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发展中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掠影

2020-04-18

中国音乐 2020年3期
关键词:音乐史史学音乐

王国维曾在其《宋元戏曲考》中提出了“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用以指明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学作品所具有的不同时代特色。这句话后来衍生出多种变体,用以表明不同时代中产生的不同文化事项,如“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叙事”(傅修延语)、“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艺,一时代也应该有一时代之文艺本质属性”(丁国旗语)等。李大钊在其《史学要论》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①李大钊:《史学要论》,载《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文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5页。,强调历史研究要与时代同步。就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而言,其作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学科专业从近代发轫以来,在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今撮其概要,分四部分论述,一览其自身学术脉络,二观其与时代之关系。

一、20世纪20年代-1949年

我国古代历代正史、政书、类书等官方文献中有记录音乐的传统,大量私人撰著的笔记小说、稗官野史中也会记载音乐事项,于是有了卷帙浩繁的音乐史料留存于世。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音乐史学研究则要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20世纪20-40年代中国音乐史学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以“中国古代音乐”为研究对象,产生了一批音乐通史性著作。如:叶伯和《中国音乐史》上卷(1922年)被认为是“我国第一部近代意义的科学音乐史著作”②秦序:《中国传统音乐“第三次断层”与理论话语体系重建》,《中国音乐学》,2018年,第2期,第12页。另注:丁纪园:《沉渊之珠 开山之作—顾梅羹〈中国音乐史〉的发现经过及内容介绍》认为顾梅羹1919年撰述的《中国音乐史》(1920年初春石印线装成书)当为20世纪编撰最早的中国音乐史书,《音乐研究》,2015年,第3期。;其后还有童斐《中乐寻源》(1926年)、郑觐文《中国音乐史》(1929年)、许之衡《中国音乐小史》(1930年)、王光祈《中国音乐史》(1934年)、缪天瑞《中国音乐史话》(1933年)、萧友梅《旧乐沿革》③《旧乐沿革》是萧友梅为上海国立音专学生开设“旧乐沿革”讲座时的讲义,时间有1938年、1939年两种说法,见郑祖襄:《中西音乐比较之下的寻根之作—重读萧友梅的三部“中国古代音乐史”》,《音乐研究》,2013年,第5期。、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1944年撰成)等。这些著作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音乐史学研究新局面,其中尤以王光祈《中国音乐史》、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最为突出。

自1840年我国进入近代历史以来,国内时局动荡纷乱,陷入内忧外患之境地,整个社会又处于西方文化强势入侵的氛围之中,“反帝反封建”“救亡图存”相继成为时代主题。在国难当头之际,中国的知识分子将目光投向了西方,或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或期望“全盘西化”彻底变革,或主张立足本位进行改良。当然,亦有不少人要求固守传统。在寻求救国之道的不断尝试中,面对异文化的汹涌而至,前辈先贤们看到了音乐艺术的力量,做出了研究中国音乐历史的理性选择。比如,主张“音乐救国”的王光祈在其《中国音乐史》“自序”中直言:“尤其是先民文化遗产,最足引起‘民族自觉’之心。音乐史,亦先民文化遗产之一也。其于陶铸‘民族独立思想’之功,固胜于一般痛哭流涕,狂呼救国之‘快邮代电也’。”④王光祈:《中国音乐史》,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第2、3页。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音乐史学研究肇始于此时,正是符合时代之要求。虽然没有统一国家政府力量的引导支撑,但这种自发的学术选择正体现了时代背景下学者们的使命担当。而且,此阶段的学者大都立足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本位进行中国音乐史学研究,这或许是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使然。

二、1949年-1977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至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还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与之相对应,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在这一阶段亦有新的特点。

1.国家重视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民间音乐搜集整理工作助力音乐史学研究

建国初期,国家延续了延安时期的文艺政策传统,十分重视民族民间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给予了民族民间音乐搜集整理和音乐研究工作很大支持。自20世纪50年代始,以杨荫浏、曹安和等人为代表的音乐学家们进行了大量民间音乐调查搜集工作,如:对湖南浏阳祭孔音乐的调查,对全国琴谱琴人的普查⑤1956年,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文化部、民族音乐研究所派出三人小组对全国琴谱琴人进行专项调查,先后发现明代的《神奇秘谱》《西麓堂琴统》《琴书大全》《浙音释字琴谱》及清代《琴苑心传全编》《异同集》等珍贵的琴书谱,共采集到100多种版本,以及60多位琴家200多首琴曲的实际演奏。,对无锡盲艺人阿炳音乐的采录,对西安鼓乐、北京智化寺音乐、山西五台山音乐、福建南音等乐种的考察,以及对少数民族音乐的调查采访⑥如:1956年以来对云南丽江纳西族古乐“白沙细乐”“洞经音乐”的采录,对新疆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的记录整理。等。这些调查采集了大量珍贵的音响资料和谱本,为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支撑材料。可以说,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天然就与中国传统音乐考察有着密不可分之关系。1954年3月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今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前身)成立,下设有古代音乐研究室,以杨荫浏为代表的诸多学者依托丰富的传统音乐资料,着力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比如杨荫浏就曾参照西安鼓乐、山西八大套、智化寺音乐,译解了南宋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并与阴法鲁合作完成了《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此外,各专业音乐院校和艺术、师范院校音乐系科中普遍开设了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程,老、中、青学者协同工作的古代音乐史教学、研究队伍初步形成。

