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的民生建设理念及路径探析

2020-04-18王美玉张小静

探求 2020年2期
关键词:福州市福州民生

□ 王美玉 张小静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点工作,持续加强民生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然而,新时代民生建设的成就不仅仅要归功于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努力,而且也应看到习近平在地方工作期间民生建设实践经验的积淀。福建省福州市是习近平主政地方期间首次开展省会级城市民生建设的地方,他的民生建设理念和实践路径不仅改善了当地的民生状况,而且为党的十八大后推进民生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一、推进福州民生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一)经验借鉴:习近平主政福州前的民生建设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动力,也是认识的目的。主政福州之前,习近平在陕西省梁家河村、河北省正定县、福建省厦门市和宁德地区开展民生建设的实践经历,使他对群众生活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对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也有了独特的思考和对策,为他在福州推进民生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梁家河插队期间(1969-1975 年)。在梁家河村,习近平贴近群众,明确“群众需要什么,就干什么”的意识。习近平与当地群众同吃同穿同劳动,一起打坝、修路、开荒、收庄稼,和群众打成一片。面对农民做饭、照明和施肥等生活生产困难,他带头到四川学习办沼气池,在梁家河办成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后来在全县推广使用;为方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带领村民成立代销社、开办铁业社等。总之,习近平在梁家河“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1](P246),这不仅使他对人民群众产生了深刻的认识,而且为他之后的民生实践提供经验。2000 年,习近平在接受一家杂志的采访时说到:“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的七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2](P67)

2.正定工作期间(1982-1985 年)。在正定县,改革开放初潮涌动,习近平带领当地百姓解放生产力、脱贫致富,摘掉了正定“高产穷县”的帽子,极大保障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第一,面对粮食高征购的问题,习近平积极向中央反映,从而减少了向正定征购粮食2800 万斤[3](P6),减轻了农民的生活压力。第二,主张大力发展商品生产,走“半城郊型”经济发展的路子,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习近平认为应利用正定的区位优势,树立大农业的观念,实行“大包干”,发展“致富群”,大念“人才经”等,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第三,重视文化古迹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荣国府景区就是在习近平积极争取与支持下兴建的,这为正定县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习近平积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改造“连茅圈”,促进教育文化事业等。这一时期的民生实践成效显著,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82 年到1984 年,农村人均收入从148 元增长到400 多元。[3](P111)

3.厦门工作期间(1985-1988 年)。在厦门市,习近平主张到最边远、最贫困的山区考察农村生产发展和民生保障工作,下基层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他在厦门工作的三年时间里,走遍了所有的海岛、农村,如“英雄三岛”、海拔1000多米的军营村。1985年6月,习近平到厦门之后,主动分管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强调农业发展要“上高山,下海岛”,挖掘生产潜力,调整农业结构,增强农业的造血功能。此外,他还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支持筼筜湖污染的治理等。这些措施,一方面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另一方面改善了环境,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

4.宁德工作期间(1988-1990年)。在宁德,习近平立足当地实际,把“加快发展、摆脱贫困”作为工作主线,以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作为奋斗目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习近平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宁德如何摆脱贫困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主要包括淡化“贫困意识”,弘扬“滴水穿石”的精神,补足教育短板,提倡“经济大合唱”,发展大农业,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廉政建设,倡导“四下基层”,狠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等。经过宁德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到1990年4月习近平离开宁德时,宁德地区已经基本脱离贫困线。

梁家河、正定、厦门和宁德等地的民生建设实践使习近平积累了重要的民生建设经验,具体来说,主要有:首先,了解了什么是人民群众,树立了深厚的民生情怀;其次,通过各种途径促进经济的发展,为民生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再次,深入基层,到偏远贫困处体察民情,了解到民众的疾苦;最后,关心困难群众,推进扶贫工作的进行。这些经验使习近平逐步提高了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为他在福州进一步开展民生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二)现实基础:改革开放初期福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破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即“三步走”发展战略。其中第一步目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如期实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福州经过改革开放初期十年左右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2.68亿元上升到1990年的102.40亿元,占全省GDP的近五分之一,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从1978 年的259 元、129 元提高到1990 年的1537 元、864 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1978 年的8.2 平方米增加到1990 年的9.3 平方米[4]。同时,就业、教育、卫生等民生事业均有发展,这为习近平进一步推进民生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

