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现当代文学与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0-04-18
由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主办的“跨学科:现当代文学与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于2019年10月12—13日在威海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40余所高校院所和研究机构的7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共发表60余篇学术论文,展示了当下研究的最新成果。
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张红军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并对拨冗出席会议的方家和同人表示热烈欢迎,对以黄万华教授为核心的团队成员的辛勤筹备表示感谢。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党工委副书记周慧如研究员致开幕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华文文学的学术对话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意义重大。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也适逢“五四”新文化运动百年。百年以来,融合中华文化传统和世界视野的华文文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丰富或促进着中国现当代文学。此次跨学科、融合性的学术盛会意在增强学科之间的互动性,实现双向新突破,谋取整体新发展。会议围绕文学史书写与史料化转向、百年文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华文文学的发展与跨文化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全面而细致的讨论。
一 文学史料研究的冷静整合
文学研究实现“史料化”转向以来,相关阐释在史料研究者们的不断挖掘、整理下借助大量历史细节和实物佐证提高了研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作为拓展新学术范式的有效手段和文学研究的重要发力点,史料研究与当下文学研究的学术内涵、理论建构与发展方向密不可分,文学史料的确认和史料研究体系的完善已经离不开整合视野下的文学史料价值观,以及在此价值观指导下的正确实践。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丁帆教授在题为“百年文学史中的真史与伪史问题”的大会发言中谈到,适逢“五四”新文化运动百年,热闹的理论界应审慎对待突来需求所带来的研究目的,拒绝史料碎片化的“挖掘”和以某种流行思想强行介入、阐释史实的行为。学界需要明确,仅凭不充分史料和短浅的价值观,无论怎样结合新发掘的“新材料”或是借域外学者的“他山之石”,都无法去除现象的盲目遮蔽,更无法实现对“真史”的负责。所以,他建议研究者们暂时沉积下来,等待重要史实确定以后再对新文化运动等现代文学研究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讨论。鲁东大学刘永春副教授总结当代文学研究的史料化现象时也提出,虽然史料研究理论提倡者与学术实践者之间一直存在着隔膜,并由此造成学界对当代文学研究现状中史料倾向价值判断的巨大分歧,但无论是提倡者还是实践者,都需要认识到史料研究界的确应当对简单推演式的史料研究热度实行“降温”处理,以求深入、有效、扎实的研究风气。
的确,我们既要看到相关史料的搜集和整理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方向,也要认清其容易陷入“自我满足”式封闭研究的危机。尤其是那些只有史料而没有思想甚至是只有边角史料而无重要史料的偏失研究,特别值得警惕。对此,吉林大学张福贵教授指出,我们是不是需要拷问当下边缘化、碎片化的“报刊热”研究对当下文学史构建究竟有何意义。他说,被历史湮没的历史产物并不都是历史的缺憾和掩盖,有许多历史产物被湮没总有被湮没的理由,故而文学史料研究需要及时走出“史料与资料混而为一”“学科与学术不分”的误区,重新明确学科边界,重新回归“宏大叙事”,重新拓展思想前提和学理前提,这首先表现为学界对主流报刊及其他有益于文学史整体建构的重要史料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分析。苏州大学朱栋霖教授以大量史料证明,“新文学”“新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是经典命名与自身内涵的合一,不应与“五四”混淆。北京师范大学沈庆利教授从重读柏杨《中国人史纲》切入回溯“中国”和建构“现代”中人与国家、人的解放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两个方面,于“常读常新”的史学文本评议中展现了深厚的整合思维,引发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共鸣。
