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广州科技创新水平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020-01-09丁旭光
□ 丁旭光
在2020 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了冲击,消费服务业尤其明显。但与此同时,互联网支撑下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居家办公、虚拟会务/商务、线上教学等新业态新模式的优势在非常时期得到充分体现。不难看出,近几年来迅猛发展的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在应对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然,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向企业经营、政府管理、大众生活、教育培训等领域渗透和扩展,并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而在疫情结束后,重视生命健康、疫病防控体系的完善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将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近年来,广州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强市建设,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人才集聚优势,初步建立起完备的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和实力持续扩大,城市综合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应该说,广州具有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且有待充分释放,在经历疫情考验之后,这一潜力必会得到进一步发挥。
一、广州科技创新具有明显优势
近年来,广州着力聚焦科学发现,抓好技术发明,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优化城市创新生态,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科技创新资源丰富
广州是当之无愧的华南地区科学研究中心,拥有全省80%的高校、97%的国家级重点学科、69%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58%的独立研究机构,集聚了一大批海内外顶尖创新人才。目前在穗工作的诺贝尔奖获得者8 人、“两院”院士97 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90 人。广州地区在校大学生人数约114 万,拥有良好的人才储备。广州科学发现能力占优,2012—2018 年共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127 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1147 项,包揽全部9 个突出贡献奖,仅2018 年就有21 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省获奖项目的47%。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联合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指出,广州在全球创新集群百强中的排名连续3 年大幅上升,2017 年位于第 63 位,2018 年位于第 32 位,2019年跃升至第21 位[1]。而根据2018 年《自然》杂志全球科研城市50 强排名,广州居第25 位,充分说明了广州的科技创新实力得到国际权威机构的肯定。
(二)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大幅提升
2018 年底,广州全社会研发经费达600.17亿元,研发强度达到2.63%,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持续扩大,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1746 家、居全国第三位,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企业9228 家,占全国入库总量6.9%、全省入库总量45%,居全国城市之首。2019 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2 万家,继续保持在全国各大城市中的领先优势。“独角兽”企业和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也在不断增加。广州实施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2015—2018 年,专利授权量累计23.8 万件,年均增长33.7%。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7年的357 亿元翻番至2018 年的719 亿元,占全省5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在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提高,2019 年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增速提高10.8 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7.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6.2%,提高2.8 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广州GDP 的拉动效应明显[2]。
(三)科技创新平台载体不断丰富完善
目前,广州已建成了3100 多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形成以科学研究平台、技术研发平台为主,创新孵化平台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的多层次、宽领域的创新平台体系。中乌巴顿焊接研究院、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州中科院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提高至45%,年营业额5 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 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7家,国家重点实验室20 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956 家,市级企业研发机构2425 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33 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65 家。国家级、省级大学科技园8 个。众创空间总数214 家(其中国家级53 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 306 家(其中国家级 26 家),面积超过 1000 万平方米[3]。广州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组建运作,“一区三城十三节点”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不断推进,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在积极建设之中。
(四)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逐步完备
近年来,广州陆续颁布《广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广州市建设科技创新强市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快促进科技创新政策措施的通知》等文件,建立科技创新“1+9”政策体系,企业研发费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落实良好。实施财政科技经费倍增计划,深入开展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2019 年3 月,颁发了《广州市加强基础与应用研究实施方案》《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方案》,前者构建以高水平实验室为龙头,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为支撑,以基础研究重大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的基础科学研究支持体系;后者将握紧创新资源集聚的拳头,集中力量,重点支持国家亟待解决的前沿领域和广州市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应用创新。2019 年8 月,广州出台“广州科创12 条”,包括减轻境外人才税负、向港澳开放科技计划、建设保障型人才住房、提升服务科技企业能力和加强科研用地保障等。政策支持创新的效果日益显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广州地区医学医疗资源丰富,医学院、三甲医院数量居全国大城市前列,又是生物医药研究的重镇,广州国际生物岛聚集了一大批顶尖生物技术企业。疫情当前,要加快生物医药技术研发步伐,加强病毒、疫苗、试剂的联合攻关,及早推出疫苗、药品和医疗器械,更早更快控制疫情。可以预期,2020 年全社会将会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生物医药技术研究,对病毒的识别、判断、应对,必将推动整个医药、医疗技术的攻关尤其是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广州在生物医药技术研发的优势定将迸发。
二、广州科技创新存在若干短板
决定城市科技创新影响力的,是“长板”是否足够长,在这方面广州的优势还不突出。必须清醒认识到,和京沪深等兄弟城市相比,广州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科技创新保障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缺乏,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不相匹配;高新技术企业群体虽然规模在全国优势突出,但关键核心技术不多,缺乏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型龙头企业;成果转化能力弱,难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需要提高,2018年广州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仅有598.5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3.4%,低于全省水平31.5%,远低于深圳的67.3%。专利申请量、有效发明专利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指标落后于深圳[4]。
(二)激励科技创新的有效体制机制有待形成