图1 1980—1990年福州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图2 各类学校数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改革开放初期福州经济社会得到发展、民生得到改善的同时,一些旧的民生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城市基础建设薄弱,“木板林立、旧屋区连片”[5],人民住房条件较差;新的民生问题又开始凸显,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如图1所示)、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数量的增速较慢(如图2所示)、行政效率低下等。因此,正是在福州民生建设的良好基础和现实挑战的背景下,习近平脚踏实地推进民生建设。

二、福州工作期间习近平的民生建设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民生建设涉及千千万万人民的幸福生活,决定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民生建设必须以科学的理念作指导。在福州工作期间,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倡导科学规划,强调因地制宜,注重统筹兼顾,不断实施有针对性的民生举措,切实改善福州人民生活。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作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中国共产党秉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不断满足人民的需要,保障人民的利益。作为一个理想信念坚定的共产党人,习近平“立志当‘公仆’”,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为人民做实事,真正做到“为官一场、造福一方”。1991年,在《跨世纪领导干部的历史重任及必备素质》一文中,他强调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实实在在地解决群众最关心而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努力做好人民的公仆。”[6](P35)当年,福州市出台了《中共福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1991 年继续为城乡人民兴办实事的决定》。此外,习近平倡导“四个万家”(即“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促进政府工作作风的转变等,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提高自身的幸福指数。

(二)科学规划的理念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科学的长远规划可以推动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一个地方的建设,如果没有长远的科学规划,往往会因短视局限导致失误。而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关系群众现实利益的民生建设,更需要科学规划。习近平立足当地实际,从福州长远、全局的角度出发,领导编制《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他带领广大干部,用了半年时间开展调研和论证,并且邀请市直有关部门及县(市)区领导、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基层工作人员等,先后召开了数十场征求意见会,为经济社会发展把脉开方。此外,从1992年到1995年,习近平又提出建设“海上福州”、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全面发展海洋经济等战略构想。这些战略构想为福州的发展规划了蓝图,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1990年到1994年,福州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位次由第12位上升到第 8位。[7](P26)

(三)因地制宜的理念

“因地制宜”是指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宜的办法或措施,它体现了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不同于农业大县正定、特区厦门、山区宁德的民生发展状况,福州民生的发展有自己的特色,需要走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子。1992年,习近平在《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走自己发展的路子》中强调福州市之所以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主要是坚持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走自己发展的道路。”[8](P3)具体做法有:“实事求是,在用好政策上下功夫”“抓住机遇,在改革开放上花力气”“吃透市情,在优化结构上作文章”“更新观念,在科教兴市上找出路”。正是在这种因地制宜理念的指导下,针对福州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实际,习近平提出构建对外开放的大格局、建设“海上福州”;针对政府部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严重,办事效率低下的问题,他提倡“马上就办、真抓实干”;针对福州人民群众住房条件较差的问题,他主张实施三大民生工程,即“安居工程”“广厦工程”“造福工程”。正是在这种因地制宜理念的指导下,福州这一时期民生建设成效显著。

(四)统筹兼顾的理念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民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它不仅涉及到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具体的民生问题,而且涉及到经济、文化、生态、党建等多个领域,更涉及到民生地域差距问题。因此,民生建设更应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在《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习近平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对整个福州市、各县(市)区及各行业都进行了统筹规划。1996年,在《扎扎实实转变经济方式》一文中,习近平指出在二十世纪的最后五年中,要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原则,加强沿海与山区、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的联合与协作,把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促进福州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福州民生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发展经济,夯实民生建设的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是民生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经济发展创造了一定的物质条件,民生建设才可能有扎实的基础,否则,民生建设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与同类城市相比,福州的经济发展实力较弱。显而易见,民生建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便是发展经济问题。因此,在立足当地实际基础上,习近平认为要从推动大农业发展、发展外向型经济出发,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进而为民生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1.推动大农业发展。1990 年到1996 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福州市贯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和“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努力发展畜牧业,增加肉、蛋、奶的上市量,不断改善人民食物结构,并且制定了农业发展的具体目标。为此,福州市积极采取多项措施,以促进大农业发展。具体来说,主要有: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适当发展规模经营;推进科教兴农,加强农业科技实验、示范、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果茶工程实施水平,重点发展本地名特优果树品种;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强化菜篮子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城乡人民的食物结构;切实采取措施减轻农民负担,逐年增加农业补贴,使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等。

