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学校管理的相关措施探讨

2020-04-19林声奇

神州·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改善措施现状

林声奇

摘要:在农村小学的工作中,做好学校的管理既是平常的工作,也是很重要的工作。目前农村小学的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本文认为只有加强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健全相关制度,注重人文关怀,加强沟通交流,才能提高农村小学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农村小学管理;现状;改善措施

在农村,小学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经济条件、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最为缓慢的地方。国家针对农村的教育发展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目的是想促进农村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从而跟上现代教育发展的步伐。只有发展好农村的教育,我国的教育发展才真正的取得了成效。发展好农村教育的关键,就是抓好小学的教育,加强小学学校的管理。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明确学校教育的发展理念,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决策,提高小学学校的管理水平,才能达到教育本身的目的,培育出更多的人才。

1、当前我国农村小学学校的现状分析

随着相关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政策的落实,农村的小学的教育水平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相对于以前来说,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学校管理的难题,这与农村小学一直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目前小学学校的管理工作面临很大的考验。

1.1管理的理念、模式落后

虽然实行教育制度改革很多年,但是由于受到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农村的教学管理中,传统的旧观念还是存在,特别是在小学。这体现在学校的行政管理和教职工管理上,没有依法治理的理念,也缺乏民主管理的思维,一般所有事都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在对教学进行评定时,都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老师教学水平的依据。在学校的整体管理理念中,还是以书本的知识学习为主,思想上的教育、实践能力的培育等素质方面的教育十分欠缺,仍然是应试教育的传统管理模式。

1.2学校管理的效率不高

由于资源有限,使得在小学的日常管理中,人员配备不够,很多人老师一个人要担任很多职位的工作,有的老师除了要带课以外,还要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由于老师的数量有限,工作的精力也有限,使得学校的管理工作开展的比较艰难。同时,由于学校的管理模式比较程序化,很多都是传统的管理模式,有些是借鉴的别的学校经验,可能会不符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学校的管理工作开展起来事倍功半,管理的工作效率不高。虽然学校在管理工作上都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很多工作都很琐碎,没有办法根据规章制度去开展,同时在管理中还存在着工作方式僵化,与时代发展脱轨等问题[1]。

1.3制度不完善

在农村的小学中,普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有些学校虽然制度比较健全,却因为配套的管理资源缺失而无法有效的执行。在管理中,缺少对于教职员工的激励机制,有些还停留在理论的阶段,这都使得学校的管理效率不高。

1.4缺乏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除了一些基础设施的欠缺以外,在很多农村的小学,还存在着教师职业道德缺乏的问题。很多老师在平常的工作中,比较关注自身的发展以及利益,缺乏对于学校的认同感,工作中没有从学校整体的发展去开展,缺乏自我提升的意识。对于学校的管理者来说,对于学校的管理比较注重学生的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而没有从全面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去规划学校的管理,这使得学校的管理比较程序化,过于追求功利,从而使得校园的人文环境不好,教师缺乏教学创新能力。我国的教育也是采用的行政化管理方式,这使得学校的管理者在管理中自主的教学权力被剥夺,学校的管理都是跟着政策走,与学校的教学实际相脱离,缺乏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了解,从而使得学校的管理效率不高[2]。

1.5与外界交流少

由于地理位置、交通等原因,使得很多农村的小学与外界的接触不多。这使得农村小学的管理长期缺乏与外界的沟通,学校的管理者只能去学习别的学习的经验,或者是从书本上获取管理的知识。由于与外界缺少沟通,学校的管理方法比较落后,使得教学目标很难实现,学校的教学缺乏特色,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2、提高农村小学学校管理的措施

2.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在中小学树立起来来了。作为农村的小学,也要树立这个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在教学中,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通过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管理中应该运用多种方法,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优势,使学生在自我学习中提高能力,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要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到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当中,通过提升管理的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农村小学的管理中,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对被管理的对象做全面的了解,只有了解老师、学生的情况和需求,才能提高管理的成效。

以人为本,首先要以师为本。在教育中,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教育的执行者,是教育发展的基础。优秀的教师队伍对于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關键的作用。虽然老师在学校担任者传播知识、教导学生的重任,但是在生活中他们也是一样的普通人。所以在学校的管理中,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加强对于老师的关注,了解老师的诉求,提高老师的工资待遇,保障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在工作中没有后顾之忧。还要提高老师的专业技术,通过定期开展培训,组织老师外出学习,加强老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通过与老师的沟通,拉近学校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调动老师的教学积极性,才能把学校的各项工作做好。

其次,要以学生为本。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老师应挖掘和发挥出学生的潜力,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通过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能以成绩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学生水平的高低,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提高自我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3]。

2.2完善管理制度

在小学的管理中,要完善好相关的制度,才能促进学校的管理。要建立校长责任制,组织成立由学校党组织、校长和老师代表组成的管理机构,由于在小学教学中,很多决策都是由校长制定的,因此要通过成立的组织维护校长的决策和指挥的权威,提高学校管理层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要确保学校党组织对于学校各项工作的监督权力,确保民主管理与监督落到实处[4]。同时要保障学校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据相关制度法规规范教职工的权利。老师要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对于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积极献言建策。通过各方的合作,各司其职,共同把学校的管理制度完善,为学校的管理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2.3注重学校的人文关怀

农村的小学,普遍都会存在资金不足的难题,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主动向有关领导部门寻求支持,向当地地方政府寻求帮忙。同时要对资金进行合理的运用,保证每一笔资金都用在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上。要加强对于教职工的关心,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也要在思想上帮助他们,尊重他们的工作,对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要积极征求学校各方的意见,并让大家都参与讨论,发扬民主的精神。在进行奖励、提拔时,要尽量注意照顾到一直在基层工作的人员,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2.4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

我国农村的小学普遍交通都比较闭塞,所以很多学生缺少实践的能力,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比较弱。小学生在思想上充满了对于未来美好的向往,但是地理位置、交通等原因使得他们与外界的沟通比较少,而且现在很多小学都实行的是封闭式管理,这更加减少了他们与外界的沟通[5]。因此学校要采取多种方法来加强学生与外界的沟通交流,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让学生接触到国家的时政信息,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让学生在旅行中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同时老师在讲授课本知识时,可以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他们明白学习知识的用处和意义。也要为加强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明白学校也是一个小的社会,只有在学校好好学习,与同学多相处交流,以后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老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解社会各个职业的工作,让学生对于社会有更多的了解,通过老师的教育与引导,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结语

通过对农村小学学校的管理的相关措施的探讨,对此还需要学校的管理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多做自我总结,多做创新,才能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麟邦.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 (08):6-7.

[2]马安超.小学学校管理决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18 (13):31-32.

[3]鞏清志.激励机制在小学学校管理的实践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 (07):17-18.

[4]崔华兵,李刘玉.以“三全”求解学校管理“方程式” ——河北省涉县固新中心小学学校管理创新与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2019 (12):21-22.

[5]付志文.当前小学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与措施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 (46):49.

猜你喜欢

改善措施现状
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分析
新形势下提升供电所供电管理水平的实践思考
谈当前农机具存放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浅谈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