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原地区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2020-04-19郑德富

乡村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核桃栽培技术

郑德富

[摘 要] 深化“三农”服务,加快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政府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为有效落实这一目标,各地以传统种养殖业为基础,以农业技术为依托,进行提产增效的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巨大成效。本文以平原地区的核桃栽培为例,深入探讨其丰产技术,以期能进一步扩大农村产业规模,提升农村经济实力,为现代化农业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关键词] 核桃;栽培技术;平原地区

[中图分类号] S66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0)04--2

核桃因营养丰富、口感较好而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在水果市场上占有较大比例。因核桃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无论山地还是平地都可栽种,当前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大面积的核桃分布。但大多数是散户种植,不具规模化,同时因栽培技术欠缺,导致核桃产量不高,难以最大化满足市场需求,也无法提升经济效益。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崔家集镇八甲村村民张玉涛在自家责任田种植0.867 hm2核桃,通过科学管理获得丰产丰收,为平原地区核桃栽培提供了较好参照。

1 平度市崔家集镇核桃丰产栽培的基础条件

核桃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其丰产所需的基础条件包括气候、光照、水分、土壤等。平度市崔家集镇地势平坦,农业基础深厚,具备核桃栽培的良好条件。当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维持在12.1 ℃,全年无霜期长达195 d,光照较充分,年平均降水量620 mm,雨量相对丰沛;土壤为沙姜黑土,土层厚度大于1 m,pH值为7.0,而且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达1.8%,非常适合核桃树生长。

2 平原地区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村民张玉涛于2011年栽植的0.867 hm2核桃都是8518品种。此品种从栽植到开花结果再到盛产期只需5 a,比普通核桃品种生产期平均缩短10 a,具有早实、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等显著特点。从其种植经验来看,平原地区种植核桃,不仅需要选择优质核桃品种,而且要注重选择优质栽培及管理技术。

2.1 整地

整地应充分考虑地形地理因素,采取多种方法进行。为防止土壤水肥流失,当地采用低床整地、挖深坑、施有机肥等措施。将地块整理成低于地表8~10 cm的栽培地,以有效锁住种植区水分。同时,采取挖深坑大穴的方式,将基坑挖成0.8 m深、1 m3大小,坑内填充各类有机肥,确保坑内松软土层、适量复合肥且压实灌水;坑内外保持0.2 m的高差,以防止雨季土壤肥力流失[1]。

2.2 栽植

核桃树宜在初冬或早春定植。首先,起苗时优选壮苗,并先行施水软化土质,以避免幼苗根系受损,并让幼苗须保留一定胎土和水分。起苗后,对幼苗根系进行修剪,剪平主根,修断侧根,去除杂根、伤根及病根,再将处理后的苗木先于清水中浸泡6 h,再于1∶300的石硫合剂水溶液中浸置1 min,施加生根粉待植。其次,栽植时先在定植穴处挖小坑,把幼苗置于其中,平铺大小根系以软土掩实,掩土深浅高于幼苗原土位4 cm,低于周边6~8 cm。然后浇满水直至浸润透彻,并及时覆土压实,大概15 d后进行第2次浇灌,以后视情况适当浇灌。

2.3 栽培管理

2.3.1 加强低床维护。栽植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检查确保基坑低于地表高度,确保雨季低床体的完整性,及时修补被冲毁的低床,以保障基坑能有效储水和预防水肥流失。

2.3.2 采取间作模式。利用核桃树林下空间,实行立体种植。对1~3年生幼树,在其下间作花生、蔬菜、大豆等作物,林下3 a后每年可养公鸡2 000只,食草捉虫,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利用翻耕作物来治理杂草,有效调节土壤有机质,增强土质活力,促进核桃树健康生长,获得多元经济效益。