2.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首批沿海开放的十四个城市之一,福州的发展离不开对外开放。习近平认为对外开放是福州发展的生命线,福州只有开放才能发展,只有大开放才能大发展。因此,他主张构建对外开放的大格局。1990 年,在福州市第六次党代会上,习近平总结了福州市改革开放的经验,提出九十年代初福州市对外开放的“一个重点、两条线、三个层次、四个突破”①的发展战略。该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包括马尾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福兴投资区、快安投资区等在内的闽江口投资区开发建设的进程,推动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同时,习近平看到福州侨乡、近海的特点和对台的人文、地理条件,支持积极引进外资,树立大侨务观念,充分发挥“侨”的优势,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地开展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此,习近平主张从“软、硬”件方面为对外开放服务。在“软”件方面,他主编了《福州投资指南》,实行“一幢楼”办公。在“硬”件方面,福州相继完成了机场、码头、道路、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讯等一批基础设施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市政建设工程全面展开,1992年,福州市进入“全国城市投资硬环境40优”行列。

(二)保护环境,坚守民生建设的生态底线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方面,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态环境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可以成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民生建设中必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1.加强城市环境污染整治。作为省会中心城市、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各项事业的发展都与城市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因此,习近平在主持制定的《福州市20 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中,把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其目标为“把福州市建设成清洁、优美、舒适、安静、生态环境基本恢复到良性循环的沿海开放城市。”[9](P146)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习近平主张从大气污染、水污染、交通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方面展开综合整治,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利用市区和市区边缘的山地、江河两岸及主干道侧翼绿化带,系统形成10 个绿化圈等,这就为福州的城市环境整治明确了思路和方向。在治理福州市内河污染问题上,习近平倾注了大量心血。随着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大量污水排入河中,内河水质污染随之严重。1993年,福州市城区每日往内河排放生活及工业废水达57 万吨,而工业废水处理率仅50%,生活废水处理率还不到1%[10],再加上垃圾场建在闽江边上,不仅脏乱臭,而且还是致病的污染源。面对这种情况,习近平强调加大内河整治力度,组织广大市民打一场综合整治福州内河的人民战争。市委市政府数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整治内河问题,作出切合实际的《整治城区内河污染六年规划》,同时加大投入,搬走垃圾场,兴建污水处理厂,经过努力,福州内河水质得到有效改善。

2.加强水土流失治理。针对福州水土流失的严重状况,习近平推动林业的发展,组织实施“三五七”造林绿化工程②和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发展林果生产,绿化宜林荒山,控制水土流失。他认为,福州市水土流失严重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除气候因素外,还与森林植被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以及生态功能不理想有关。他在1990年10月召开的福州市造林绿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治水必先治山,治山必先兴林。此外,他在1996年3月召开的福州市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和“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加大宣传、监测和执法力度,依法征收治理经费,做好治理水土流失工作。

3.重视文物古迹保护。习近平非常重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早在厦门工作期间,他就强调不要以对历史文物的“建设性破坏”来换取其他方面发展。在福州这个具有2000 多年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期间,他更加重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并且准确把握了经济建设与文物古迹保护的辩证关系,即“在经济发展了的时候,应加大保护名城、保护文物、保护古建筑的投入,而名城保护好了,就能够加大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11](P2)因此,习近平不仅对现有的文物古迹进行了保护和修缮,如林觉民故居、谢冰心纪念馆、邓拓故居等,而且对遭到破坏的文物古迹进行了修复,如琉球馆、闽王祠、西禅寺、林则徐遗迹等。此外,他还促进了“三坊七巷”这一“城市里巷制度活化石”的保护,使其在福州旧城改造中得到了留存和修复。总之,在习近平的推动下,福州古城在发展中得到了保护,在保护中得到了发展,不仅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收入,而且延续了福州的历史文化脉络,留住了城市记忆,丰富了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了福州人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抓好党建,强化民生建设的组织保障

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组织和调动群众发展生产改善民生的积极性。“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民生建设中,党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惟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才能最终打赢民生建设这场硬仗。

1.加强反腐倡廉。到福州任职之初,习近平就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一方面,他要求党员干部要学章学法、知章知法,对其加强教育。作为响应,福州纪检工作知识竞赛率先开展起来了。他们把党章、条例、法规等整理出来,发到基层,让广大党员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开展党风廉政知识竞赛。1991年6月15日,在习近平的关心和指导下,福州举办了党风廉政展览会,展示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的成果,这对党员干部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他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遵纪守法,纠正不正之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得以权谋私。另一方面,他主张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防患于未然。落实在行动上就是建立了“打招呼”的警示制度,即:针对人民群众举报某些领导干部有不正之风问题但又不具备立案审查条件的情况,相关领导主动找被举报人谈话,直接向有关人员打招呼,提示其被举报的情况,有问题则主动改正;如果有错不改且继续再犯、构成违纪的,要重点进行查处、法办。这样一种制度,既及时对群众举报作出了回应,又第一时间警示干部、挽救干部,避免给工作造成更大的损失。

