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芦笋栽培技术

2020-04-17张勇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芦笋植株营养

张勇

一、品种选择

因芦笋为雌雄异株,必须选用杂交一代种子种植,可挑选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产量高,笋型好,畸形率低的优良全雄杂交一代(雄株植株矮小、抗病强、产量高)留作种子。目前常用的有冠军、硕丰、京绿2000等国产品种。

二、繁殖方法

芦笋繁殖可分为分株繁殖和种子繁殖。分株繁殖是选择优良丰产的植株掘出根块,按芽分割多块,栽于小块土地或庭院花盆里。此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庭院种植,可常年采收新鲜芦笋。种子繁殖多用于大田生产。

三、育苗

(一)种子处理

成熟种子是黑色的,像小粒黑豆一样,皮厚坚硬,外包有蜡层,透水性较差,吸水慢,低温下发芽慢,出苗期长,出苗不一致。为了加速发芽,一般采取如下方法:播种前先将种子在竹帘上晾晒1~2 d,用清水漂去秕籽和虫蛀籽,用50%的多菌灵300倍液浸泡10~12 h,用30~35 ℃温水浸种2~3 d,每天换水1次,换水时将种子反复搓洗,去掉种皮上的黏液,待种子吸足水分捞出,用湿纱布或湿毛巾包好,放在25~26 ℃的温度下催芽,每天用25 ℃左右温水微微淋浇2~3次,避免种子因缺氧造成闷种,当80%的种子露出白芽时可播种育苗。

(二)营养钵育苗

营养钵育苗便于苗期精心管理,出苗率高,用种量少,可以缩短大田的根株养育期,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移栽时伤根少,成活率高;越早育苗,当年生长期越长,根部积累营养物质越多。制备营养土:30%园土、35%熟堆基肥、30%草木灰、1.5%复合肥、0.5%尿素、1%过磷酸钙和2%氯化钾充分混合,用40%甲醛100倍液喷洒,堆积成堆,用塑料薄膜密封,让其充分熏杀,腐熟发酵,杀灭病菌和杂草种子。堆制最好在夏季进行。每667 m2准备2500个直径6~8 cm,钵高10 cm的营养钵。3月上旬,将小拱棚覆膜,营养土装钵,并轻浇1次水把土压实了,将催好芽的种子放在营养钵上,1钵1粒,上覆营养土1.5~2 cm厚,码放在拱棚里。白天营养钵温度保持在25 ℃,夜间温度保持在15~20 ℃。出苗后,见干见湿,每隔15 d喷施浓度0.5%的磷酸二氢钾和尿素各7 g/m2,切忌苗床积水。定植大田前,应视天气情况揭开棚膜改变棚内温度,锻炼幼苗,并控制供水,以使根株充实,适应露地环境,缩短缓苗期,早发新根。

四、定植

(一)整地

芦笋耐旱不耐涝,且栽种1年可采收10年以上。因此,应选择地势高的地块,旱能浇,涝能排,土质疏松肥沃,透气性好,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中性壤土或沙壤土,前茬不宜栽种胡萝卜、西红柿等作物。每667 m2施农家肥3000 kg,氮磷钾复合肥25 kg,深翻20~25 cm,耕后耙平,修好排水沟,南北向起垄1.5 m宽,在垄上挖上宽60 cm、底宽40 cm、沟深60 cm的定植沟,每667 m2施45%氮磷钾复合肥50 kg,饼肥40 kg,腐熟有机肥2~3 m3,生石灰25 kg(调节土壤酸碱度)并与回填土壤混合均匀,施入沟内,离地面10 cm为宜,并浇水沉实,以防定植后浇水下沉,苗盘根不一致,影响采收。

(二)移栽

4月中下旬,外界气温逐渐上升,当苗龄在60~70 d,嫩茎数3~5个,苗高25 cm以上时,即可进行移栽定植。按苗大小分级一致的种在一起,按25~30 cm株距,2000株/667 m2左右,摆放幼苗,退出营养钵,将苗芽眼顺向朝同一方向排成直线,切不可歪三倒四、高低不齐、不成直线,影响管理和产品质量。一手扶住苗身,一手先覆少量土并压实,使根群与土壤密接,然后再盖4~5 cm细土,浇透水,定根,稳苗,水渗下后再覆土1~2 cm,防止土壤板结和水分蒸发,移栽后3~4 d,及时查苗、补栽,防止缺苗。补苗时要浇足底水,确保成活,补栽的幼苗仍要注意定向栽培。等苗成活后,抽出新茎,再分层培土,直至与畦面相平。

