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2020-04-19商雪华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有效性研究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商雪华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出的新的要求。有效教学的思想已逐渐渗透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这不仅对教师的教学形式带来新的变化,还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新的提升。然而,在部分地区的教学中,仍然存在学生“理解不了”“不想学”等现象,严重阻碍学生的基础发展。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是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知识学习的主要学科之一,对学生的数学意识、计算能力、理性思维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以书面讲授、习题练习为主,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和主体思想的培养,导致学生在知识的吸收和转化过程时存在费事低效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因此,本文从创设生活环境、巧设课堂提问、把握学生主体三个方面对此进行策略分析。

一、创设生活环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将生活中的事件导入到课堂环境当中,将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此外,生活环境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体会到数学在实际中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生活环境,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探求心理,从而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保持主观意识,提升学习质量。

例如,在“位置与方向”的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方位的理解,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所熟悉的校园场景投影到屏幕之上,让学生在直观的画面中,加深对方位的理解。学生看到日常学习中的学校环境,都兴奋地竖起脑袋进行辨认活动。“这是图书馆,这是教学楼,这是大门口。”学生都积极踊跃地说出自己所认识的建筑,这时,我将东西南北的方位词语导入其中,让学生以更加专业的词汇运用其中。通过对生活环境的构设,不仅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还使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更加容易。

二、巧设课堂提问,巩固学生学习基础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还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升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能力。同时,将问题进行延伸,还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得到发散,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巧妙设置提问环节,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有效的思考,从而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数学的运算能力。此外,教师还应注意问题的难度,避免学生“不会”“简单”等无效的设问现象。

例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初步掌握两位数相乘的运算法则,为了检验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我根据学生的学情变化,设置以下问题:

1.计算题

23×12=______;34×29=______;33×11=______;56×25=_____。

2.应用题

(1)小明去水果店购买水果,苹果1盒有12个,1盒价格是23元,橘子1盒有10个,1盒的价格是12元,鸭梨1盒有6个,1盒的价格是24元。请问,小明如果购买12盒苹果、13盒橘子、14盒鸭梨总计需要多少钱?

(2)根据上题,请计算出12盒苹果、13盒橘子、14盒鸭梨各自的合计个数是多少?

(3)根据上题,小明发现购买的水果不够,又加了3盒苹果、4盒橘子、5盒鸭梨,请问,小明总共购买水果单品的个数是多少?

通过对课堂问题的灵活设置,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起到巩固,还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散,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把握学生主体,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因家庭因素、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知识的接受和转化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程度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这对学生的基础培养产生阻碍作用。如果不及时纠正和引导的话,将会是学生产生厌烦、抵触等心理活动。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生主体,注重学生的差异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开展有效的引导和教学计划,从而在满足学生个体基础发展的同时,增强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面积”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个体基础的差异表现,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活动,通过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的形式,打牢学生个体的数学基础。此外,在合作学习的同时,我还设置一些探究问题,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1.红星建材店购置一批长方形瓷砖,这种瓷砖的长为80厘米,宽为50厘米,请问这种瓷砖的面积是多少?

2.兴华公园的中央有4个一样大小的正方形花坛,其单个花坛的变长为80厘米,请问这4个花坛的总面积是多少?

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的方式,在兼顾学生个体基础发展的同时,还能增强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合理设置教学环节、科学引导学习方向,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这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具有主观意识,还使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得到增强。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有效反馈,及时掌握教学动态,从而为下一步的策略实施做好“提前亮”的准备。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希望广大教师,从学生基礎出发,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形式,准确把握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文艳.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2018(34):189-189.

[2]纪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途径探索[J].学周刊,2017(17):121-122.

猜你喜欢

有效性研究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