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作用评价

2020-04-17张小俊

健康大视野 2020年5期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防治

张小俊

【摘 要】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作用。 方法: 选取胎膜早破孕妇114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n=57)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n=57)实行预防性护理,比较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以及血气指标差异。 结果: ①研究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19.30%)(P<0.05);②护理后3d,研究组血氧分压水平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预防性护理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护理中有突出作用,可借鉴。

【关键词】  预防性护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5-293-0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作为产后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应积极预防。近期,我科对胎膜早破孕妇产前护理中应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在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方面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胎膜早破孕妇114例,纳入时间: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1)纳入标准:①胎膜早破的健康孕妇;②单胎、足月分娩;③孕妇及其家属知情同意。(2)排除标准:①产前合并严重妊娠期并发症;②神志不清。

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7例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孕周29~39周,平均孕周(32.64±1.45)周;平均新生兒出生体重是(1864.16±251.48)g;研究组57例实行预防性护理:孕周30~39周,平均孕周(32.97±1.29)周;平均新生儿出生体重是(1864.78±251.05)g;孕妇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等,2组均无统计学比较差异(P>0.05),可作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按产前护理常规提供健康教育、饮食指导、情绪安抚等;

研究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针对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高危因素,提出相应护理措施,并编入预防性护理方案中,执行如下:取1mg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规格:2ml:15mg;国药准字H20130779;企业: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溶入500ml、0.9%的氯化钠溶液中进行短暂雾化吸入给药,每日1次,坚持用药3d。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新生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

(2)统计两组新生儿护理前、护理后3d的血气分析指标,以血气分析仪检测,检测指标包括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等无序分类资料、血气分析指标水平等数值变量资料行x 2检验与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差异

研究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是5.26%(3/54),对照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是19.30%(11/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5.211,P=0.022)

2.2 两组新生儿护理前、护理后3d的血气分析指标差异

护理后3d,研究组血氧分压水平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指的是新生儿出生后不久,伴随出现的呼吸衰竭和进行性呼吸困难,主要是因肺泡表面上活性物质缺乏所致,可导致肺泡出现进行性萎陷,以呻吟、吸气三凹征、发绀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危及新生儿生命安全 [1~4] 。据报道 [3~5] ,近几年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有不断升高的趋势,如何预防本病,成为产科部门的重点研究课题。

关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干预措施中,除了治疗方式对新生儿预后影响深远外,早期护理亦存在积极的预防作用。传统产前护理对孕妇的干预范围比较广泛,但在预防本病方面缺乏针对性。因此,我科专门制定了预防性护理措施,即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短暂性雾化吸入给药,以减轻孕妇呼吸道炎症反应,实现局部平喘目标。其中,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应用频率较高:本品可经母体对胎儿发挥药效,促使胎肺表面的活性物质生成,促进胎肺发育、成熟,从而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风险系数 [14] 。同时,盐酸氨溴索还有抗炎作用,用于胎膜早破引起早产的孕妇产前护理中,安全性较高 [15] 。本研究结果亦证明了在胎膜早破孕妇产前护理中预防性应用盐酸氨溴索短暂雾化吸入干预的突出效果:研究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该组患者护理后3d的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观证明了预防性护理干预方案在纠正患儿血气指标、降低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方面的积极作用。此外,医护人员在预防性使用本品时,应考虑新生儿血管、大脑功能脆弱以及心肺功能尚未完善等特点,用药期间观察产妇胸廓是否隆起、生命体征平稳与否、呼吸有无节律等。

综上:在孕妇产前护理中有必要应用预防性护理措施,且建议采取盐酸氨溴索短暂雾化吸入,从而积极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参考文献

[1]  李贺,姚笠. 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的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 2018, 23(9):162-164.

[2] 徐芬, 罗俊, 黎红平,等. 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效性的系统评价[J]. 临床儿科杂志, 2017, 35(3):223-228.

[3] 杨锦明. 不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对比[J]. 广西医学, 2017, 39(6):825-827.

[4] 尚彪,董文斌,刘娟,等.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重庆医学, 2018, 47(24):37-39+43.

[5] 赵春.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超声诊断的研究进展[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8, 21(8):565-568.

猜你喜欢

预防性护理防治
预防性护理在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预防性护理在普外科术后患者静脉导管感染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