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黑山羊舍饲圈养管理技术与发展趋势
2020-04-19倪世恒
倪世恒
[摘 要] 海南黑山羊有牧养、舍饲和栓养3种饲养方式,其中以牧养为主。放牧羊群以20~40只为宜,羊群数量过多不易管理。羊出牧时间因天气而异,羊忌食露水,故早上露水多时出牧较迟。本文主要分析制约海南黑山羊规模养殖的问题,总结海南黑山羊舍饲圈养管理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
[关键词] 海南黑山羊;舍饲圈养;管理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S82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0)04--3
在海南省万宁市东山岭一带饲养的黑山羊被称为东山羊,属海南省地方特色品种。因海南省各市县产地和饲养方式的不同,除了常见的黑山羊,海南黑山羊还有2种独特的产品类型,分别称为东山羊和壅羊[1],主要分布在东西部沿海及东北部丘陵地区,中部山区饲养量较少。其中,东部以海口、文昌、琼海、万宁等市县为中心产区,西部以澄迈、儋州、昌江、东方和乐东等市县为中心产区,饲养量较多。近年来,由于海南省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海南黑山羊产业发展迅速,饲养量逐年增长,由传统牧养转变为圈养方式。2018年,海南黑山羊存栏68.85万只、出栏84.62万只,海南黑山羊养殖是海南省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1 海南黑山羊圈养驯化情况
目前,海南黑山羊养殖规模小,而且缺乏大型规模养殖场(合作社)的带动,养殖方式多为自繁自养,品种退化较其他地区明显。同时,随着海南自贸区、国际旅游岛的建立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海南黑山羊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且逐渐转变成对高品质羊肉的需求[1]。特别是海南省非洲猪疫情发生后,羊肉需求量明显增加,供不应求,价格逐渐上涨,养殖效益明显。
近年来,开展海南黑山羊规模饲养的科研单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和企业(海南华润五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乐东尖峰大森林牧业有限公司、海南老羊倌农业有限公司等)对海南黑山羊的圈养驯化饲养方式和生长性能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海南黑山羊驯养时间短、野性较大和饲养成本增加限制,饲养效果不明显,海南黑山羊整体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较低。为了提高海南黑山羊生产性能,很多企业纷纷引进优质品种进行杂交改良,饲养生产性能好、适应范围广的品种,大大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2 舍饲圈养优势
对于天然牧草资源丰富的地区,可采用放牧方式养羊。但此法管理比较粗放,而且冬季牧草枯萎、气温低和阴雨天气会对养殖活动造成很大的影响。舍饲圈养优势明显,具体如下。一是羊只生长发育快,料肉比提高。由于羊只减少了游走觅食活动,饲养周期可缩短1/2,养殖周期短、效益高[2]。二是加强疾病防治,羔养成活率高。采用传统饲养方法,由于黑山羊“风餐露宿”,易导致羊只感染疾病,而且不易被及时治疗,因此羔羊夭折现象经常发生。圈养黑山羊可以进行精细化管理,降低染病概率,因而母肥仔壮、羔羊成活率高。三是提高受胎率。传统饲养山羊断奶期为3个多月,如采取提早训练采食和补饲方法饲养羔羊,可使黑山羊断奶期缩短30 d。母羊1年可产2胎,也可2年产3胎,胎产1~3只,有时高达4只,达到多胎多产目的。四是黑山羊舍饲圈养可促进植被恢复,解决林牧矛盾,有利于饲草业商品化发展[2],
带动草食动物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3 海南黑山羊舍饲圈养管理技术
3.1 羊舍选址与建筑
3.1.1 羊舍选址。选址是海南黑山羊养殖中最重要的一步。具体选址时应注意避免“二高”(高温、高湿),做到“三高”(地势高、羊楼高、采光高),尽量避开西北风,而且应避开居民生活区、风景旅游区等区域,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羊场周围应建立绿化隔离带,并设置围墙或防疫沟。
3.1.2 羊舍建筑。结合海南省实际,羊舍以坐西朝东偏南为主,主要考虑海南省气候炎热、多雨、潮湿易引起眼结膜炎和呼吸道等疾病。东、西开双列式采光好,上层通风良好、干燥、光线充足、冬暖夏凉,下层光照充足、通风良好、防潮、有害气体排出顺畅。
羊舍不可太拥挤,确保养只能自由活动。每只山羊平均占有最小面积为幼龄公母山羊0.5~0.6 m2、成年母山羊0.8~1.0 m2、哺乳母山羊2.0~2.5 m2、种公山羊1.2~1.5 m2以及阉山羊或育肥山羊0.6~0.8 m2。
山羊舍外要建设运动场,运动场面积一般为山羊舍面积的两三倍。运动场应建设围墙,高度一般为1 m左右。
3.1.3 羊场配套设施设备。羊舍分类包括育肥羊舍及隔离羊舍,基础母羊舍、种公羊舍、后备种羊舍等。另外,羊舍还应包括生活区及值班室、草料加工间和贮放间、饲料加工间、兽医室及饲料库等。羊舍所需的主要设备包括运输车、收割机、粉碎机、铡草机、混匀机或TMR搅拌机等,饲喂设施有固定式饲槽和移动式饲槽。
3.2 海南黑山羊的繁殖性能
3.2.1 海南黑山羊性成熟年龄。公羊和母羊的性成熟年龄一般是五六月龄。
3.2.2 初配年龄和使用年限。公羊初配年龄为10~11月龄,母羊初配年龄为7~9月龄。母羊发情表现为鸣叫摇尾,不安心食草,或者爬跨其他羊只。母羊发情初期阴部流出透明黏液,末期黏液变成胶状稠样。海南黑山羊从发情开始到结束一般为一两天,发情周期为18~21 d;海南黑山羊的利用年限为公羊4~6 a、母羊7~8 a。