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与思考亦触及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甚至可以说,华文文学体系的建立和文学研究的发展对史料的依存表现得更加突出,受史料的影响更为复杂。搜集、抢救境内外相关史料始终是该学科研究者们亟待解决的首要难题,特殊历史时期所带来的政治性空间分离与逐渐拉大的文化缝隙造成了史料搜集、整理过程中来自意识形态和地域文化的频繁冲突。华文文学在构建理论体系、拓展学术深度和增强结论效度等方面的发展往往与研究者在史料整理、使用中能否具备整合思维有关。除此之外,华文文学的创作、接受和传播无不受母语文化与异质文化交融混杂的影响,文学新形态与史料研究新问题往往并举出现,突破“土匪史观”和“二元对立文化观”的局限对重返华文文学的历史现场和文学现场尤为重要。山东大学王艳丽副教授将“五四”精神的传承和延续作为研究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青年文学期刊的着眼点,有助于深刻发掘“五四”的文学意义,充分感受香港文学与内地文学的血脉联系,体现了拥抱开放、多元的研究视野。
二 百年文学版图的世界视野
关于如何以“现代性”的眼光重审百年中国文学、在“世界性”的视野下构建文学版图的问题,与会学者纷纷围绕中国现当代文学起点与华文文学发展现状两方面发表洞见。
北京大学陈晓明教授“在‘世界中’中的现代文学史”的发言从王德威教授的《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谈起,高度评价其著作对中国现代文学史重要问题探究的贡献。陈晓明教授认为,王德威关于中国现代性滥觞于1635年的论断重新定义了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参照系,将来自海德格尔的这一概念演化为“具有世界视野”和“进入世界视野”的研究方法,进而从语言、文体、文学性表现等现代审美角度综合考察中国现代文学。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在谈及“当下世界华文文学面对的挑战”时也提到了王德威教授的新著,并认为身处复杂、矛盾、多元的文化环境之中,学界要从维护中华文化的整体性出发,对作家群体进行综合观照和系统研究。
事实上,自20世纪“重写文学史”从学科话语落入研究实践后,我们已将大量精力用于厘清本土现代性文学资源的酝酿、发生、发展的内在脉络,取得诸多成果。然而,自杨义提出用文化血脉打通大陆(内地)与港澳台文学的“全史意识”以来,文学史具体书写实践仍受自然地理、政治地理的控制,真正做到将中国文学置于世界文化语境中的寥寥无几。“现代”情境为中国文学提供的并不仅仅是其本身的转折与变动,还包括了超越国别的世界性发展,因而讨论中国文学的“现代”问题就不可能避开世界性。南京师范大学谭桂林教授将世界性作为现代文学知识谱系建构的四大支柱之一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谭桂林教授指出,世界性问题体现了时代语境下现代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视角的转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需要突破西方理论影响和强势话语遮蔽,努力在建构中国话语中强调主体地位。山东大学文学院马兵教授在大会学术总结中以严家炎教授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为例,这部文学史著作以陈季同旅法时期创作的小说《黄衫客传奇》作为现代文学起点,着意凸显了将中国文学融入“世界性写作”的尝试。基于世界视野的宏观把握,马兵教授以“没有域外,何来中国”精练概括了与会学者对此问题的探讨向度。
以历史角度阐释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开端需要对研究体系全方位体察,历时性地充分考虑各种“文化地貌”。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赵稀方研究员认为,关键是在贯通性的视野里考察中国文学的衍变与延伸,从而改变长期以来港台文学边缘化的状况,破除将其视为中国大陆(内地)文学补余或点缀的观点。他以陈映真对殖民主义的反思与批驳为例,指出我们需要认真吸纳台港澳文学所反映出的殖民地经验,构建更加畅通的文化交流网络,开启真正平等的文学对话。青岛科技大学章妮教授在会议讨论中提出用“空间离合”视野介绍作家复杂身份、梳理文学史现象与文学史建构,不失为一种避免区域割裂立场的有效操作方式。除此之外,暨南大学贺仲明教授指出当下文学地域性思潮的兴起与时代变化、中国新文学发展及世界民族自主性潮流有深层关联,这一思潮蕴含着追求丰富性、个性化的文学自驱力,能够为现代性提供反思与补正。近年来,对民族和地域独特风土人物进行细致完整展示并借此蕴含强烈文化主体诉求的地方性文学在中国境内少数民族以汉语或非汉语进行的文学创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的确值得研究界密切关注。
