原因导致的错误,最大限度保证胃肠镜活检标本的制片质量。
4.3 加强临床与病理诊断交流
鉴于规范化管理前病理分析的片面性,必须加强临床病理与病理诊断的交流沟通。实现各个科室的充分交流与合作确诊,更好地服务患者。对于可疑病变,行放大内镜检查,化学染色、超声内镜检查等[4],以此降低病变的误诊率和漏诊率。胃肠道内镜医师不断学习,以最新的内镜操作技术进行取材分析,为病理医师提供诊断参考。而病理医师也要学习内镜相关知识,了解内镜检查的最新动态和成果,辅助进行病理判断。在病理科与临床、胃肠镜科室人员的通力配合下,得出更准确的病理报告。病理科医师定期分析胃肠道活检标本的送检时间及固定情况,及时向消化内镜中心反映,以防标本延时送达耽误患者治疗。
5 结束语: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活检标本病理诊断必须走规范化管理之路。通过信息系统的创建应用,通过取材制片环节的严格核对与把控,通过临床病理与内镜检查、病理分析的信息沟通与反馈,最大限度降低胃肠镜活检标本病变的误诊率和楼帧率,帮助病理医师出具更有效的病理诊断报告,更好地服务患者。
参考文献
[1] 王准证.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与术后标本病理诊断的差异性分析[J].临床研究,2019,27 (01):131-133.
[2] 邹绍蕾.胃、肠活检标本中印戒细胞癌的形态分析与病理诊断[J].中外医疗,2017,36(10):34 -36.
作者简介:
孙彩霞(1986-),女,汉,山东东营,学士学位,全科医师,研究方向: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