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线导管在脑出血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
2020-04-19梁媛媛杨华利
梁媛媛 杨华利
【摘 要】目的:探讨中线导管在脑出血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觀察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接收的215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157例),对照组运用外周短导管,观察组运用中线导管,分析不同静脉治疗方式下的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与患者治疗满意度情况。结果:在导管留置时间、护理满意评分上,两组差异明显,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5.17%,对照组24.84%,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静脉治疗中运用中线导管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便捷性,留管时间更长,减少对患者不适感刺激,并发症更少,整体的治疗情况更为理想。
【关键词】中线导管;脑出血;静脉治疗;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193-02
脑出血属于临床常见的出血型脑卒中情况,该病与患者情绪状况、心理与生活压力、高血压、糖尿病、基因遗传等多种问题有关,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甚至有较高的致死率[1]。除了规范治疗,护理处理方法也尤为关键。静脉用药治疗属于常用方式,其中使用的导管也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体验感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接收的215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157例),对照组中,男84例,女73例;年龄从31岁至78岁,平均(56.28±3.19)岁;观察组中,男34例,女24例;年龄从33岁至81岁,平均(58.15±2.54)岁;两组患者的基本年龄、性别与病情等信息方面没有明显,有对比研究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外周短导管,观察组运用中线导管,操作如下:
确定穿刺部位,要规避疼痛、创伤、感染、血管受损以及手术区域等范围,做好检查后合理选择穿刺位置。在置管处理中,需要依照对应规范操作流程进行,严格执行无菌化管理。中线导管一般在前臂肘上贵要静脉、肱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进行穿刺[2]。导管尖端需要处于肩下部与腋窝水平等位置,目前我院统一将导管尖端置于锁骨下静脉。要做好冲封管处理。一般运用预充式导管冲洗装备,有效的减少导管感染问题。输液前可以保持生理盐水10至15ml的冲管处理,同时冲管频次为4至6h一次[3]。如果有高营养、高渗性与刺激性高的药物与营养物的输入,需要及时做冲管处理。进行脉冲冲管处理后需要运用肝素盐水进行正压封管处理。
1.3 评估观察
分析不同静脉治疗方式下的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与患者治疗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收集整理护理数据,采用spss23.0分析,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导管留置时间情况
见表1,在导管留置时间、护理满意评分上,两组差异明显,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见表2,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5.17%,对照组24.84%,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线导管置管处理需要依照患者具体情况而定,要考虑其用药的类型范围、用药时间、患者年龄与疾病状况而定。可以发现,中线导管使用可以有效的提升置管时间,同时降低并发症,患者的满意度更高,说明这种导管使用的价值较高,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而使用的外周短导管使用,在使用时间上相对更短是其显著的弊端。对于患者的血管条件也有更高的要求。对于脑出血患者而言,其治疗的时间加长,对导管时间有更高的要求。药物本身的刺激性大,对导管的品质有更高的要求,减少药物对血管构成的损伤。如果有静脉炎、药物外渗、导管阻塞等情况,需要及时更换导管,要减少导管留置时间,降低患者的疼痛不适感,减少护理工作的压力。
综上所述,脑出血患者静脉治疗中运用中线导管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便捷性,留管时间更长,减少对患者不适感刺激,并发症少,整体治疗情况更好。
参考文献
[1] 毛珍珠,胡敏,周伟, 等.中线导管在脑出血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8,18(9): 1390-1392.
[2] 卢艳,王晓.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双足与保健,2019,(19):94-95.
[3] 王利,焦晓兰.手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所致脑疝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3):5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