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断指再植术改良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2020-04-17沈君高

健康大视野 2020年5期

沈君高

【摘 要】  目的: 分析断指再植术改良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旨在探讨临床治疗该病的有效术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方法: 选取本院骨科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82例断指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将其纳入常规组与改良组,每组41例,常规组予以断指再植术治疗,改良组予以断指再植术改良术治疗,对比两组的血管危象发生率、再植指成活率以及患指远端血液循环情况。 结果: 改良组的血管危象发生率(4.9%)低于常规组(19.5%),再植指成活率(97.6%)高于常规组(82.9%),均P<0.05;改良组患指远端血液循环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 结论: 断指再植术改良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提高再植指成活率,且能改善患指远端血液循环,值得临床推行。

【关键词】  断指再植术;改良术;再植指成活;血管危象;患指远端血液循环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5-277-01

断指再植术是临床治疗断指的主要手段,治療效果显著。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血管危象),部分患者会出现再植指不成活的现象,导致治疗失败 [1] 。因此,有必要对断指再植术进行改良,以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继而提高再植指成活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鉴于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断指再植术改良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就本院骨科82例断指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展开对照分析,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骨科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82例断指患者,年龄>18岁,病历资料真实、有效,且对研究知情且同意,均无血液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根据不同术式将患者纳入常规组与改良组,每组41例。常规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19~64岁,平均(40.2±8.5)岁;受伤因素中,刀伤19例,电锯伤14例,其他8例;受伤部位中,拇指5例、食指13例、中指12例、无名指7例、小指4例。改良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19~65岁,平均(40.5±8.4)岁;受伤因素中,刀伤20例,电锯伤13例,其他8例;受伤部位中,拇指6例、食指13例、中指11例、无名指7例、小指4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

1.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彻底清创,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对抗高凝状态,创缘规整者仅切除边缘,创缘不规整者切除污染严重的皮下组织与失活组织,分离断指远端组织中有血凝块的静脉,纵向切开指屈肌腱两侧皮肤,展露、分离出指神经,将血管断端切除至正常,剪掉吻合口临近区域的血管外膜,清除血管吻合口临近区域多余的脂肪组织;逐步对骨骼、肌腱、指背静脉、背侧皮肤、指动脉、指神经、掌侧皮肤进行再植。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常规组采用传统的血管端端吻合法进行血管吻合;改良组采用改良血管套接法进行血管吻合:借助显微镊展露血管吻合口,修剪套入端套入血管的外膜,纵向剪开套端血管上侧,4针缝合血管,第1针吻合后壁正中,第2针吻合前壁正中,第3、4针缝合两侧壁。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危象发生率、再植指成活率以及患指远端血液循环情况。(1)血管危象分为动脉危象与静脉危象,前者的定义为指温下降,指体苍白,指腹张力降低,毛细血管不充盈;后者的定义为指腹体温降低,指体发紫,指腹张力变高,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加长 [2] 。(2)再植指成活:断指再植末梢血液循环良好,皮温正常,毛细血管反应正常 [3] 。(3)患指远端血液循环情况:于术后第1、3、7d运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进行血流检测,基准线以健侧同一部位的微循环量为准 [4] 。

1.4 数据统计 运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以(x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 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管危象发生率与再植指成活率对比 改良组的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再植指成活率高于常规组,均P<0.05。见表1。

2.2 患指远端血液循环情况对比 改良组患指远端血液循环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断指再植术成败与否的关键与血管吻合处理有一定的相关性。常规处理方法为血管端端吻合法,即采取连续缝合间断打结法,其技术要求较高,且缝合针数多,因此易对血管壁内膜造成损伤。改良血管套接法可通过一定的角度和被套入端的血管壁进行缝合,该角度能够随套入端血管管径大小的变化而变化,易套入,且不会损伤血管壁内膜,仅4针缝合,对患指远端血液循环无明显影响,因此再植指成活率较高 [5] 。

本研究结果显示,改良组的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再植指成活率(97.6%)高于常规组,且患指远端血液循环情况优于常规组,由此说明,断指再植术改良术的临床效果优于断指再植术。

综上所述,断指再植术改良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提高再植指成活率,且能改善患指远端血液循环,值得临床推行。

参考文献

[1]  李学渊,范学锴,胡浩良,等.单中心大样本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改良与传统治疗方案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8, 34(1):31-33.

[2] 黄雪松,李子华,邱忠朋.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对再植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J].临床骨科杂志, 2015,18(4):472-474.

[3] 赵建武,陈强,蔡飞,等.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对再植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 17(3):296-298.

[4] 钱玮.改良血管套接法与血管端端吻合法对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对比研究[J].实用医药杂志, 2016, 33(12):1075-1077.

[5] 王琪.改良血管套接法对断指再植术中患指局部血液微循环和经皮氧分压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9):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