三 华文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在会议发言中,不少学者回忆起十五年前于同一地点举办的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十五年来,华文文学学界和现当代学界的一些学者一直在回应当时严歌苓、虹影、叶维廉等海外华文作家提出的迫切期待。对华文文学发展来说,整合多源多流的文学脉络进而构建文学史性质的大叙事离不开对自身研究状况的不断拷问。其中,“何为本土”与“何为海外”是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交汇的复杂文化语境下华文文学研究始终绕不过去,却依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的重要问题。与会专家学者关于华文文学命名的再思考恰恰体现了这一点。有学者认为“华语语系文学”将研究对象归纳为“世界各地华裔或华语使用者言说、书写总和”,完成了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统摄。然而,中国文学里包括非汉语表述和方言口语,华裔文学与汉学家的华语文学也应该有所区分,不能简单地以语言作为是否“中国”的标准。
暨南大学王列耀教授认为,华侨华人不仅是百年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生产者、传播者,还是不可或缺的接受者,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他将研究对象定义为“华侨华人文学”,并通过对其在中国海外传播的研究说明当下文学研究应在追寻时间意义的过程中努力实现空间转向,将“华侨华人文学”作为建构全面认知体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确,文化的跨越常以国族、语言为外在界限,故而在指示研究对象的同时必然隐含着观察立场之分的逻辑前提。“华侨华人文学”因其主体的特殊性更容易实现对国族、文化、语言等界限的跨越式文学创作,受到特别关注也是应有之义。来自海外华人、华裔富有复杂性和互动性的创作,实在不应为单一政治地理框架所局限而受到长期的忽视。
除此之外,旅外作家和移民作家作为混杂民族话语体系中的多变“他者”,能够发挥联通自然、政治、文化关节的功能。其创作充分体现了本土与海外的融合,显示出文化领域和政治、地理等领域的相互传动,以及现实冲突中的“异族”叙事与身份认同。深入研究旅外、移民文学对理顺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域之间以吸收、融合为主导的文化发展脉络有重要意义。山东大学黄万华教授以晚清陈季同旅欧创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发生重要标志的研究充分显示了其域外写作所体现“与世界文学一致”的特征,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提供了具有世界性意味的全新思考。一直以来,黄万华教授都在试图破除特定时空所带来的种种壁垒,打通大陆(内地)与港澳台以及海外华文文学,从此次关于陈季同旅法文学创作意义对现代文学发生意义的研究可见一斑。与选取中国旅外作家作为研究对象不同,西南大学李永东教授以“洋鬼子”的“入华”叙事视角切入封建性与殖民性并存的近代天津租界,可谓新颖而独特。
上海外国语大学宋炳辉教授以自身从事的比较文学研究为例,认为在文学史现象和经典文本的阐释过程中融合多文化视角是非常有必要的。他认为,中国学术视野中的世界文学带有“非均质”特征,其“边界”并不清晰。由于文学作为现实、情感与想象等语言符号式的审美呈现,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加之受各种国族、语言、文化系统重叠影响,复杂性与变动性不可避免。作为跨文化媒介中最重要的方式——翻译,首先回答的就是受此复杂性与变动性影响下的立场问题,对此问题的回答体现了译介者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自觉。宋炳辉教授在威海校区系列学术讲座中从东欧重要作家裴多菲在中国现代时期的译介与研究情况出发,以点带面地讲述了东欧文学在中国文学现代性起源、构成及其演变过程中的特殊作用。济南大学都文娟副教授以《尼罗河上的惨案》的个案研究总结了新时期侦探小说翻译中的借用、误读与融入,从接受学视角探讨了中西文化的对话与交流。
如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题为“当下世界华文文学面对的挑战”的发言所说,华文文学在取得诸多不凡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时间较短、受相关对外政策影响大、学科边缘尚不明晰等问题与挑战。作为研究者,只有怀有更加包容的格局和更为广阔的视角,才能从复杂的世界语境中真正体会到现代性、本土性与世界性交织而成的华美乐章。本次学术会议围绕着“跨学科:现当代文学与华文文学”进行,可谓意义深远:“跨”意味着突破文化壁垒,“与”则意味着贯通边界。真正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华文文学自身道路的探索,使其与世界文学保持富有活力的对话,仍需与会专家学者及广大同人长期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