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概念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思考与尝试

2020-04-18曹艳徐铭遥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音乐学科单元设计大概念

曹艳 徐铭遥

【摘 要】大概念是近几十年里被受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思想。大概念教学所传递的是“一个学科领域中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学科内容”,同时大概念的表现形式包括学科内容、学习主题、重要原理或知识点、主要观点。单元教学是近些年被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地,单元设计更被认为是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但“教学单元”并无统一标准,单元有大小,当下普遍关注的“大单元”也具有相对性,且与大概念紧密相关。

【关键词】大概念;核心素养;音乐学科;单元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0-0192-02

大概念下的教学具有包容性、本质性、抽象性。在这样严谨的统筹下,大概念教学对一线教师的备课、教学、课后反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开展大概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呢?笔者以人音版三年级下册为例,对此做了以下思考与尝试。

一、以知识点为导向,单元重组

音乐学科本身具有独特性,内容较独立与多角度,很多音乐教材是以人文性的单元主题为主,内在的逻辑性不够强。以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为例,进行以知识点为线索的单元重组优化,将本册书里8个单元的内容整合重组为6个单元[1],以乐谱中的“记号”、民族音乐、声乐作品中的演唱形式、多变的节奏元素、跳跃的音符、世界多元的音乐形式等主题开展教学。每一个单元有相同的教学目标,以每节课不同的授课难度以及多元的形式,让学生针对这一知识点进行综合的体验、感受、理解并应用,最后形成自己对该知识的系统概念。(表1为重组后的单元及教学目标)

二、纵向知识梳理,单元之间优化过渡

在构建新的单元时,除了对本册书的内容给予一定的梳理、归类外,还将思考纵向知识之间的过渡课设计,其中包括一个单元内的重难点课之间的过渡关系,将知识点贯穿整个单元。但是在授课过程中,从了解、体验、探究到应用,教师需要有严谨的逻辑性,把握课程的难易程度,形成层层深入、由浅至深的教学安排,同时围绕着知识点和学生掌握的情况,逐步从引领式教学模式转换成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2]。

在本次单元重构中,除了注重课堂时间的逻辑性外,也注重纵向的内容联系。每个单元的最后一节课尤其重要,如何通过过渡课将知识迁移到另外一个内容也更加关键[3]。本册书选择了5节课为单元间的过渡课,如第二单元最后一节课《卢沟谣》的设置,《卢沟谣》是具有爱国主义的歌唱曲目,同时它的曲式结构为三段体。在本课中,学生需熟练运用第一单元学习的连线、延音线等音乐符号,并接触齐唱、合唱两种演唱形式。这两种演唱形式对学生着重学习第三单元“声乐作品中的演唱形式”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快速学习下一个主题单元,并且也能将上一个单元的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其中。

三、单元主题引导单元学习目标

以一单元为例,重组后的单元由5个课时组成,第一节课以复习梳理跳跃反复记号为难点内容,第二、三节课以反复记号DC为主,两者都是反复记号,但是在意义上有很大的区别,所以需在对比中学习。第四节课是了解新知识——连音线。在学生消化新的内容后,第五节课将连音线与延音线对比学习,有利于学生有效区分。

四、多样化体验实施教学

重组后的实践教学使得课堂教学目标更加清晰与明确,但是同样也会使授课教师走向另一个误区——一味进行知识性的讲授与训练,这样容易使学生失去对音乐学科的兴趣。如何将教学目标潜移默化地带入课堂,使学生在保持浓厚的兴趣的同时扎实掌握学科要点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认为教师应关注每一个环节的设置。

(一)课前体验律动

课前的5分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良好且巧妙的导入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快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音乐课堂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音乐具有良好的牵引力,适当的音乐与律动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状态,愉悦的心情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感受后续的学习环节。

在本册书的教学中,可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以及每一节课程的设计,结合奥尔夫与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进行课前2分钟的热身律动。教师从4个环节设计入手,第一个环节设计的角度是本节课中有特色的人文景观、乐句感知力练习、有特点的节奏练习、稳定拍子训练、长短音的体验等,依据本节课乐曲的特点进行提取。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学生体验的方式,可以为发声练习、声势律动、特色乐器体验。第三个环节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多为合适的音乐、特色乐器的演奏示范、开展合作式体验前的分组安排。最后一个环节是如何进行,也就是具体的过程,这个过程应是丰富多彩的。这个环节要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听辨能力、合作能力,为后续的教学铺垫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多维性评价机制

在以往的音乐课程中,教师总认为评价体系是针对学生的,从发点便只盯住学生,而忽略教与学是一个整体的综合反应。所以课程评价应该是多维的、立体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客观与实际。

(三)学生学习维度的观察点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最终良好的体验是教师教学的目标。教师除了要看到最后的结果外,还要了解学生前期的准备,课前的准备包括情绪与知识。同时教师还应掌握学生的倾听情况,有多少学生认真倾听,并且可以回答相应的问题,倾听时有哪些辅助行为,如做笔记等。

(四)教师教学维度的观察点

教师需要关注环节的开展是否顺利、教学目标是否完成、特色环节的完成情况等。还要关注授课中教师讲解的效度、教学辅助工具在示范中呈现的情况、课堂秩序以及课堂的组织优化。

(五)课堂文化维度

教师要整体把控课堂状况,如学习目标是否符合认知规律,用怎样的问题驱动教学的发展,学生在哪种情况下会独立思考,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差异,课堂中的哪些规矩和学习习惯会支持学生增加思考等行为。还要在课堂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如课堂中的话语怎样、师生的教学参与情况。

五、课后资源推送,拓展学科视野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教师有了丰富的教学辅助资源。对此,教师应思考哪些资源更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融合学科之间的知识。教师应主动构建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有效引导学生领悟学习的意义,从而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

六、课例实践

欣赏《小狗圆舞曲》时,请学生随旋律模仿小狗的行为。目的是让孩子专注听音乐,这运用了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原理,让学生通过动作与音乐的结合更深地感受、体会音乐的美,分辨音乐中的高、中、低音,节奏快慢,强弱声音。

总之,大概念教学可以实现教师教得少、学生学得多,是走向“轻负担高质量”的门径。大概念将对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产生深远影响。围绕大概念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固然有优有劣,但都是为了突破常规教学,提升教学有效性,使学生越来越热爱音乐,更懂得音乐,更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郑葳,刘月霞.深度学习: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进[J].教育研究,2018(11).

[2]李刚,吕立杰.大概念课程设计: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课程架构[J].教育发展研究,2018(Z2).

[3]刘徽.深度学习:围绕大概念的教学[J].上海教育,2018(18).

【作者简介】

曹艳(1973~),女,汉族,本科,高级教师,艺术学术主任。研究方向:唱歌教学、体态律动教学、欣赏教学。

徐銘遥(1991~),女,蒙古族,硕士,小学音乐教师。研究方向:民族器乐演奏。

猜你喜欢

音乐学科单元设计大概念
基于大概念的中高年级现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
以大概念的理念引领高中物理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基于对学科教学特质的把握
基于FPGA与ARM的智能合并单元设计
情商教育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师生互动实践
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与研究
“国培计划”音乐学科教师培训内容的优化
浅谈音乐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
八年级英语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
运用信息技术,让音乐课堂活力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