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创新生态系统优化研究
2020-04-17郑宏丹崔淼郑辉李萍
郑宏丹 崔淼 郑辉 李萍
摘 要:随着“互联网+”在各领域的强势推进,互联网技术自身的链接属性为创新生态系统的优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奠定良好基础。本文从资源流动机制、竞争合作机制、反馈整改机制和协同发展机制四个方面研究互联网技术在创新生态系统中运行的影响,并提出优化创新生态系统的五个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 创新生态系统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1(b)--02
互联网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打破了信息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并由此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链接属性是互联网的基本属性,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链接、人与物之间的链接、物与物之间的链接,为创新要素融合起到了极大地助力作用。传统创新生态系统,在现实中都存在创新要素分割、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创新驱动力缺乏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的链接工具的缺乏,使各个要素链接共享力度不够,协同作用体现不足。互联网天生的链接属性,可以极大地促进创新要素融合,优化创新群落,改善创新环境,使当前的创新生态系统,可以真正地体现“生态”和“系统”的属性,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奠定良好地发展基础。
1 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
1.1 创新个体
创新个体是构成创新生态系统的基础组成,是指单个的创新主体,如单个的企业、政府、中介、高校、研发机构、金融机构等,它是创新活动最基本的单元。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创新个体都具有创新的能力和动力,是创新投入、活动和收益的承担者,彼此之间存在紧密的竞争合作的互动关系,具有相同特性的创新个体联合起来可以发展为创新群落。
1.2 创新群落
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群落构成了系统的生物成分,创新群落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结构,创新群落主要由两类群落组成,分别为技术创新主体群落和技术创新辅助群落。技术创新主体群落主要由创新型企业组成,是创新群落的核心。技术创新辅助群落由创新驱动群落、创新扩展群落和创新协调群落组成。创新驱动群落主要包括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扩展群落主要由创新孵化平台、风险投资、银行信贷、科技保险、人才中介、技术咨询和财务管理等组织构成。创新协调群落由各级、各类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等组成。
1.3 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影响创新生态系统的存在、发展和演化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创新生态系统的环境并不是脱离系统之外单独存在的实物,而是创新生态系统内所有活动赖以生存的环境。创新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类。硬环境是指有形的部分,主要指创新活动所需的各类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设施、能源保障设施、通信网络设施以及社会生活设施等。软环境主要是指无形的部分,包括市场、技术、人财物供给渠道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文化习俗等内容。创新生态系统的高效运转需要优良的创新环境作保障。创新环境的打造,政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华东师范大学杜德滨认为政府在创新生态起着类似“太阳”的作用。在创新生态中,政府主要作用为营造创新环境、集聚资源、提高回报率和做好各类基础建设。
2 “互联网+”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
创新群落的成长、发展、成熟,甚至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如何运转有赖于系统内部运行机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因为其强大的链接作用,使创新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并且能够克服时空的限制,推进创新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2.1 资源流动机制
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发展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智慧政府的发展、物在不同时空的流动以及金融生态系统的形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创新生态系统内各种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创新资源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汇集,流动,有序配置,可以满足创业群落对人才、资金、物质、技术、信息等资源的需求。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促进系统汇聚的资源种类和数量增加并且多元化,汇集和流动分散的速度越快,促进资源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加快,推进系统的效率越高。
2.2 竞争合作机制
创新生态中的创新主体从创立到发展、成熟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从创新环境中吸收资源,从创新群落中获得帮助,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价值,反馈给系统,维系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转。创新生态中的各个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体现整个系统的生命力。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运用使这些群体之间的依赖加强,改变了传统的技术路径和商业模式。互联网的应用促进系统内部技术依赖关系形成,生态体系对创新个体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锁定效应和吸附效应,在内部合作和外部竞争的合力作用下,整个创新生态体系才可以生存并进一步发展。
2.3 反馈整改机制
创新生态系统需要有反馈整改机制来维持系统的平衡,从而保障创新生态系统的高效运行。有效的反馈整改机制需要基于有效的信息。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地发展的情况下,大数据应用、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可以为创新生态系统的反馈整改提供有效的信息,从而对创新生态系统各环节进行优化,达到更高效地运行效果。大数据应用可以收集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的数据,对数据进行清洗整合,从海量的数据中总结归纳出数据之间的关联性,进而信息共享是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优化整改的决策基础。通过互联网技术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应用大数据技术打通数据通道,深度挖掘数据价值,為创新生态系统的优胜劣汰提供决策支持。
2.4 协同发展机制
