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腰椎损伤的手术治疗分析

2020-04-17赵广军李柯赵辉

健康大视野 2020年5期

赵广军 李柯 赵辉

【摘 要】  目的: 探讨前路手术与脊髓神经减压术在胸腰椎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之间收治的40例胸腰椎损伤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前路手术与脊髓神经减压术进行治疗。 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治愈者5例,显效者10例,故总有效率为100%;观察组患者中,治愈者6例,显效者9例,故总有效率为100%。 结论: 对胸腰椎损伤患者行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时,多可得到满意疗效,且稳定性良好。

【关键词】  胸腰椎损伤;前路手术;脊髓神经减压术

【中图分类号】  R32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5-238-01

胸腰椎作为人体的中枢支柱,其交界处有较多活动,极易出现损伤,且伤后病情不稳定,胸腰椎骨折引发的脊髓损伤约占脊髓损伤的40% [1] 。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之间收治的40例胸腰椎损伤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前路手术与脊髓神经减压术进行治疗,并观察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胸腰椎损伤患者共4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在25~65岁之间,平均年龄(42.62±3.45);观察组中,男13例,女7例,年龄在27~63岁之间,平均年龄(43.98±3.24)。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故具有统计学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前路手术,全身麻醉,经胸腔或胸膜外、腹膜后入路,在下胸或胸腰段采取相应平面的背腹联合切口,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与脊髓受压部位决定左右侧进路,常以左侧为宜,避免损伤供应脊髓的Adamk-iewicz动脉 [2] 。减压范围:切除后突的后1/4~1/3椎体及相应的椎间盘,保留椎体前方,便于植骨,可发现硬脊膜搏动,必要时可将硬膜切开再探查 [3] 。安装内固定器:在椎体侧方,将所需长度的内固定器安装,放置撑开器,矫正畸形。植骨:采用髂骨或肋骨,使椎体融合,致应力无需完全集中在内固定器上。对于陈旧性骨折患者,因其损伤脊椎愈合,如不做畸形矫正仅减压时,在力学上椎体相对稳定,可不做植骨及内固定术。

观察组患者行前路减压术,经大肾切口进行,切除第11和12肋,推开胸膜与腹膜,将腰大肌与膈肌附着点切断,使伤椎椎体显露,结扎节段性血管。直视下,切除形成压迫的骨性突出,以此达到充分减压的目的。对于出血较多的患者(2500~3000 ml),彻底减压后可行植骨与内固定,稳定脊柱。

1.3 观察指标

治愈:患者顺利完成手术,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佳;显效:患者顺利完成手术,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功能基本恢复,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较好;无效:患者手术失败,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 [4] 。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 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本组收治的40例胸腰椎损伤患者中,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如下:治愈者5例(25.00%),显效者15例(75.00%),故总有效率为10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如下:治愈者6例(30.00%),显效者14例(70.00%),故总有效率为100%。由此可见,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x 2=1.9826,P>0.05),无统计学价值。

3 讨论

胸腰椎损伤多因骨、韧带和椎间盘等组织结构的损伤造成,手术治疗时可选择前路手术、后路手术或脊髓神经减压术,本文主要探讨前路手术与前路减压术(脊髓神经减压术)。其中前路手术指的是通过适当的手术进路,在椎体的前方与侧方进行手术,其手术适应证如下:①合并脊髓损伤者: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前方有压迫,而后方无骨块进入椎管者,或前脊髓综合征。②爆裂性骨折或前柱严重破坏者,而后部结构尚且完整的不全瘫者;晚期并发瘫痪者,或陈旧性爆裂骨折者。③前柱、中柱分离者。④实行后路手术后减压不彻底,而前方仍有压迫者。⑤椎管矢状径上压迫超过50%者。前路手术可直接切除致压物,充分缓解脊髓压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其内固定处在生物力学上运动节段的负重线上,因此可恢复脊柱的负重功能 [5] 。除此之外,前路手术可解除脊髓前方压迫,脊髓受压部位常位于前方,前路手术可直接解决致压因素,直接切除脊髓侧、前方的致压物,致椎管充分减压,在直视下进行,减压效果更佳。但此种手术创伤较大,出血较多,操作较复杂。前路减压术适用于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截瘫、压迫自椎管前壁等患者,操作简易,显露清晰,减压彻底,手术时应遵循减压彻底、损伤小、对脊椎稳定性影响少等原则 [6]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因外伤机制的复杂性,目前尚无较明确的手术适应证,治疗时应针对患者具体分析,而无需采用机械标准,应从有助于脊柱稳定性的恢复、便于患者术后康复的角度,反复衡量利弊,从而选择最佳手术方案。总而言之,對胸腰椎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时,应注重个体化原则,采取恰当的手术方式,患者多可成功治愈,且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马维虎, 于亮. 下颈椎损伤和胸腰椎损伤手术方式的选择[J]. 中医正骨, 2012, 24(12):3-6.

[2] 郭海光, 陈腾, 黎孝晶. 前路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J]. 医学信息, 2015(19):42.

[3] 李江海, 王艳.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在基层医院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J].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1, 19(2):21-23.

[4] 易小波, 胡鑫华, 王洪,等. 前路减压钛网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脊髓损伤[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 26(11):1008-1009.

[5] 夏小鹏, 成红兵, 刘鹏,等. 胸腰椎损伤分型及评分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J]. 吉林医学, 2012, 33(7):1430-1431.

[6] 丁少波, 王群, 罗超,等. 无脊髓损伤胸腰椎骨折221例疗效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 25(11):1001-1002.