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2020-04-17潘苏珊

财经界·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风险管控信息化建设事业单位

潘苏珊

摘 要: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被普遍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如近年来财会电算化水平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作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财务管理可促使管理层全面掌握单位财政状况,科学分配资源,降低运行成本,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实现单位的良性发展。新时期,事业单位要顺应时代需求,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以保证财务信息质量。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信息化建设  风险管控

一、强化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事业单位在运行中,利用数据库、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等构建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以促进部门间财务信息的实时共享和高效使用。

(一)有效落实预算控制

随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网上财务审批和电子签证认证等财务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单位财务管理质量,同时信息系统的引进,使得工作人员可随时随地报销单据,财务人员可实时查询费用报表明细等。

(二)保证财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传统财务管理中,由于业务系统衔接性不强,部门的财务信息传递存在滞后性,容易降低单位财务信息质量。新时期,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各业务系统的整合,并与外部系统进行有效连接,在一定程度上可简化单位的业务处理流程,实现财务信息的实时共享。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风险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充分

事业单位作为政府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机构,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中,虽然有部分事业单位担负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其仍以社会服务为主,工作事务较复杂,经济活动相对单一,市场竞争压力小,致使单位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度偏低,并忽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設。

(二)管控机制不完善

完善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可指导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确保财务管理及信息化建设流程的规范性。当前多数事业虽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但未针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构建相应的管理机制,如没有完善人力资源政策,未结合信息化建设要求对员工实施的专业培训,且未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资质和执业能力,致使当前财务人员专业素养与岗位需求不匹配,制约了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同时关键岗位责任制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不健全。由于财务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单位没有明确规定各部门的职责与分工范围,致使职责交叉现象时有出现,在单位信息化建设不完善情况下,容易出现人员责任不清,推诿责任现象等问题,此时单位无法具体追究某一部门职责,降低了单位内部管理质量。

(三)信息共享不到位

信息共享不到位也是当前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推进,当前多数事业单位均引进了各类信息系统,以提升财务管理质量。但实际应用中,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系统未与传统的手工财务数据进行有效对接,主要是因为单位手工财务数据因资料丢失等未能完全录入信息系统内,系统财务数据出现断档现象,影响单位财务管理质量。同时受传统思维影响,多数单位管理层对财务信息话存在错误认知,虽引进了财务信息系统,但信息系统与单位财务管理的匹配度较低,且未随着业务及经济活动的发展及时更新相关功能,系统应用模式落后,且各系统间未实现有效联结,单位内部各部门的信息传递不畅通,形成信息孤岛,影响了单位财务决策科学性。

(四)财务数据不安全

随着财务信息系统的构建,各事业单位普遍面临数据安全风险,当前单位的机构设置不完善,未设置专门的系统维护部门,且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单位的网络防护软件较落后,再加上单位整体网络数据安全防护意识淡薄,致使系统出现财务数据丢失、被窃取等,增加单位的财务风险。

三、事业单位强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策

针对上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风险,新时期,单位需从基础工作、制度建设、系统升级、风险控制等层面探析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以强化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化风险管控能力。

(一)创新管理基础工作

财务信息化管理基础工作中,事业单位需转变财务管理理念,树立财务管理信息化理念。这一环节,单位管理层需充分认识到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并结合单位现状构建科学的信息化建设方案,通过日常经济活动中的实践不断调整方案,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实施。同时单位需完善财务信息化组织架构,设置信息技术小组,聘请专业人员担任系统维护员,加强单位网络防护层设备建设,结合单位业务升级系。

(二)健全相关管控机制

财务信息化建设中,事业单位还需借鉴企业及标杆单位的财务信息管控机制,结合本单位管理现状、业务流程等制定科学健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以确保财务信息建设工作的合理性与规范性。在具体管理中,单位需明确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依据各部门业务特点将目标分解至各部门及岗位中,并规定部门及岗位的职责权限和目标,以促进信息化建设的落实。同时明确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方向和工作目标,制定相应的财务信息化建设行为准则,引导财务人员规范实施财务信息管理,并调动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财务信息化管理效率。

(三)优化财务信息系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事业单位还需借助云计算等技术构建科学有效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将流程管理系统、审计系统、绩效考核系统、综合报告系统、会计信息化系统等子系统相整合,实现各系统的无缝衔接。在实际执行中,单位需结合各部门的经济活动需求,合理规划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并建立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实现资金、成本等的集中管理,同时单位还可借助该系统实现财务信息共享,加强各部门间信息及数据的及时传输与交流,从而提高单位财务信息质量,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四)强化数据风险防控

针对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安全风险,新时期,单位需强化财务信息系统管理,制定强力安全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单位财务信息的安全性。这一阶段,单位首先需制定财务信息责任制,健全岗位分离制,将出纳与稽核等不相容岗位进行有效分离,并科学设置岗位,规范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其次,完善系统维护制度,明确技术人员操作准则,如结合各部门经济活动设置登录访问权限,避免财务人员擅自删除、修改数据,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四、结束语

在信息化时代下,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等问题逐渐凸显,并制约了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新时期,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的业务需求,创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基础工作,健全相关管控制度,优化财务信息系统,强化数据风险管控,以提升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玲玲.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2(03):67-69.

[2]周洪澜.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9(21):53+55.

猜你喜欢

风险管控信息化建设事业单位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风险考量与管控
浅谈集中监控开关实传试验的“三步控制法”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及应对策略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