2.少数民族受到重视,其音乐文化也得到关注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方针政策,少数民族得到尊重,其音乐文化亦为学界所关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民族政策指导下进行的少数民族识别调查工作,同时促进了少数民族音乐资料的搜集整理。比如,1950年创刊的《人民音乐》即于1951年推出了“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专号”,刊登了一些介绍、研究新疆等地民间音乐的文章。而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成果,亦被吸收到音乐史学著作之中,如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册)的明清部分,就介绍了新疆木卡姆、藏族囊玛、纳西族白沙细乐等少数民族音乐。

3.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音乐史学工作者努力学习并运用

马克思主义自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亦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社会各界的指导理论。音乐史学界也不例外。以杨荫浏、李纯一等人为代表的音乐史学家们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尝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进行音乐史研究。比如李纯一《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一分册)将文献材料与考古材料审慎互证,对先秦时期的中国音乐进行了史学的研究。再如杨荫浏完成于此阶段但出版于1981年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即是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研究实践的成果,显示出建国初期学者们尝试转变史学研究观念的努力。

4.建国初期新开端,中国音乐史学研究注重基础工作

经历了民主革命时期的艰难曲折后,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各学科专业相继进入新开端,基础研究工作得到重视。中国音乐史学界亦同样进行了大量有益于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例如,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对故宫博物院等单位收藏的编钟、编磬、埙等古乐器进行了测音研究,建立了古代音乐史料陈列室,先后出版了9辑《中国音乐史参考图片》⑦秦序:《半世纪以来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第2期,第10;6页。;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音乐书目(初稿)》(1961年),内收1840年以前音乐书、谱约达1400余种,是“中国第一本音乐史书目”⑧秦序:《半世纪以来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第2期,第10;6页。;查阜西编纂《存见古琴曲谱辑览》,是古琴曲目和解题的汇编,收有当世所存3000余首古琴曲目等,他与管平湖、吴景略、姚丙炎等琴家对古谱的整理发掘工作,丰富了中国古代音乐史曲例。其他的学科建设基础性工作还有史料整理、专题目录编纂等,不一而足。

5.十年曲折发展历程,音乐史学研究遭遇冷境

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受“左”的思潮和“反右派”“大跃进”等政治运动的影响,“破旧立新”“厚今薄古”观念风行于社会,传统文化整体上受到极大冷落,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与传统音乐一样遭遇冷境。这一时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几乎停滞,即便有少量研究成果出现,也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比如李纯一先生1974年曾发表文章,指出“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必须深入批判孔丘的反动文艺思想”,并对孔子“克己复礼”的礼乐观念进行了批判⑨李纯一:《批判孔丘以“克己复礼”为中心的反动礼乐观》,《考古学报》,1974年,第1期。。该文与他在20世纪50年代所写《孔子的音乐思想》⑩李纯一:《孔子的音乐思想》,《音乐研究》,1958年,第5期。一文中的观点大不相同。相较而言,后者相对更为客观,而前者则明显带有时代烙印。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音乐史学研究遭遇冷境,但20世纪70年代一些重要考古遗址的发掘和对先秦音乐文物的调查研究,如1972-1974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和1978年曾侯乙墓的发掘,出土了大量乐器实物;1977年吕骥、黄翔鹏等人对晋、陕、甘、豫四省音乐文物的调查测音等,大大丰富了八九十年代乃至如今的音乐考古学、音乐史学研究资料与研究论题。

三、1978年-1999年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学术界“实事求是”的优良风气逐渐恢复,新的外来文化、学术理念进入中国,新技术伴随经济的发展不断进步,和平稳定的政治局势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环境。如此这般的时代特性体现在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上,即有了如下表现:

