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2020-04-17司雅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39期
关键词:文本再构英语学科单元整体教学

司雅琳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经。笔者以小学英语沪教版教材五年级《5A Module 4  Unit11 Water》为例,通过单元统整、文本再构,拓展文本内涵,挖掘文本内在的联系,创造性运用教材,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探究、批判思维等思维品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学习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身知识体系,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英语学科;思维品质;文本再构;单元整体教学

我国外语教育培养目标是:致力于培养中国情怀、国际视野、文化意识、人文素养、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担当精神、成事本领的现代公民。因此,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以下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既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学生英语素养的养成。

英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运用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过程,语言不能脱离思维而单独存在,语言承载着思维,思维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语言和思维是矛盾的统一体。首先,语言的输入过程,即听和说的过程,是思维以语言符号加工的过程;然后读和写的过程,即输出和表达的过程,是思维将语言符号转化为语用信息的过程。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思维起到非常重要的过程,机械、死板的就教材而教,套用句型,大量的平行语句,没有思维的语言是空洞的,没有活力的。

但是,笔者在担任龙岗区教研员的这十年,大量的听课、评课、磨课发现小学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低段基础知识的思维训练过程,采取直观教学、全身反应法、做做猜猜等机械训练,套用句型等低层次思维活动;教学设计没有活学活用教材,就教材而教教材,没有纵观全局,统筹安排,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知识梳理与思维训练,不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课堂看似热闹非凡,但多数是YES 或NO 的问题,多是对事实的陈述,而少有对观点opinion的表达,没有给学生深入思考的空间,少学生之间的思考、评价与质疑。

针对以上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我们的观点,运用单元整体教学的思想,创编、改变教材,文本重构,单元统整,致力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英语核心素养的养成:明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明确英语课程非常有助于促进哪些思维品质发展,确定思维品质发展空间与路径,大胆在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中,以有效的方式,促进这些思维品质发展;明确多元思维能力的内涵、发展价值、英语教学发展多元思维的方式等,在教学中实践多元思维,从而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明确英语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相关思维能力,找到科学有效的发展思维能力的方法,尤其是对中国学生有效的方法,加大对课文语句、语段、语篇的逻辑关系的分析,发展相应能力。

下面,笔者将以小学英语沪教版教材五年级 《5A Module 4  Unit11 Water》为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研究中,如何基于小学英语单元整體教学思维品质的培养的几点体会,旨在激起大家进行思维品质培养的兴趣。

一、用审辨的思维解读单元主题

纵观沪教版教材,内容极其丰富,日常生活、人文、自然常识、科学物理、中外地理,内涵丰富,包罗万象。可以说,语言只是外壳,用语言来承载丰富的内容。

沪教版教材是以模块(Module)为单位组织教学内容,模块内的语言材料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各模块包含三个单元(Unit),每个单元集中讨论该主题下的一个具体话题。教材各模块之间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保证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螺旋式上升;同一模块主题在不同年级循环出现,保证教学内容复现和循环。以“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为主线,设计和安排大量形式多样、语境真实、趣味性强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用英语做事”的过程中感知语言、进行语言实践和真实情感体验,课堂教学同时采用参与、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运用语言的技能。

本模块主题为The natural world, 本单元的主题“水”是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从各种渠道了解到了水的来源和用途,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掌握相关核心句型,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生活常识,科学素养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到水的来源,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现实,提示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同时,由于五年级的学生又具有一定的思维发散能力,所以可以进一步提高,加入opinion和facts的教学,充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二、由易到难、遵循思维规律,搭建教学逻辑框架

学的逻辑是教师教的逻辑的前提和基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改进教学效果,依据外语学习的思维规律,创设语用环境,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遵循外语教学思维规律,建立清晰、合理的教学逻辑框架,而不是就知识而教知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学生通过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感知语言材料,建立对语言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比较、分析、综合运用等高级思维活动,三个课时,语用功能螺旋式上升,在语言不断地融合,滚雪球的过程中,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本单元第一课时Useful water,老师带着学生学习和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第三课时会对这些内容进行归纳复习,并且由之引导学生得出一个观点:Water makes our life wonderful.