制约创新发展的深层次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在吸引和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制度性制约,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发成果难以在广州本地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政策、措施优化还有提升空间,尤其是产学研协同创新制度、激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的体制机制需要突破并加以完善。
(三)科技创新投入保障能力有待加强
近几年研发强度虽逐年提升但还不到3%,与京沪深三个科技创新一线城市相比差距不小。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动力不足,财政科技资金引导作用和杠杆效应有待加强。科技创新产出质量不高,授权专利结构不合理,发明专利占专利授权量的比例没有超过20%,也没有一家企业能晋级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前十位。
(四)科技创新支撑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在创新人才支撑方面,缺乏有震撼力、影响力的人才政策,对人才的总体吸引力下降,特别是高端创新人才不足、结构不合理。科技服务业不发达,较为分散;科技创新服务机构规模小,专业化服务水平偏低,服务方法和手段单一;相关的科技成果展会、科技交流平台国际影响力不大。
三、广州科技创新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我们面临的最大机遇是依靠科技创新,全力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制高点。同时,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均是广州科技创新面临的重大机遇。
(一)老城市新活力赋予广州强大创新动力
2018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要求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新时代新使命呼唤新担当新作为,老城市实现新活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嘱托,也是广州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广州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地位独特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广州作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之一,赋予了广州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5]。广州有底气、有能力,也有责任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挥作用、贡献力量。广州深度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打造“一区三城十三节点”各具特色的创新核,全面强固广州在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支撑力。
(三)穗港澳协同创新空间广阔
推进穗港澳三地科技创新合作,加快创新要素在大湾区的自由流通。广州科技计划项目向港澳开放申报,实现广州科研资金成功跨境;与香港科技创新署、香港应科院、香港科技园、澳门高教局科技厅、澳门国际科技产业发展协会等单位建立工作联系机制。中国科学院在广州重新布局,香港科技大学在广州设立新校区等重大举措,推动穗港澳三地在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开展创新合作。
四、以科技创新提升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广州需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核心位置,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创新驱动制度设计,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创新力,推进全域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制高点,全力推动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加大政府支持科技创新力度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特别是研发投入支持力度,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做好基础研究和技术发明工作,强化源头创新和成果转化。完善政府支持科技企业成长系列组合,根据科技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扩张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努力完善对企业创新和成长过程各个阶段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围绕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总体要求,瞄准技术密集型、智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发展方向,促进全产业链整体升级,真正实现从“广州制造”向“广州创造”转变。
(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主要由企业主导进行,广州的创新资源应向企业倾斜。根据企业成长不同阶段区别用力,善用财政资金、天使基金、风险投资基金、银行科技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创设科技创新保险等财政及金融工具支持企业发展,真正形成大型科技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型科技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占广州经济总量三分之一的国有企业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善资本结构,实行产权多元化,从制度上确保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强化企业创新意识,加大研发力度,提高创新能力。鼓励企业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资。
(三)加快形成知识创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全链条
打通知识创新(高校与科研院所)与技术发明(研发机构)、产业发展(企业)之间科研成果转化的顺畅通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共同作用于广州的重要重大产业,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形成规模、快速成为支柱产业。广州科技成果转化还有很大上升空间,要大力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利用高校科研资源提升广州创新能力、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把创新资源转化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动能。推动广州地区研究型大学设置独立的商业化运作技术转移办公室,将大学科研产出与企业创新需求紧密连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有关举措,加快南沙创设国际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强化知识产权运营意识,科学应用新兴的知识产权运营模式,推动知识产权运营的科学化、制度化发展。
(四)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以及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共享经济、5G 产业、大健康、现代供应链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适应5G、智能网联汽车、电子商务、在线医疗、远程教育等产业发展需求,加快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型技术基础设施,支撑产业及社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发展,打造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和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形成广州现代产业体系新支撑。
(五)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
科技创新必须以人才为核心。广州要进一步加快全球创新资源集聚,着力引进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一流科学家和创新团队[6]。要花大力气打造一支包括研发人才、产业技术人才、科技中介服务人才、科技企业家等的规模宏大、素质精良创新人才队伍,着力培养引进高端人才,重点引进海内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同时要重视储备年轻人才,尤其需要制定大力吸引青年创新人才在广州创新创业的特殊政策,增强广州对年轻创新人才的吸引力。要改变制定政策“见物不见人”的僵化思维定式,以人才为中心制定创新政策,落实已出台的人才政策,保持政策实施的连续性。
配置全球创新人才,从构建全球人才网络的视角来谋划发展,从“集聚全球人才”向“配置全球人才”的战略转变,实现从建设国际人才高地向建设全球人才枢纽的战略跃升,着力集聚全球顶尖科学家,产生能够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方向的原始创新成果。建设国际人才市场,以积极的姿态和气魄参与世界人才竞争。建立适应国际化的人才管理制度,形成科学、客观、公正的人才价值评价体系,着力从人才服务环境以及营商环境、城市环境、政策环境等多方面提高城市环境国际化水平。加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力度,完善海外人才引进体制机制,落实好现有政策,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在穗工作生活提供优惠待遇。建设更多高档次的人才公寓,重点解决引进人才的住房问题,形成国际化高端人才社区。采取人才公寓或购房补贴做法,增强毕业大学生来穗创业创新吸引力。
(六)完善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
良好的制度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强化企业家的创新意识,激励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完善协同创新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科研组织管理体制,实现由企业主导创新过程。修订出台科技创新奖励制度、科研业绩评价制度、科技项目认定制度等,以有效发挥高校、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作用。
长远看,广州必须着力形成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城市创新文化,将创新融入城市血液、成为城市基因。须知,“在人类的创新过程中,最具杀伤力的因素不是失败,而是环境对于失败者的苛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