1.反思、批判的成果增多,学术争鸣现象常见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自由,也促进了思想上的自由。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界批判反思与学术争鸣类的文章数量骤增,其中既有对史学观念、研究方法等学科建设理论的反思,也有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批判,还有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展开的争鸣。比如冯文慈先生在对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的系列择评中强调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深化了对唯物史观的认识⑪参见冯文慈:《崇古与饰古—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择评》,《音乐研究》,1999年,第1期;《雅乐新论:转向唯物史观路途中的迷失—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择评之二》,《音乐研究》,1999年,第2期;《防范心态与理性思考—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择评之三》,《音乐研究》,1999年,第3期;《转向唯物史观的起步—略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的历史地位》,《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4期;《〈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的历史性成就及其局限—在纪念杨荫浏先生诞辰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人民音乐》,2000年,第1期;《坚持唯物史观 坚持反思—答孔培培、闻道同志兼及向延生同志》,《音乐研究》,2001年,第3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的逆向考察》一文中强调了“逆向考察”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的重要意义⑫参见冯文慈:《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的逆向考察》,《音乐研究》,1986年,第1期。。再如1989年1月19至22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史研究室和《中国音乐学》编辑部共同举办的关于中国音乐史研究方法问题的读书会⑬参见秦序:《一次有关中国音乐史研究方法问题的有益探讨—第三期音乐理论读书研讨会略记》,《中国音乐学》,1989年,第2期。该刊此期还刊登有田可文、杨燕迪、郑祖襄、洛秦、王小盾、郑锦扬、王德埙、冯洁轩等人讨论中国音乐史研究方法问题的相关文章。;还有蔡仲德等人围绕《乐记》而展开的关于《乐记》音乐美学思想、音乐教育思想、价值意义、成书年代等问题的深入讨论等。相关成果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但窥斑见豹,可知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者在这一时期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深入反思和对学科建设的积极思考。

2.研究范围不断扩展,内容更加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上更加自由,视野更加宽阔,研究视角更加多样,再加上大批文献资料的易于获得,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的范围被拓宽,内容也更加丰富,可谓纵贯古今、横贯东西、方法多种、资料全面、内容丰富、体例多样。比如,对王光祈、叶伯和、萧友梅、杨荫浏、廖辅叔、岸边成雄等前人研究成果的评介成为一个较热门的学术视角;对中西丝绸之路、中日、中印等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关注逐渐形成热点;对少数民族音乐史的研究形成规模;世纪之交时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成果回顾总结的成果数量可观等。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成果在此阶段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较之前有了很大提升。

3.研究更加深入,分支学科纷纷建立

藉因文献史料、出土文物资料的大量积累和新时期良好的学术环境,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在此阶段有了更深入的发展,出现了音乐通史、断代史、专题史、少数民族音乐史等多种研究视角与书写方式,音乐考古学、乐律学、音乐美学、琴学、古谱学、音乐文献学、音乐图像学等分支学科纷纷形成规模。比如在音乐考古学领域,以曾侯乙墓出土乐器研究为代表的大量音乐考古学研究成果促进了古代音乐史研究的蓬勃发展,出现了李纯一《先秦音乐史》《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等扛鼎之作,至今被学界奉为经典。

4.新技术支持新的撰史方式

随着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摄影、电脑等逐渐被研究者们所关注并加以利用。为了丰富可资利用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与教学资料,音乐图像得到重视。相关研究成果中较为突出者,如刘东升、袁荃猷编撰,张振华、董建国摄制的《中国音乐史图鉴》(1988年),通过380幅图片及简要的文字说明,概述了中国音乐发展历程;另有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制500余帧《中国音乐史》幻灯片和吴钊《追寻逝去的音乐踪迹—图说中国音乐史》(1999年)等。

四、2000年至今

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与世界接轨程度更高,逐渐加速融入“世界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同时更加强调自身的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得到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向被强调并坚持。在此新时代,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除沿着之前的发展方向继续前行外,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样态。

(一)多元文化影响下产生新的研究观念,跨学科研究逐渐成为趋势

自从改革开放后,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程度不断加深,文化交流不断深入,来自西方的一些研究观念、方法等对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比如民族音乐学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已得到发展和壮大。该学科将音乐纳入到文化中进行观照,思考人的音乐行为意义。这给了音乐史学研究者新的启示。以洛秦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即对历史上的一些音乐事项进行音乐人类学角度的思考研究,采用阐释学的方式方法,开拓了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范畴,还在上海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形成了关于宋代音乐研究的“学术共同体”,与河南大学的宋代艺术研究所一同深化对宋代音乐的断代史研究。除此之外,民族音乐学者在反思自身学科发展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历史,提出了“历时”与“共时”的研究理念,开拓了“历史民族音乐学”研究方向。这与项阳一直强调并践行的“接通”属同一旨归,对扩展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领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另外,在多元文化观念的影响、指导下,在“学科专业纵深发展,学术研究跨学科进行”的总体趋势下,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也出现了学术观念更新、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现象,音乐文化史、艺术史等理论观点的提出即是学者们从不同研究视角出发对中国音乐史学发展方向的思考,音乐文学、音乐经济学等研究成果频出,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的成果积累。