五、田间管理

(一)定植后当年的管理

定植缓苗后追施复合肥10~15 kg/667 m2,并及时松土除草,适当培土1~2 cm,随着松土次数的增多,逐步增加覆土厚度至10 cm,并在苗根部施含鉀量高的草木灰,促苗早发,植株健壮,盘根扩大。立秋后,施有机肥250~1000 kg/667 m2促使盘根肥大。立冬后,茎秆已全部枯死,须彻底清园,除去枯茎,落叶杂草集中处理,浇1次封冻水,可保墒保温,保护幼笋安全越冬。第1年因笋苗植株矮小,可利用间隙地兼作矮小作物如大豆、洋葱等,但应留足管理芦笋的空间。

芦笋的茎枯病最为严重,但应以预防为主。清理沟渠,降低地下水位;少施氮肥,增施磷肥和农家肥。同时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600~800倍液,在嫩茎出土20天内,连续用药3次,可有效控制茎枯病。一旦发生,及时拔除病株,以免传染其他植株。

芦笋的虫害以斜纹夜蛾为主,其咬食茎枝和拟叶,严重时会把拟叶吃光,并啃食茎枝表皮。可用10%辛拌磷配成毒土施撒在田间,可防治斜纹夜蛾等害虫。防治病虫害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并严格控制使用量和使用次数。

(二)定植后第2年的管理

绿芦笋定植后第2年开始采收芦笋,在生产和生长期间,根据情况及时松土除草,防涝保湿,增加追肥次数和追肥量。在采收结束入冬后,先把枯黄植株割除,彻底清理植株的茎、叶、枯枝及四周杂草等,搬离田间,集中处理。分次重施越冬肥,分别在“立冬”及“冬至”施肥2次,以有机肥为主,每次每667 m2施用农家肥1000~2000 kg,钙镁磷肥100~200 kg,碳酸氢铵20~30 kg,拌入花生饼、骨粉等,经充分发酵后,晴天分别埋施于畦边,注意尽量不损伤储藏根,每次施肥后进行1次浇水。通常在“立春”后利用晴天天气把培土全部扒净,扒培土时注意不损伤基部鳞芽群,并把残留茎清除干净,经阳光曝晒1~2 d后,每667 m2用3 kg地虫沙星进行全园撒施或用40%芦笋青600倍液喷洒土壤及根部,以消灭越冬病原菌,降低病原基数,减轻来年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然后把培土覆盖5~6 cm厚。

六、采收

定植后第2年4月,当芦笋嫩茎高15~20 cm时,在早上或傍晚离土面1~2 cm(留茬过高,后期腐烂易使周围新发嫩茎感染锈斑病。留茬过短,易伤鳞茎盘和影响养分回流)处用利刀割下,放入采笋箱内,用湿布覆盖。放在阴凉处,防止跑水老化,风化变色,确保嫩笋质量,及时进行冷藏或销售。

芦笋新鲜最要紧,以全株形状正直,笋尖花苞紧密,不开花未长腋芽,没有水伤腐臭味,表皮鲜亮不萎缩,幼嫩粗大者为上品。但芦笋尖端生长力旺盛,采收时必须趁着晨光尚弱,不然一见阳光,夜里刚冒出土的芦笋拼命生长,老了,纤维化了,品质就差了。

绿芦笋采收的持续时间和收获产量与生长年龄和发育状态有关。正常生长的笋田,可光头采笋,即春季生长的嫩茎长20~25 cm全部采收。当上一年植株生长较弱应留母茎采笋,采收前每株先留1~2个健壮茎,放茎生长以进行光合作用,补充营养,然后再采收陆续生长的嫩茎。第1年可采收30~50 d,每667 m2产量为150~250 kg。4~8年生的成年笋可采收60~90 d,产量为800~1500 kg/667 m2。如果发现产量明显减小、品质下降、畸形增多、嫩茎变细的情况,应停止采收,留茎放秧,让笋株进入植株生长阶段。芦笋采收的年限一般为10年左右,此后芦笋进入衰老期,产量逐渐降低,应该淘汰更新。

猜你喜欢

芦笋植株营养
芦笋择株选径采摘器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控措施研究
眼睛需要营养吗
西班牙芦笋替代南美芦笋
蔬菜与营养
蔬菜与营养
长匐茎与块茎
防治长茄弯果有窍门
更多的奶酪,更多的营养?!
随意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