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全麻两种麻醉方法对糖尿病腹部手术的临床方法对比研究
2020-04-17郑万超李林杨宝会王金鹏李绍臣
郑万超 李林 杨宝会 王金鹏 李绍臣
【摘 要】 目的: 探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全麻两种麻醉方法对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反应影响情况。探究何种治疗方式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以及最能够达到最佳的治疗疗效,最大限度的帮助患者进行医学治疗,以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 方法: 选择该院自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进行糖尿病腹部手术的患者62例,将在62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为31例,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以及对照组的全麻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反应情况以及治疗状况,记录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 结果: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优于全麻(90.3% vs 8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认知障碍,深静脉栓塞发生率低于全麻(P<0.05)。 结论: 全麻复合膜复合硬膜外麻醉以及全麻两种方式虽然都能够达到有效的麻醉效果,但相比较而言,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临床上建议广泛使用此种方式进行麻醉,帮助患者进行优质治疗。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全麻;糖尿病腹部手术
【中图分类号】 R7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5-273-01
糖尿病患者的腹部手术是老年患者的常见手术之一,在手术的过程中具有出血量大、创伤刺激强的特点,加之老年人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较差,恢复速度较慢,而且糖尿病的患病通常会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等疾病,产生复杂的疾病交错情况。因此,为麻醉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1] 。为了采用最好的麻醉方式,起到最佳的治疗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我们特选择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全麻两种方式应用于糖尿病腹部手术,比较两种麻醉方式的麻醉结果选择。在试验的过程中,该院特选择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进行糖尿病腹部手术的患者62例,采用分组对比试验的方式分别使用这两种麻醉方式进行手术麻醉,记录有关数据,最终通过实验结果得出有效结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进行糖尿病腹部手术的患者62例,将在62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均为31例,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以及对照组的全麻麻醉。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家族遗传病史、其它并发症史、家庭基本情况、精神状况等基本信息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确认不会影响试验数据以及试验结果,且所有患者均签署了本人以及家属同意书,确认清楚该次试验的调查内容并参与试验。
1.2 方法 于麻醉前 30 min 肌注 0.5 mg 阿托品,0.1 mg 苯巴比妥钠。观察组吸入异氟醚,采用静脉滴注普鲁卡因 1%加司克林 0.1%混合液。对照组在进行麻醉诱导前进行 T7~T9 椎间隙硬外穿刺, 采用 5 mL 利多卡因(1%~1.5%)为实验,5 min 后安全则分次注入 10~15 mL利多卡因(1%~1.5%) [2] 。
1.3 观察指标 麻醉效果:根据中华医学会制定标准判定,Ⅰ级麻醉效果良好,肌松和镇痛效果佳;Ⅱ级镇痛良好,肌松较低;Ⅲ级镇痛较低,肌松较差;Ⅳ级镇痛,肌松效果均较差;Ⅴ级无麻醉效果;
1.4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 χ 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采用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根據级数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分组,最终显示出观察组患者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流动力學变化
SBP、DBP、HR、SpO2 麻醉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术后并发症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显示出观察组的深静脉栓塞、认知障碍例数分别为:2例、 1 例,而对照组的深静脉栓塞、认知障碍例数分别为9例、 5 例。试验结果显示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相较于全麻的方式具有更高的灵活性,而且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方法具有更强的可靠性,会迅速产生疗效。快速扩展于患者的用药麻醉位置。极大减少了局部麻醉的药物使用,能够有效的控制整个麻醉过程以及麻醉速度,有利于帮助老年人恢复血流动力学。且整个麻醉过程都相对方便操作、灵活控制,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的确比全麻麻醉的方式具有更佳的疗效,对患者的麻醉效果分级比较当中也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分级级数更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更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下腔静脉扩张情况,促进患者的血流量循环,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激活,抵制麻醉药物的抗血栓作用。
在进行麻醉的过程当中,两组患者均进行有效的常规护理措施。护理时要求医护人员时刻观察患者的身体指标情况以及情绪状况,用亲切的方式告知患者麻醉的相关步骤以及手术的治疗方法,降低患者的担忧、恐惧等负面心理情绪。开导患者,使患者具有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配合医生共同治疗,减少心理负担,增加对抗疾病的自信心。进行手术之前要妥善保管手术的有关仪器设备。进行详细的排查以及消毒、杀菌处理,手术过程中要正确按照医学的相关规定以及操作方式进行手术。整个试验过程均严格控制手术时间,时刻监视患者的身体指标情况,妥善记录有关实验数据,以便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 [3] 。在该次试验当中,为了探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全麻两种麻醉方法对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反应影响情况。特选择该院自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进行糖尿病腹部手术的患者62例,采用分组对比试验的方式分别使用这两种麻醉方式进行手术麻醉,记录有关数据,最终通过实验结果得出有效结论。最终的结果显示全麻复合膜复合硬膜外麻醉以及全麻两种方式虽然都能够达到有效的麻醉效果,但相比较而言,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因此临床上建议广泛使用此种方式进行麻醉,帮助患者进行优质治疗,使患者能够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
参考文献
[1] 陈家骅.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病人手术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5(19):364.
[2] 徐静,万燕杰,曾因明,等.中枢炎性细胞因子与认知功能损害[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5,26(2) :105-107.
[3] 程晓云,田卓敏,韩元福.乌司他丁联合生脉注射液在老年急腹症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 9( 1) :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