本单元第二课时Amazing water, 老师带着学生通过学习小水滴的旅程,把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掌握了,并且还拓展学习了污水处理再利用的循环过程,第三课时会复习总结前两课时中关于水循环以及水从哪里来的相关知识,并由此归纳出观点:Water is amazing.

第三节课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拓展学习“Water Festival”, polluted water, flood等与水关联的自然和人文现象,把水对人们生活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都归纳和梳理出来,让学生对water and life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全面和客观的认识,并且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梳理出对水和生活的观点,并掌握支撑观点的事实。最后点睛之笔是借助三节课对WATER中五个字母的解读:wonderful, amazing, terrible, exciting and rare,把我们对水的认识用五个单词串联起来,最终让学生把本单元所学习的与水关联的知识变得系统而又印象深刻。

附1:单元设计整体思路和依据流程图

三、重构单元单课时文本,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

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有创新精神的思维品质,对新事物有好奇心,求异求变的精神。教师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改编教材,文本再构,其目的是更能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更能释放学生的聪明才智,更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吸收和表达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也称作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需求,巧妙的设计与提问,给学生创造思维发散、遐想的空间,从而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教师设问后的留白,是将问题点燃,并给学生指明方向,引导学生探索思维发展的可能性,让学生盘活已有知识,激活认知,进而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学习。

如第一课时基于教材内容,重构对话文本为:

A: Where does water come from?

B: It comes from the …

… like the water in the …

It comes from the ..., too. ...

A: You are right!

How do we use water?

C: We use water to wash...

Farmers use water to.... …

A: Yes! How can we save water?

D: We use water to …and then…

A: All of you are right!

Water is useful and wonderful!

如此大量的启发式的设问,头脑风暴讨论水的来源,教师再利用思维导图呈现板书的方式,为学生的语言输出搭建“脚手架”,使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并鼓励学生尝试完整的系统表达,进而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表达能力。文本再构后,形象直观的板书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有层次、系统的思考,并建构自身的知识树,进而锻炼学生语言思维的逻辑性和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提升语言的综合表达能力。

附:第一课时板书设计

四、文本再构,拓展式教学,拓展思维

拓展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改编、拓展、文本再构,从而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增长学生见识,开拓学生眼界,拓展学生思维。

在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我们重构的文本:

Water and life

Wonderful Amazing Terrible Exciting Rare

Water makes our life wonderful. We use water to… Firemen use water to put out fires. Farmers use water to grow crops.

Water is amazing. It comes from everywhere over the world. It comes from the… Water can flow and fly in the water cycle. We can make dirty water clean by water treatment.

Water makes our life exciting. The Dai people in Yunnan, China, have a “Water Festival”. They pour water at each other.

Water is useful in our life. But, sometimes water can make our life terrible. Trees, … can't live in polluted water. The flood flushes away our cars …Many people die in the flood.

Water is rare in many places. People are thirsty. Plants and animals die without water.

Save water, save our life.

第三課时的文本再构,融合第一、二课时的内容,并结合事实,谈谈你对水的认识和观点。教师提供了“fact ”和“opinion” 的必要的语言支架后,学生深入思考,结合事实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和见解。教师巧妙的运用“opinions and facts, Water and life”这两个课堂练习对整个单元进行综合梳理,然后对水的认识用五个单词串联起来,最终让学生把本单元所学习的与水关联的知识变得系统而又印象深刻。

五、结束语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经。在一线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单元统整、文本再构,拓展文本内涵,挖掘文本内在的联系,创造性的运用教材,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探究、批判思维等思维品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学习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身知识体系,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猜你喜欢

文本再构英语学科单元整体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浅谈小学英语文本再构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范式下学与教方式初探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文本再构应用于英语教学的思考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情感教育
英语语篇教学中文本再构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