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2020-04-19刘少芳曾金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年34期
关键词:个体化服药依从性

刘少芳 曾金秋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福建莆田351100)

血液透析是常用于治疗中期或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手段[1],它的原理和人体肾脏的功能相似,只不过它是将人体血液引出体外,通过血液透析装备,代谢废物,过滤有害物质和水分,再将血液引回人体的一个循环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并发症,例如感染、高血压、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体外循环凝血等[2],其中高血压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高血压会极大影响患者血液透析的效果及预后,因此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正常水平是护理的难点,需要时刻监测患者血压,并定时记录,观察血压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等,所以个体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血液透析患者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旨在研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血液透析患者88 例,随机分为两组,设立对照组和观察组,每44 例为一组,这些患者的年龄在 40-76(58.4±2.6)岁之间,透析时间6-54 个月,平均(36.6±1.4)个月。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为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2)本次研究已告知患者及家属,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其他重大疾病者;(2)沟通及认知功能障碍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 例患者分为两组,每44例一组。对照组:男:女=23:21;年龄:40-75(57.6±2.3)岁;透析时间 0.8-52(36.4±1.1)个月。观察组:男:女=24:20;年龄:42-76(57.2±2.5)岁;透析时间0.6-54(36.8±1.3)个月。组间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 法

所有研究对象做血液透析治疗,并对血压进行控制。

对照组采取常规高血压血液透析的护理方法,定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记录,注意透析设备的运转,及时倒掉废液、更换营养袋,监测血压,控制血压,遵医用药,指导其如何应对不良反应的发生。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护理干预。(1)健康指导:为患者介绍主治医生及管床护士,以简单的语言耐心告诉患者及家属血液透析的原理、重要意义及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相关措施,告知患者高血压的相关知识,药物控制血压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体重。(2)心理护理:长期接受血液透析且伴有高血压的患者,疾病对他们身心施加了极大的折磨,因此他们不免有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帮助患者改善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状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促使患者积极面对血液透析并配合治疗,鼓励患者融入社会,培养兴趣爱好,以转移疾病的困扰,从而提高生活质量。(3)活动及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及家属合理饮食,控制每日饮水量及摄食量,增强患者食欲以保证营养物质的摄入,指导患者床上活动,帮助患者定时翻身,以免皮肤受到损害,患者居家时,告知患者及家属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运动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也要注意休息。(4)用药护理:告知患者及家属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等信息,指导并监督患者正确用药,告诉患者自行停药或减药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定期评估患者的服药依从性[3],对药物服从性评估较差的患者进行相关的个体化护理干预,以帮助患者合理、正确用药。

1.3 观察指标

通过检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并观察其变化,使用我院自制的服药依从性的测评表来评估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测评表总分100 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服药依从性越好,优秀为85-100 分,良好为70-84 分,较差是70 分以下,优良率是优秀与良好的总和与总例数之比。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采用SPSS20.0 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的是χ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以表示,选择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的变化

在护理前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血压都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且降至了正常血压水平(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

对照组服药依从性的优良率为29(65.91%),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39(88.64%),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的变化(,mmol/L)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的变化(,mmol/L)

组别 例数(n) 舒张压 收缩压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44 44护理前105.26±5.64 105.39±5.77 0.107 0.915护理后96.78±7.58 86.41±7.76 6.341 0.001护理前160.46±6.26 160.62±6.15 0.121 0.904护理后148.07±8.21 132.18±8.02 9.184 0.001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n(%)]

3 讨 论

血液透析就是应用血液透析的设备通过弥散、对流、吸附等进行物质交换,滤掉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及多余的水分,是一项风险较高的治疗措施[4],因此在透析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动态变化,一旦发生透析膜破裂、体外循环凝血、高血压等并发症,紧急采取相关措施,以免对患者造成严重的损害[5]。血液透析并发高血压是血液透析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它会增加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风险,患者血压的升高增加了心脏的负荷,对肾脏也会与所损伤[6],因此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对延长血液透析及预后是极其重要的。个体化护理干预通过对高血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安抚患者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从而促使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积极配合治疗[7],护理过程中实时监测并记录患者的血压,监督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切不可自行停药或减药;定期评估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对依从性差的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原因,并告知患者药物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再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用药的时间、方法、剂量及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措施[8]。

由本文研究可以知道,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前血压相近,护理后,两组患者血压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更大且降至正常。对于服药依从性的调查,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优良率为29(65.91%),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率为39(88.64%)。

综合以上内容,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高血压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当中。

猜你喜欢

个体化服药依从性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个体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服药不能猛仰头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