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4-17冯莉

财经界·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工业化成本管理制造业

冯莉

摘 要:正所谓无“工”不强,工业的强大造血功能,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繁荣昌盛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基于我国制造业在最近几十年的发展轨迹,众多制造企业越来越重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本文拟就制造业现阶段在成本管理中的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间接促进我国工业化进程与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国家经济  工业化  制造业  成本管理

一、成本管理在制造业发展的意义分析

在制造企业所生产的商品成本支出中做好基本的控制,确保该商品在市场竞争中以价格优势来获取市场前景。在衡量制造企业对于成本管理的成功与否,只需要观察其预设的成本管理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因此,对于制造企业的发展来讲,成本管理的意义有以下方面:

(一)提高经营效益

众所周知,制造企业在生产工业产品过程中,必然要损耗产品的生产材料,这些生产材料所支出的费用即称之为生产费用,而在制造企业的量产之下所支出的全部生产费用,将其称之为产品成本。提高成本管理的质量,必须要对于现有的产品生产项目做好基本的成本预算,再根据成本管理目标去决定成本决策、制定成本计划,实现控制成本的作用,最大化减少产品成本的支出,对于提高整个制造企业的经营效益来讲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高管理水平

为了能够促进成本决策与成本计划的有效落实,对于整个生产过程都要做好基本的成本审核监督,尽可能规避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产品成本的浪费现象,同时还要做好基本的成本核算工作,定期、定量开展成本核算,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与全面的基本工作,确保整个生产项目的产品成本控制在成本目标的开支范围内,就需要选择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去计算实际的产品成本,做好各个部门在成本管理中的考核分析工作,客观地去评价不同部门在成本管理中的业绩内容,不断使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措施得到基本的完善,全面提升制造业的管理水平。

二、我国制造业成本管理中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

纵观现如今的许多制造企业,很多部门对于成本核算显然没有太当回事,尤其是业务部门,以为是财务部门负责的事情,对成本核算工作漠不关心。殊不知,在如此状况下,财务部门的成本核算工作缺乏业务部门的支持,其核算结果只会变得更为粗略,缺乏成本核算应有的准确性,固然不能明确不同产品的生产成本与定价方案,这样一来成本管理的工作形同虚设,并且随着制造企业的产品种类、数量越来越多,成本核算工作必然变得更加复杂,而现阶段制造企业缺乏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没有充分将业务与成本核算工作进行结合,导致成本核算质量往往十分低下。

(二)缺乏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

成本管理工作离不开各级部门的通力配合,在生产产品的整个过程中,可以大致分为设计阶段、采购阶段、生产阶段以及营销阶段。但是许多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工作中普遍呈现出局部管理的现状,其成本管理体系缺乏系统性。比如,对于研发设计工作与采购工作过于重视,却忽略对于生产过程中所损耗的制造成本。尤其是在设计阶段中,相关设计人员往往在成本问题上多以关注原料、人工与制造等费用上,严重忽略了产品在包装营销、运输管理以及仓储方面的成本支出,导致预期的成本目标往往与实际差距过大,更有很多设计方在设计产品时,添置了更多的无意义的功能,无疑是对产品成本带来浪费的现象;在采购阶段中,采购人员缺乏对于材料的质量与经济效益方面的充分重视,同时对于这些采购人员缺乏一定的采购标准,材料的不合格会导致成本支出的进一步增加;此外,在采购阶段中,很多采购方与供应方之间缺乏长期合作意识,只重视眼前的短小利益而忽略在长期合作中所带来的利益;最后在营销阶段中,成本重心通常在广告代言方面的支出,对于产品售后服务缺乏重视,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投诉售后服务无作为,对于制造企业带来一定的声誉影响,影响制造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在成本管理中,成本考核工作十分关键,利用科学绩效考核体系来衡量不同部门在成本管理中的业绩内容,同时促进这些部门员工在成本管理中的积极性。但是显然,很多制造企业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将成本管理因为视为财务部门的工作,对于剩下这些部门参与整个设计、采购、生产、营销等阶段中的成本管控主体责任视而不见,导致成本管理与成本核算工作往往重视事后工作而非事前的监督管控,这样一来企业的成本管理完全无法真正促进效益的增长。

三、加强制造业成本管理中的策略建议

(一)改进成本核算体系

现如今的时代俨然是信息时代,利用信息化手段完成成本核算工作显然已经成为了主流现象,制造企业也理应如此,积极应用信息化手段去改进传统的成本核算体系,比如利用EOPM成本核算软件开展成本核算工作,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成本核算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可以在其系统的帮助下,各类成本信息的时效性与准确性也能够得到相应的保障。

(二)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首先,在设计阶段中,产品的设计方案不仅要明确不同材料的采购地点与采购费用,对于材料的运输、存储费用也要进行记录,严格在设计阶段中控制好将要发生的成本支出内容,另外要对于那些无意义的功能最好根据市场反响去决定去留,减少无意义不实用的功能,多以注重设计质量来提升口碑,而不是注重华而不实的功能方面;在采购阶段中,必须要在其中制定明确的采购标准,保证材料的质量,减少后续不需要的重复采购等现象。采购方还要能够以长远目光去看待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减少因为蝇头小利而影响与供应商的长远发展,注重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来讲具有重要意义;在生产阶段中必须对于每一位生产人员做好基本的产品理念培训工作,提高生产产品的责任意识,既要注重在生产阶段中的成本管理,还要注重产品本身的质量,严禁因成本而忽视质量的现象所发生;最后在营销阶段中,代言方面的成本尽量做好控制,多将代言费用应用在售后服务团队的打造中,让消费者有一个良好的消费体验,促进企业产品在消费者的口碑得以稳健增长。

(三)建立绩效考评制度

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体系中还要建立明确的绩效考评制度,根据成本管理目标去将具体内容划分至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员工中,同時建立责任制,不同部门人员负责不同分工,根据成本目标去定制考评标准,再以考评标准来考核员工在成本管理中的业绩效果,利用奖惩措施促进制造企业部门与部门在成本管理之间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得到显著提升。

四、结束语

总之,制造企业所在的制造行业对于国民经济命脉来讲占据着十分关键的重要作用。在此之间,必须要根据现如今的成本管理问题,合理去进行解决,共同促进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真正落实,促进制造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红明.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视野,2014.

[2]郑桂华.加工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财经界,2016.

猜你喜欢

工业化成本管理制造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青年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