2.深入基层调研。习近平注重到困难多的地方去,深入基层与一线,他主张要“少看看花瓶和盆景”“多看看后院和角落”。在调研时,他非常重视细节,如寻找企业的困难点,询问企业发展中资金贷款、员工招聘等短板,去群众家里观察其饮食情况,慰问哨所官兵了解其住宿条件。此外,习近平还倡导推动“四个万家”,他认为“进万家门”是前提,“知万家情”是基础,“解万家忧”是重点,“办万家事”是根本。习近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交朋友,为群众送温暖、办实事,努力做到勤政、廉政,他带头深入市政工程、街居里弄,慰问基层员工,看望科技人员、侨属、孤寡老人,在他的带领下,全市各级机关掀起“四个万家”活动热潮。

3.提高工作效率。针对福州综合实力较弱、机制体制僵化、干部作风懒散的问题,习近平提倡“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精神,他指出,“我们要办的事很多,要为改革开放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环境,这就需要提倡一种满负荷的精神,反对拖拉扯皮和人浮于事,提高办事效率,做到今日事今日毕。”[12](P13)。一是促进公务人员劳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习近平强调在为群众办事提高效率的同时,要加强公务员劳动的制度化建设,以制度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把公务人员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大的精力做更多为经济社会及群众服务的事情。二是创设“一栋楼办公”制度,即:把各个机关单位的服务窗口集中在一栋大楼里,让一系列手续能够在一个地方高效完成,让群众办事少跑腿,极大提高了为群众服务的成效。三是提出每年要为百姓解决至少20件实事。在“马上就干、真抓实干”精神的倡导下,1991 年1 月14 日,《福州晚报》报道福州需要一本市民办事指南,习近平马上组织市委政研室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在50 个小时内编写了一份《福州办事指南》,并且第一时间向群众反馈。1992 年7 月,习近平在了解到仓山区下渡藤山弄一百多户居民饱受断水之苦后,立即进行批示,相关部门在一个月内解决了问题。这些措施使福州的机关服务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社会经济发展也驶入快车道。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乐民”。福州工作期间,习近平在其现有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经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福州实际,着眼长远,统筹各方,通过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抓好党建等路径来为民生建设提供物质基础、良好生态环境、组织保障。在习近平同志的正确领导下,福州民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0 年的1537 元增加到1996 年的554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由1990年的864元增加到1996年的2847元。[4]

四、结语

作为一次成功的省会级城市民生实践,习近平在福州开展民生建设,不仅促进了福州民生的改善,更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民生建设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

第一,重视农业的发展。“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社会大局的稳定,关系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不断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对“农村、农业、农民有天然感情”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下农村进行调研,了解农业农村的发展状况、农民的生活情况,并作出重要指示,促进了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第二,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当今时代,世界各国经济更加相互依赖、相互交融。因此,我国必须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开放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港澳台的合作发展等,丰富了对外开放的内涵,开拓了对外开放的新局面,为民生发展提供更多更广阔的物质支撑。

第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等。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等,满足人民对“更优美的环境”的需求。

第四,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张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2015年1月,《国务院关于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承担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要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以此提高行政效率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水平。

总之,福州工作期间习近平的民生建设理念及实践,不仅促使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建设取得新进展,而且成为习近平民生理念的重要来源,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注 释]

①“一个重点、两条线、三个层次、四个突破”:“一个重点”就是以闽江口开发为重点,“两条线”就是在福马路、福厦路(福州段)沿线有计划、有步骤地开辟若干区域,“三个层次”就是形成开发区和闽江口投资区、老市区、郊县三个不同的层次,“四个突破”就是在兴办“三资”企业、技术引进、出口创汇和软硬环境建设四个方面都有重大突破。

②“三五七”造林绿化工程:南平、龙岩、三明、厦门等4地市利用3年时间,福州、蒲田、漳州、泉州、宁德等5地市利用5年时间,福建全省在7年内基本完成宜林荒山绿化,力争使有林地面积达到1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5%。

猜你喜欢

福州市福州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奇妙的梨子提琴
福州市老促会到连江拍摄电教片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以生为本:互动中落实高效讲评——以“2018年福州市质检卷”为例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