2.4 追肥

施肥标准依据树龄分为3个:①1~3年生幼树667 m2施基肥约1 500 kg、化肥50 kg;②4~6年初产树667 m2施基肥2 500~4 000 kg、化肥75~100 kg;③七年生以上成龄丰产树667 m2施基肥0.5万kg以上、化肥100 kg以上[2]。施肥最好采取穴狀方式,即在树冠滴水线外挖3~5个宽25 cm、深35 cm肥洞,施肥后覆土浇灌。之后可将作物秸秆、杂草等覆盖于核桃树树盘内,覆盖厚度一般为20 cm,再盖以部分泥土。此法持续实施3 a即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地力,又可防寒保温。另外,依据核桃树生长情况,分为3个阶段对核桃进行及时补肥,第一阶段为花开前追补氮肥提高萌芽率;第二阶段为盛花期,补施尿素、硫酸锌、磷酸二氢钾等以延长花期,提高授粉及坐果率;第三阶段为果实膨大期,施加氮磷钾复合肥,促进果实生长,提高果实品质。

2.5 整形修剪

2.5.1 幼龄树整形

2.5.1.1 合理定干。依据核桃的品种特性、立地条件、土质肥力及树下间作等实际情况来确定主干高度,8518这种早实品种结果早、树体较小,定干时将主干高度保持在0.8~1.2 m。并在定植当年发芽后,及时去除主干以下的全部侧芽,未达到定干高度的顺延至第2年,若顶芽坏死或生长残缺,可予以去除并选留壮芽,待达到整形高度时再进行定干,定干结束后再依据树形长势逐年选配各部位主枝。

2.5.1.2 培养树形。树形培育采取分层形和开心形2种。分层形主枝确定3个层次,从下到上留枝数量分别为3、2、1枝,水平夹角为120°,基角为50°左右;二三层基角最小定位45°,着生部位插空生长,层内距保持在25~30 cm;为确保树冠通风和采光良好,一二层间距为1.5 m,二三层间距为1.0~1.2 m。开心形无中心主干,保留三四个侧干并使其呈四周分散布置。早实核桃三四年生时,在定干高度以上以不同方向预留三四个状枝或壮芽,各主枝基部的垂直距离保持在25~40 cm[3]。

2.5.2 初果树修剪。初果树修剪仍以培养主侧枝为重点,利用辅养枝早期结果的特性,培养结果枝组,增加结果量,修剪时采用先放后缩的方式,解决结果部位外移的情况。早实核桃的二次枝,使用摘心和短截技术,壮大结果枝组。贴近枝条基部修剪,不留桩,及时疏除弱枝、残枝和病枝。对长势较弱的下垂枝,使用回缩、抬角的修剪技术,在更新树冠和复壮结果枝时,在长势好的分枝前下剪,或者向前位移一两个分枝修剪;对长势一般的下垂枝应积极向结果枝组培养,而长势较好的下垂枝应继续培育壮大。

2.5.3 成龄树修剪。成年树易出现隔年结果现象,修剪以调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为主,一般在采果后10月前后叶片尚未变黄之前进行修剪,主要裁剪枯枝、残枝、病害枝、过密侧枝,增加树冠透风性和采光度。还要注意处理好结果枝、辅养枝、背下枝的相互关系,做到主副协调、内外密度适中。

2.6 病虫害防治

核桃病虫害防治需要践行防治结合的原则,防治方法一般包含物理、化学等多种方式。首先,物理防治主要是采取人工防治方法进行病虫害集中防控,包括冬春清园、布设防杀装置等措施。例如,清园时将染病的树枝、落叶、病虫僵果进行集中焚烧和深埋,减低病害复发率;利用成虫趋光和假死习性,在晚上用黑光灯对其进行引诱捕杀。其次,化学防治主要是运用化学药剂进行喷施,达到除害灭虫的目的。于每年4—8月喷布杀虫杀菌剂四五次,喷药要做到周到严密、不留死角,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3 丰产成果

因选用了优良的8518品种,加之运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2014—2019年园区核桃产量获得连续增长,经济收入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如表1所示。

4 结语

核桃种植既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推广核桃树栽培是有效提升农村经济实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平原地区种植核桃既要考虑气候条件,又要考虑地形地理因素、提升栽培及管理技术,还要善于运用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促进核桃树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石大强.河南地区核桃丰产技术探讨[J].农家之友,2010(3):27-28.

[2]郭城冰.平原地区核桃丰产优质栽培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8(11):68-70.

[3]锁喜鹏.洛阳地区核桃丰产技术[J].技术运用,2016(4):23.

猜你喜欢

核桃栽培技术
热胀冷缩巧取完整核桃
猴子拾核桃
巧剥核桃
多功能漏斗型核桃夹
核桃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