(二)新时代的政治经济背景下,音乐史学研究出现新的热点

我国自进入新世纪以来,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国家政策、社会发展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亦影响到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发展样态,如下所示:

1.礼乐文化研究形成热点

我国在不断加强与世界的联系同时,十分强调自身文化的主体性地位,强调重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进行历史追溯时,即要溯源至先秦时期的礼乐文化。礼乐文化绵延两千余年,自上而下的广泛存在于中国大地上,不论是宫廷宗庙祭祀的雅乐,还是民间迎神驱鬼赛社祭祀的仪式用乐,都可将之归于广泛意义上的礼乐。作为与现在所谓“传统音乐文化”有着莫大渊源的礼乐,便在新时代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改变了上世纪“视雅乐为糟粕”的研究观念⑭参见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上海:上海万叶书店,1952年。。以项阳为代表的学者们即在礼乐文化研究方面做出了较大努力。此外,还有以周纯一、杨春薇为代表的一批学人,致力于中国雅乐的研究、复建及演出工作,曾于2011年1月、2013年10月、2019年9月召开了雅乐国际研讨会,为雅乐的研究者们搭建了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

2.“非遗”工作助力古代音乐史学研究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世界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非遗”工作以来,大量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得到关注、发掘与保护。该工作虽然与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开展的民间音乐普查工作在性质、目的方面并不完全相同,但二者都采录、保存了大量音乐资料,对传统音乐和音乐史学研究有重大意义。以昆曲和古琴为例,二者自进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很大支持,在二者的研究、保护、传承方面起到了巨大地促进作用,其中即包括了对它们历史发展流变的追溯以及古老琴谱的打谱研究等。

3.全球化趋势下,音乐史学研究的国际视野更加受到关注

古代中国在历史上就曾频繁地与外界进行交流,丰富繁多的外来文明进入中国后逐渐被中华文明所吸收,成为中华灿烂文明的组成部分。而由于种种原因,20世纪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较少有能够以世界眼光进行观照的。21世纪的世界,最重要的发展特点之一就是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各国人民同住一个地球村的观念逐渐形成共识。在这样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的国际视野更加受到关注。比如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决策以来,丝绸之路沿线的音乐文化交流更加深入,关于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交流研究的课题、文章大量涌现,内容涉及乐器、乐舞、乐曲、乐人等多个方面。

4.古谱解译、古乐器复制推动“古乐”演奏

20世纪时,学界前辈就已经指出中国古代音乐史是一部“哑巴音乐史”,并且一直为改变这种缺乏音乐音响的尴尬境地而努力,做了大量译谱、考订工作。20世纪80年代,音乐界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古乐复原的演出,比如1983年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第二届华夏之声音乐会—古谱寻声”;1988年上海中国古乐团举办的“唐朝传承的音乐”等,以及对日本唐传乐谱的研究与乐曲复原演奏亦成为了音乐界关注的热点。此外,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使得古乐器复制、仿制并用于演出成为可能,如成功复制的曾侯乙编钟、大晟钟、编磬等乐器奏响了当代的“金石之乐”;郑汝中等人对敦煌壁画中的乐器的仿制,使得这些古代壁画中的平面图案有了今日的立体形象等。这些仿古乐器的演奏更能令今人领略到音乐的古韵之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大量仿古、拟古音乐演出于国内外。我们暂且不评判这些音乐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出古代音乐的真实面貌,首先应该肯定的是研究者及演奏者们为实现“有声音乐史”而付出的努力。

结 语

历史有分期,时代有特点。政治、经济、社会等种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时代特性能够影响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反之,人们的言论、文论亦能反映时代特点。对这种双向关系的观照,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学术发展脉络和在不同时代发展之状况。就中国古代音乐史学而言,其发轫于国家内忧外患之际、中国知识分子多方寻找救国途径之时,在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积淀、“文革”期间的停滞、新时期的加速之后,终于在21世纪出现了多元发展的繁荣局面。这是时代赋予它的发展生机,亦是它显示出的时代烙印。

猜你喜欢

音乐史史学音乐
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研究
——评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的研究使命
浅析音乐考古学在音乐史研究的作用
音乐
史学漫画馆
史学漫画馆
当代史学的转向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