3.2.3 配种方式。海南黑山羊多为自然交配,公母养的适宜比例为1∶(15~20)。少量规模养殖场采取人工授精方式。但由于人工授精所需的设备及技术要求较高,黑山羊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在海南省尚未得到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3.2.4 发情周期。海南黑山羊一般发情周期为18~22 d,平均为20 d;发情持续期43~53 h,平均為48 h。
3.2.5 懷孕期。海南黑山羊怀孕期为145~150 d,平均147 d(如第一胎一般在4月初配种,9月初可产羔;第二胎一般在10月初配种,第2年3月产羔)。
3.2.6 妊娠分娩。海南黑山羊母羊配种后20 d不再发情的,说明其可能已受孕。羊怀孕期共5个月。受孕一两个月后,乳房发育色红润,临产前则表现为行走迟缓,腋窝下陷,腹部下垂,举动不安,时卧时起或回头望腹鸣叫,阴部肿胀、流黏液。当卧地或阴部流出透明黏液时视为快临产,户主要做好接产准备。通常,流白黏液为活胎,流红带白黏液为死胎,胎水不破为正产,胎水先破为难产。
3.2.7 产羔率。初产母羊多产单羔,经产母羊多产双羔,产三羔、四羔者较少。据312胎产羔统计,胎产一只羔的占29.1%,产2只羔的占64.5%,产3只羔的占6.4%,平均产羔率177.3%。
3.2.8 羔羊出生质量。公羔出生质量为(1.89±0.17)kg,
母羔出生质量为(1.70±0.16)kg。
3.2.9 断奶体质量。羔羊一般3月龄断奶,断奶公羔体质量(10.88±1.75)kg,断奶母羔体质量(9.35±1.43)kg。
3.3 圈养管理措施
圈养一般饲喂人工种植的青绿饲料和玉米秸秆(或青贮),同时补饲木薯、番薯、玉米、豆粕、麦麸和添加剂等原料配制的精料。每只成年羊每天一般饲喂青绿饲料+青贮料(1∶1)4 kg左右以及精料100 g左右,未成年羊根据其年龄和体质量酌量减少饲喂量。同时,定期做好防疫、免疫、驱虫和消毒工作,定期清理粪便。
海南黑山羊养殖对饲养管理技术要求严格,养殖户必须加强精细化管理。一方面,可以运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黑山羊的产羔率;另一方面,养殖场要合理配备养殖人员,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开支,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养殖积极性。在饲料喂养上,一定要减少浪费,充分利用当地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作为黑山羊的主要饲养草料。
4 海南黑山羊养殖业发展趋势
传统的黑山羊养殖是以放牧方式为主,但是海南省丘陵资源有限,放牧养殖受到限制。尽管资源受限,但是海南省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等资源,发展黑山羊圈养有绝对的优势。
4.1 海南黑山羊自然条件优势
海南省是我国最大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具有四面环海的天然防疫屏障优势,是无公害畜禽生产区。在这样的环境下海南黑山羊很少发病,一般少用或不用添加剂和药物。由此产出的羊肉是优质的无公害健康肉食品,符合现代人的消费观念,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4.2 海南黑山羊品质优势
海南黑山羊是在海南人民长期选育下,形成的适合海南省特定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的独特品种,有其独特的遗传特性以及肉质细嫩、肥而不腻、膻味小、羊汤浓稠乳白和味道鲜美等多种食用优势,市场需求量很大。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资源保护意识和资金,没有开展具体的保护繁育及提纯复壮工作。并且海南省基本上都是以“小农户分散养殖”模式饲养黑山羊,大部分农民没有科学饲养经验,不重视种羊选育,对公羊不及时淘汰更新。即使淘汰更新,大部分农民都是自家留种,近亲繁殖,造成现有黑山羊群体有所退化,生产性能下降[3]。因此,海南省迫切需要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对海南黑山羊进行有效的提纯复壮和科学的选育,在保证肉质优良的基础上提高黑山羊的繁殖性能和生长性能。
4.3 海南黑山羊定位优势
海南省四周有海洋天然屏障,其他地区的畜禽品种很难自然渗透进来。海南黑山羊的销售价格一般比外来羊高3~6元/kg,农民和企业普遍都不愿意引进外来品种进行饲养。海南省一些行政和科研单位曾引入成都麻羊、南江黄羊等品种进行饲养,但因适应性、肉品质等各种原因,未在海南省得到大力推广[3]。由于以上原因,目前海南省饲养的其他品种山羊很少,海南黑山羊杂交程度不高,血缘较纯。近几年,圈养海南黑山羊肉质细腻、气味芳香、膻味较小等优良品质没有变化,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参考文献
[1]叶玉秀.海南黑山羊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思路[J].热带农业科学,2016(10):114-118.
[2]吕爱民.浅谈黑山羊舍饲圈养管理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6(14):229.
[3]马乃祥.海南黑山羊的种质特性与生态特征[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06(1):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