每一个系统都要经过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创业生态系统也要经历培育、成长、成熟的阶段。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不是一个主体能够完成的,需要官、产、学、研等的密切合作。创新生态系统中各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任何一个创新主体都需要在良好的创新环境下生存,各种互利、合作和共生的关系彼此交织共存。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使创新生态系统内的组织更迅速的更新换代和互动升级,可以快速的应对外界的变化和系统内部关系的转变,从而使各主体之间的协同效应实现最大化。互联网技术可以产生乘数效应和再循环效应。网络传播的扩大化效应,可以使创新资源在流动过程实现增值。互联网技术可以形成巨大地驱动力在各主体之间进行不断循环,使有限的资源在系统中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进而产生最大的协同效应。
3 互联网+优化创新生态系统途径
3.1 完善創新平台建设
创新平台是创新资源整合的基础和载体,是进行创新活动的物质保障,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创新平台的建设,需要从顶层上进行整体规划和全面设计,充分使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对高端仪器设备、科技数据和科技成果转化等进行有效地共享配置,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首先,开展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统筹整合可利用的实验资源设备,综合利用仪器设备,减少重复购置和浪费,充分利用创新资源。其次,推动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将创新个体以及以往研究所涉及的科研数据资料进行梳理整合,建立数据信息资源库,实现数据信息资源的交换和共享。最后,促进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成果转化、成果转移、成果推广和成果应用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各类孵化器和高新科技园区的建设,提升服务功能,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良好环境。
3.2 促进创新人才培育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主要基地,其育才地位和功能不可小觑。在“互联网+”背景下,MOOCs的迅速发展,双创教育有了新的变化,互联网技术平台和新技术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环境保障。“互联网+”为高校教学活动增添了新的特色。首先,教学内容更加广泛,教师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挖掘前沿科技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践。其次,改变灌输式教学方法,形成以启发教学为主导、以互联网平台为媒介让学生自我探究学习,帮助学生提升创新创业活动中所要具备的自我决策能力。
3.3 建立金融服务平台
创新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是中小微型企业,但是由于这类企业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及时足额筹集足够的资金,成为制约这类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这些企业不能顺利筹资的重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不能充分了解企业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金融服务平台的必要性非常明显。金融服务平台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金融服务平台的核心是决策支持分析系统,该系统的关键是系统集成了“政府部门、人行征信中心、金融机构及各主要电商平台的信息共享资源的中小微企业信用数据库、先进的大数据分析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等。构建完整“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自动交换信息数据,打破原有不同部门的信息孤岛,使各种信息实现了真正的共享,大幅度减少信息成本。
3.4 强化政府功能
政府对保障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效推进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政务进入智慧化阶段是发展的趋势,融合多类数据、多元化采集、知识化分析、可视化呈现、个性化服务和开放化利用为一体的大数据能力。政府服务不再是拍脑袋决策,而是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依据来进行决策,实现大数据慧智创新模式,通过数据来了解人民的生活动态和宏观的发展趋势。“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可以提高政府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工作的透明度,从而推动政府服务新模式,进而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落地。
3.5 推进商业模式创新
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培育发展“互联网+”商业新模式,如发展消费新模式,采用大数据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且建立个性化、定制化销售模式和服务模式创新。推进要素创新,加快发展各级电子商务创新平台建设,发挥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和人力资本等要素的作用,实现高效、政府、企业联合开展要素创新。推进体制创新,率先在电子商务领域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增强对各级电商体制机制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4 结语
随着“互联网+”在各领域的充分运用,对丰富创新群落,优化创新环境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互联网技术促进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创新驱动要素的有效配置,为创新生态系统的优化升级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在“互联网+”背景下研究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从资源流动机制、竞争合作机制、反馈整改机制和协同发展机制四个方面展开,探讨互联网技术对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影响。基于上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生态系统优化的五个方面,通过完善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创新人才培育、建立金融服务平台、强化政府功能、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来实现创新生态系统优化。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各方面的充分利用,对复杂性的创新生态系统的优化作用越来越强,后续对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以及内部各链接优化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杨伟,周青,郑登攀.“互联网+”创新生态系统:内涵特征与形成机理[J].技术经济,2018,37(7).
郑丽霞.大数据情境下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9,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